车辆防盗1. 自行车、助动车和机动车,要慎重选择停放点,应停放在有专人看管的停车处。
2. 夜晚应将车停放在专门的车棚和车库内,没有车棚、车库的要落实其它防范措施 ;3.养成离车上锁带走钥匙的习惯。4. 非机动车停放后要带走车上的悬挂物品,以防失窃。
5. 保证锁具完好,有条件的可在车辆上安装防盗装置或小型报警器。对扒窃的防范1. 钱款如要随身携带,应将钱款和其他物品混杂放置在包袋内,并将其挂在身前。
2. 携带现金较多时,应分散放置,并记住现款特征,以便必要时能及时辩认。3. 不要在公共场所翻弄钱款,不要将钱款放在外衣口袋和裤子的插袋里。
4. 随身携带钱款应放在尽量不被他人看见和摸到的位置 。5. 乘坐公交车,把暂不使用的钱款放在内衣口袋或包袋内,扣好钮扣和拉链等 。
反扒防窃小常识1 ) 外出游玩或在商店挑选商品时,做到物不离视线,包不离手,更不要随意委托他人 代看所携物品。 2 ) 在乘座公交汽车时,应避免携带贵重物品,马甲袋、时装袋内不要放置贵重物品。
3 ) 携包上车时,必须将皮包拉链拉上,并尽可能将拉链面紧贴身体,拎包、背包还要 放在背后,以防失窃。4 ) 要文明乘车,相互谦让,不要争先巩后拥挤在车门口,防止扒窃分子乘机作案,更 不要在车厢内嬉笑打闹,而精力分散,遭扒被窃。
5 ) 乘客上车时,钱包、皮夹不要放在暴露在外的裤子后口袋和西服的下面口袋以及衬 衫口袋内,犯罪分子有机可乘。6 ) 携带数量较多现金乘车时,最好不要在公众面前暴露,以免引起扒手注意,尾随 作案。
7 ) 乘客对故意碰撞你的人或二三个紧贴你的人尤其要加倍小心,防止失窃。8 ) 乘客一旦发现钱物被窃,应一面注意身边乘客,一面通知售票员紧闭车门,并尽可 能及时报警。
9 ) 广大乘客发现车扒活动,要敢于揭发,积极配合公司售人员扭获罪犯。对抢劫的防范1.遇有陌生人敲门,应问明身份情况再决定是否开门;不要让人以任何借口叫开 房门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2.老人、儿童、残疾人住户,尤其要在门上安装“猫眼”、“警链”,防止犯罪分子闯入作案。
3.外出旅行时,不要让人知道您携有巨款或贵重物品等,以防不测; 4.男女谈恋爱,不要在深夜或在地处偏僻路段滞留,以免遭抢劫、污辱;5.到银行等机构存取较大数额的钱款时,要有人陪护,以防抢劫交通事故的现场急救1、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常有许多人受伤,其中必有少伤势严重或处于频死状态的伤员急 需抢救。能在现场进行及时正确的救护,对于减少事故受害者的伤残或死亡至关重要。
2、心肺复苏:当发生突发的呼吸、心跳停止的时候,要及时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以挽救伤员的生命,如能在4分钟内开始,成活率最高,现场心肺复苏的程序为:11( 1 ) 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打开伤员的嘴巴,清理口腔内的异物,口腔气道通畅 ;11( 2 ) 其次是维持呼吸,检验伤员是否还有呼吸,若伤员已没有呼吸,可立即采取口对口的呼吸方法,每3-4秒吹气一次 ;11( 3 ) 其三是恢复血液循环,对心跳骤停的伤员,要立即采取心脏复苏术,抢救者应 掌握胸外心脏按压双手配合的正确姿势及按压动作,有节奏地按压心脏。3、控制严重出血:个体重50公斤的人,其血液量为4000毫升,当失血量达1500 毫升以上时,便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员出现模糊、口渴、头晕、甚至昏迷现象。
外出血的止血方法有:11( 1 ) 直接加压法。用手掌或手指直接按在伤口上,并保持压力15分钟以上。
11( 2 ) 高举法。举起伤员出血的肢体,高于心脏部位,以减缓出血部位的血夜流动 。
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敷一块清毒纱布或垫干净的衣物包扎。11( 3 ) 压迫止血法。
当四肢有严重出血时,可压迫肢体的重要动脉 。4、搬运伤员: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宜在对重伤员就地检查伤势和初步处理后再搬 运。
搬运方法根据伤员的伤势情况、伤员的体质和搬运的远近及道路情况而定,主要搬 运方法有:单人背负法、抱持法、扶持法和四人双手椅托法。居室防盗1、楼房要安装防盗铁门,老式平房在启锁处安装防撬角铁,“双保险锁”,大杂院及一门多户要安装总锁,有条件的住户要安装报警装置。
2、底层沿街面的窗户要安装铁栅栏,铁栅间距不超过15厘米,并要加固气窗、排气窗。3、家中现金存放不宜过多,其余可存入银行并记下存折帐号。
4、现金、首饰、存折、有价证券和其他贵重物品,应放置在不宜被外人发现的地方。5、邻里互相关照,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及时报告当地派出所或打“110”报警。
居民住宅谨防电气火灾1111近年来,家庭安装使用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如空调器、微波炉、影碟机等等,使得家庭中用电的总功率大幅度上升。我国普通居民楼居室的电源导线一般设计为6—10安培,总负荷不宜超过去时1000—1500瓦,当用电总功率超过2000瓦时就存在电线短路起火、电表烧毁的可能。
