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安全施工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员工安全防范意识; 二. 遵守公司三级安全教育规定:凡新到现场或调换工作(岗位)的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能入岗操作; 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起吊工、驾驶员)需参加主管部门的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三. 项目经理或安全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下述内容的安全教育,员工应自觉接受培训: 国家关于安全施工的法令、法规; 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机电设备操作及各种安全技术规定; 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及预防措施; 三级(入公司、到现场、上岗位)安全教育内容。
每年(季)进行一次安全知识理论考核,并建立安全考核成绩档案; 四. 项目经理和安全员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每个员工或工作岗位都应自觉接受检查,查处不安全因素和故障隐患;并立即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五.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头戴安全帽,系好帽带,身着工作服,脚穿劳保鞋。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禁止向上或向下扔工具、器材,高空作业、危险施工必须双人操作; 六. 施工现场必须配置安全保护设施,设置安全标记,严禁随意挪动和拆除; 七. 员工必须遵守安全施工纪律,严禁: 盲目冒险施工,违章作业; 施工现场打斗、戏闹、酒后上岗; 私拉临时用电线路,私自动用机电设备;无证人员从事特殊工种操作; 超负荷使用电源设备、电缆、导线。 八. 每日工作结束,收拾好施工工具、设备、材料,对已完的安装工程,库房中的设备、器具、材料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被盗; 九. 库房应干燥、无腐蚀性气体存在,防止库房设备、器材变质、霉烂、损坏,性能指标下降,库房应配置灭火消防设备; 十. 严肃对待施工现场已发生或未遂事故,查明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杜绝事故出现; 十一.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必须马上抢救,保护现场,如实填写事故报告单、上报; 十二. 实行安全奖罚制,对安全先进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对不遵守安全守则屡教不改者,给予批评、警告、经济处罚,直至开除。
安全事故猛如虎,上月我市某区发生的楼体坍塌事故仍让我们心有余悸。
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筑工人施工安全意识和建筑安全知识的缺乏造成的。有时,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本期专刊特刊登部分建筑施工安全知识,供广大读者朋友学习、了解。 在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多。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高处作业。由于高处作业活动面小,四周临空,风力大,且垂直交叉作业多,因此是一项十分复杂、危险的工作,稍有疏忽,就将造成严重事故。
高处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一、高处作业事故的类型和原因 1.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不健全。 3.被蹬踏物材质强度不够。
4.高处作业移动位置时,蹭空、滑倒、失稳。 5.立体垂直交叉作业时不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6.高处作业时,由于站位不当或操作失误被物体碰撞、电击、风刮而坠落等。 二、高处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 1.高处作业人员要身穿紧口工作服,脚穿防滑鞋,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
2.遇到大雾、大雨和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随用随拿。
常用的工具应系带在身上,用不着的工具和拆下的材料应采用系绳溜放到地面,不得向下抛掷,以免掉落伤人。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的地点,防止遗留在作业现场而掉落伤人。
三、交叉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在施工现场空间上下不同层次(高度)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叫交叉作业。其安全操作规范是: 1.作业人员在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业。
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上层作业物体可能坠落范围之外;当不能满足时,上下之间应设隔离防护层。当高层建筑高处超过24m以上的交叉作业。
应设双层保护设施。 2.禁止下层作业人员在防护栏杆、平台等的下方休息。
四、攀登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在施工现场,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叫攀登作业。其安全操作规范是: 1.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的通道攀登跳跃。
2.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对梯子,双手扶牢,不得手持物体攀登。 3.禁止在阳台栏杆、钢筋和管架、模板及其支撑杆上作业。
4.禁止沿屋架上弦、檩条及未固定的物件上行走和作业。 5.人员上下脚手架应走专用通道,禁止攀爬脚手架杆件上下。
在脚手架上作业或行走要注意脚下探头板。 五、高处作业的防护措施 1.高处作业平台的防护 高处作业平台四周要有1-1.2m的防护栏杆,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
底部四周铺18cm高档脚板,平台板为5cm厚木脚手板。平台设梯子,供工作人员上下,梯子要与平台骨架固定牢固,踏板间距为30cm。
2.临边作业的防护 在高处作业时,工作面边缘没有围护设施,或在虽有围护设施,但高度低于0.8m时,此高处作业为临边作业。 阳台、楼板、屋面、基坑周边等临边应搭设防护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
使用里脚手架砌墙时,脚手架外侧用密目网封闭;内侧与墙体之间也应将空隙封闭,防止落人落物。 3.洞口防护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孔、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应根据孔、洞口大小位置的不同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封闭牢固、严密。如要拆除,须经工地负责人批准。
六、建筑施工创伤救护知识 1.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①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用生理盐水和酒精棉球,将伤口和周围皮肤上的泥沙、污物等清理干净,并用干净的纱布吸收水分及渗血,再用酒精等药物进行初步消毒。在没有消毒条件的情况下,可用清洁水冲洗伤口,最好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然后用干净的布或敷料吸干伤口。
②止血,对于出血不止的伤口,能否做到及时有效地止血,对伤员的生命安危影响极大。 ③烧伤的急救应先去除烧伤源,将伤员尽快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除了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外,对创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
2.闭合性创伤的处理 ①较轻的闭合性创伤,如局部挫伤、皮下出血,可在受伤部位进行冷敷,以防止组织继续肿胀,减少皮下出血。 ②如发现人员从高处坠落或摔伤等意外时,不能对患者随意搬动。
③如怀疑有内伤,应尽早使伤员得到医疗处理;运送伤员时要采取卧位,小心搬运,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防止休克。 ④运送过程中如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急救措施。