从我市近两年发生的火灾来看,约有一半是由电引起的,最常见的莫过于超负荷电线短路、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那么,居民住宅中如何安全用电呢?人认为关键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配电盘的布置。
配电盘上装有熔断器,在熔断器中以安装有保险丝,当通过保险丝的电。
1.远离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除了吊车、卡车外,还会有钢筋架、水泥板、砖头等,这些东西在尚未建好的建筑物上随时可能掉下来,而且建筑工地地面上还会有带有铁钉的木板或其他可能扎伤脚的东西。“平安使者”提示:凡是建筑工地或施工场所,都是暗藏危险的地方,小朋友一定要远离建筑工地。
2.不围观打斗场面
小朋友往往爱凑热闹,街上如有打斗场面,有些小朋友喜欢凑上前去看一看。实际上这是很不安全的,小孩子年龄小,判断力差,打斗时小朋友躲闪不及非常容易受伤害。“平安使者”提示:小朋友一定要记住,无论在商店、车上,还是其他公共场合,都应该远离一切打斗场面。
3.远离精神病人
有时候,在街上会看到“与众不同”的人,头发蓬乱,一个人自言自语或大声唱歌……有些小朋友会很好奇,喜欢跟在他们的身后看热闹,还有的小朋友会嘲笑他们,并用石子等打他们。“平安使者”提示:精神病人一旦被激怒,或者没有任何原因,他们会拿起手中的或周围的物品袭击围观者,小朋友也许会因此受到伤害。因此,切记要远离精神病人。
4.不摸断了的电线
由于刮风或使用的年头太久等原因,有些电线会断开,垂下来像条绳子,小朋友千万不要去摸它。这些断了的电线往往还带有很高的电压,当你伸手去摸它的时候很容易被电击伤。
“平安使者”提示:见到断电线要绕开走,并通知有关人员来修理。
5.电焊光不能看
工人叔叔在做焊接工作时,电焊枪会发出强烈的紫光线。许多小朋友常常好奇地观看,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电焊发出的光线里含有高强度的紫外线,会刺伤视网膜,严重的会造成失明。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绝大多数都是人为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1。
由于用电设备和用电量变化无常,为了临时用电在原有的线路上接入大功率的电热设备,使其长期过载运行,破坏了线路绝缘,引起火灾。 2。
有的电工对线路缺乏维护和检修,致使年久使用的线路绝缘破损后发生漏电、短路等引起火灾。3。
有的火灾是铜铝导线连接,接触不良或使用时间过长,造成接触电阻过大。打出火花或接点温度过高引起的。
4。 使用移动灯具的插头和插座接触不良而发热;照明灯具的位置与可燃物的距离过近,也会因温度过高而考燃起火。
5。人们使用熨烫服装的电熨斗、修整发型的电吹风、焊接仪器设备的电仪器铁等,用后忘记切断电源,搁置在可燃的基座上;或者用完后,余热未散,立即装入可燃的包裹内,因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6。公共场所人们使用的电热杯、电炉子、电褥子等电热设备长期通电,或忘记关闭电源开关,也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7。公共场所人们随额意吸烟,乱扔烟头或火柴杆,也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
例如: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的火灾事故,就是一美国人晚上酒后躺在床上吸烟引着被褥起火造成的,致使中外旅客10人死亡,7人受伤,不但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影响。 8。
有的火灾是影剧院、俱乐部在演出时,为了增强演出效果,使用鞭炮、烟火等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的。9。
有的火灾使维护公共场所时,违章使用电、气焊不采取安全措施使火花落在可燃物上引起的。10。
有些场所停电时,一些人便使用蜡烛照明,忽视安全,引燃幕布等可燃物或动用明火找东西等引起的。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保护自已和他人的准备。
2、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已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已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如果路边有可以暂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当发现自已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6、若身不由已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7、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子踩伤。 8、如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9、如有可能,抓住一件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侍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一、火灾从您手中熄灭 1.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习惯。
2.严禁乱扔烟头和火种。 3.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4.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或危险化学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5.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然后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或使用明火,不得使用电话。
6.线路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电路熔丝(片)熔断.切勿用铜丝代替;不能超负荷用电。 7.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
二、火场逃生 1.逃离火场时切勿乘坐电梯。 2.不要贪恋财物而贻误生机。
3.火势不大,可披上浸湿的被褥勇敢地冲出去。 4.浓烟中避难逃生。
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5.楼上居民被火围困,可向室外抛扔沙发垫、枕头等物,敲击响器,夜间则可打手电,作为求救信号。 6.若出路被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堵住缝隙,有条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或充分利用房屋的天窗、阳台、水管或竹竿等逃生。
7.身上衣服着火,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万不要奔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泳池或水上乐园消夏避暑、或举家外出旅游等,女性朋友更是成为美容院的常客,但是,当人们在尽情享受生活的同时,有一种潜在的危险常常被忽视,那就是被传染上性病。 实际上,有一些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就潜伏在这些公共场所,比如常见的淋病的病原体淋球菌,适宜在潮湿、温度为35℃和含有2.5%-5.0%二氧化碳的环境中生长,它可以在厕所坐垫上或潮湿的毛巾上分别存活18小时和10至24小时。另一种常见性病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人乳头瘤病毒也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存活相当长时间。所以,在一些消毒措施不很严格的公共浴池、泳池、美容院或旅馆内,可能接触到沾带性病病原体的物品,如果我们缺乏卫生防病知识,一不小心就能间接染上性病,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虽然某些性传播疾病可在公共场所传染,但性传播疾病在公共场所的预防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只要我们注意保持衣物、用具的干燥和清洁,创造不利于病原体生存的温度环境,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就能达到预防性传播疾病的目的。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上厕所后洗手,勤洗澡、勤换内衣裤;毛巾用后尽量拧干;不使用他人的毛巾、脸盆、浴盆等。其次,去公共场所活动时,要采取简易有效的隔离措施,如使用坐式马桶时尽量不要坐在上面或事先在马桶圈上垫一张纸。去公共游泳池游泳时要把自己的衣裤装进自带的袋子后再放进公共衣柜里。不要把自己的衣服尤其是内衣裤与别人的混放在一起。不要借穿别人的游泳衣和浴衣,也不要光着下身坐在浴室的凳子上。女同志尽量不用浴盆。去旅馆住宿时,要检查一下被褥床单等是否干净(多数病菌要在分泌物或脓液中才能存活一段时间),如有分泌物等可请服务员更换。起床后可将被子的被里朝外叠,让其干燥。使用公共浴盆时,要先用肥皂把浴盆刷干净,最好用开水将浴盆全部烫一下再用。送孩子入托最好自带脸盆、毛巾、尿布和被褥等,有条件还可自带尿盆。尿布带回家要用开水烫洗,被褥要勤洗晒。自己孩子的衣物、尿布等要包装在一起,尽量不要与其他孩子的衣物混放或乱穿。
满意请采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