相关新闻链接: ■ 内蒙古赤峰市东郊电线电缆厂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该电缆厂1名工人正在安装锅炉,由于安装锅炉需要拆除锅炉房顶的石棉瓦,这名工人在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上到房顶作业,结果石棉瓦不慎被压碎,导致其从屋顶坠落地面致死。
■ 上海市某建筑公司拆卸安全网时发生坠楼事故,3人死亡。该建筑公司3名作业人员在拆除安全网之前未进行仔细检查,未发现安全网东侧的固定点已被破坏。
当3人踏入平网后,。
3、预加应力的锚杆,要正确估算预应力损失。由于土层锚杆与一般预应力结构不同,导致预应力损失的因素主要有:
(a)张拉时由于摩擦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b)锚固时由于锚具滑移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c)钢材松弛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
(d)相邻锚杆施工引起土层压缩而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
(e)支护结构(板桩墙等)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f)土体蠕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g)温 度变化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上述七项预应力损失,将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4、a)工程概况
(b)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c)工程特点与难点及相应对策 .
(d)工程建设目标(总计划)
(e)施工总体筹划及施工机械用表
(f)基坑降水方案
(g)基坑放坡开挖流程
(h)基坑监测方案
(i)应急预案
这些是主要的,其他的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用电措施、渣土处置、环境保护等都可以自行根据公司标准化文件要求加以编写。
5、a)导墙施工
(b)钢筋笼制作
(c)泥浆制作 .
(d)开挖成槽,使用超声波仪器对槽段进行检测
(e)清孔及刷壁
(f)吊放钢筋笼
(g)下导管
(h)二次清孔
(i)浇筑混凝土
特种作业安全知识竞赛(一)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公布,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施行。
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取得_______,方可上岗作业。 3._______负责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__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_____________安全技术培训。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6.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_________。 7.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教师须经__________,方可上岗。
8.国家局可以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审查认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资格,签发特种作业操作证。 9.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及_____________,应每年向国家局报送本地区本部门有关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发证和复审情况的年度统计资料。
10.________________应当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将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 )万元以下罚款。
A.1 B.2 C.3 D.5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 )项基本条件。 A.4 B.5 C.6 3.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 ),企业方可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A.岗位证书 B.职业资格证书 C.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D.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4.特种作业人员包括( )类。 A.15 B.16 C.17 D.18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实行( )制度。
A.教考分离 B.教考一体 C.边教边考 6.( )推荐使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材。 A.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7.负责煤炭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单位须经(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认定。
A.地市级 B.省级 C.国家 8.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包括( )项内容。 A.4 B.5 C.6 9.( )按照培训大纲和推荐使用教材组织开展培训。
A.本单位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培训单位 10.考核单位自考核开始之日起,应在( )日内完成考核。 A.14 B.15 C.16 11.考核不合格的,允许补考( )次。
A.1 B.2 C.3 12.特种作业操作证由(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签发。 A.国家 B.省级 C.地市级 13.特种作业操作证每( )年由原考核发证部门复审一次。
A.1 B.2 C.5 14.复审不合格的,再申请复审( )次仍不合格,特种作业操作证失效。 A.1 B.2 C.3 15.(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A.县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国家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画“√”,不正确的画“*”,每题2分,共计20分) 1.各省(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实施全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 ( ) 2.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单位须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查认定。
( ) 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分为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 ( ) 4.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内容按照国家局制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标准执行。
( ) 5.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只能由用人单位向当地负责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的单位提出申请。 6.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
7.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国家局统一制作。 8.复审内容不包括健康检查。
9.经复审合格的,由复审单位签章、登记,予以确认。 10.复审不合格的,可有两次机会向原复审单位申请再复审。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特种作业人员的定义是什么?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3.复审的内容是什么? 4.在什什么情况下,发证机关要吊销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5.行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和发证工作必须做到什么? 6.跨地区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什么单位的监督?答案 一、填空题 1.2002年6月9日,2002年11月1日 2.安全作业培训,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4.本工种,专门的 5.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6.资质条件 7.培训并考核合格后 8.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单位和考核单位 9.国家局委托的有关部门或机构 10.培训、考核及用人单位 二、选择题 1.B 2.A 3.C 4.C 5.A 6.C 7.B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A 15.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答: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2.答:(1)年龄满18周岁; (2)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4)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3.答:(1)健康检查; (2)违章作业记录检查; (3)安全生产新知识和事故。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的具体要求
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应结合工程特点和以往生产安全事故资料全面、完整覆盖施工全过程。
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宜按分部分项工程为基本单元进行。
3、危险源辨识应根据工程特点采用有可靠依据的方法明确给出危险源存在的部位、特征并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
2) 施工现场的设施设备中存在的危险源
3) 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材料、物资中存在的危险源
4) 施工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
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 )应有针对危险源及其特征和危险等级的具体安全技术应对措施
2 )应按照消除、隔离、减弱危险源的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3 )应采用有可靠依据的方法分析确定安全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 应根据施工特点提出安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原则明确重点监控部位和最低监控要求。
5、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应根据施工活动具体情况采用相应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
6、、对于采用新结构和新工艺的建筑施工应组织专家协助开展安全技术分析形成专项施工安全技术分析报告作为制定和实施施工方案的技术依据。
7、建筑施工机械或机具安全技术分析应根据施工机械和机具的特点、施工环境、施工活动中机械和机具使用情况、机械或机具装拆过程和方法等采用具有明确依据的分析方法。
8、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分析应采用有可靠依据的方法对临时用电所采用系统、设备、防护措施的可靠性和安全度进行全面分析。
一旦发生火灾,高层楼内的人员应该怎么办呢?第一,发现火情立即拨打119火警。
报警早,损失小,生存可能就大。如有可能要走安全门和安全通道。
第二,不要开电灯、煤气,防止窜火或爆炸。应拉掉电闸,关死煤气阀。
第三,不在着火层的人员应该把与着火层相连的一切通道关死,防止火势蔓延。第四,如果火势已经将你包围,你应迅速进入未失火的房间并关紧门,锁好。
同时打开临街的窗户呼救,如有平台可到平台上,并关上平台门。这时尤其不要试图从楼道出去。
第五,从发现火情的那一刻起,你就应该找一块毛巾并弄湿,堵在自己的口鼻处,防止有毒气体吸入。须知在火灾造成的死亡者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并非烧死,而是窒息而死。
第六,如果处在着火通道内,应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因为有毒气体和烟雾在空间的上层。低姿前进并用温毛巾堵住口鼻,或用水浇湿被子被在身上,这样生存的可能性大些。
第七,如被困在屋内,不要跳楼,因为高层跳楼生存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消防部门张好了安全网,否则不要往下跳。第八,在屋内找绳子,如没有,可将被单撕成条条接好,一头捆在自己身上,另一头系在窗上结实的地方,慢慢地往窗外活动或往下活动,或往同层还未着火的房间运动。
第九,火灾发生时如有可能,要向下跑,不要朝暂时还没有着火的上层跑。第十,发生火灾时,不要顾及或仅考虑抢救和带走值钱的东西。
以往火灾中,因为抢救东西而耽误脱离险境并导致死亡的大有人在。总之,保存生命当属首位,正确的方法可以使获救的可能性增大。
镇静不慌,机敏果断,应当是遇险者逃生时的应有心态。愿中学生朋友在遇到紧急情况和生命危险时,都能保持冷静,保持机敏,临危不乱,克服困难,顺利脱离险境。
山西省建筑施工生产安全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共10小题,20个空,每1小题1分,每空0.5分)
1、上一年 20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3、一次 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4、吊销 终身
5、规划 实施细则
6、一定规模 论证
7、免费 实物
8、安全教育培训 违章指挥
9、带班检查 25%
10、带班生产 80%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B 2、D 3、C 4、A 5、A 6、B 7、C 8、A
9、B 10、B 11、C 12、D 13、B 14、B 15、C 16、D
17、A 18、B 19、B 20、B
三、多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AB 2、CD 3、CD 4、ABC 5、ABCD 6、ABC 7、BCD 8、ABC
9、BC 10、ABC
四、判断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5分)
1、答:“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口、预留口、通道口。“五临边”:是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样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
2、答:安全色是表达信息含义的颜色,共有四种,分别是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3、答:“四不放过”原则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六、案例分析(共2个案例,每个案例提出4个问题,每个问题1.25分)
[案例1]1、A 2、A 3、B 4、D
[案例1]5、A 6、B 7、A 8、B
七、论述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15分)
答案略
3、预加应力的锚杆,要正确估算预应力损失。
由于土层锚杆与一般预应力结构不同,导致预应力损失的因素主要有: (a)张拉时由于摩擦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b)锚固时由于锚具滑移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c)钢材松弛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 (d)相邻锚杆施工引起土层压缩而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 (e)支护结构(板桩墙等)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f)土体蠕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g)温 度变化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上述七项预应力损失,将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4、a)工程概况 (b)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c)工程特点与难点及相应对策 . (d)工程建设目标(总计划)(e)施工总体筹划及施工机械用表(f)基坑降水方案(g)基坑放坡开挖流程(h)基坑监测方案(i)应急预案这些是主要的,其他的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用电措施、渣土处置、环境保护等都可以自行根据公司标准化文件要求加以编写。
5、a)导墙施工 (b)钢筋笼制作 (c)泥浆制作 . (d)开挖成槽,使用超声波仪器对槽段进行检测(e)清孔及刷壁(f)吊放钢筋笼(g)下导管(h)二次清孔(i)浇筑混凝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