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百科知识 » 动物百科 » 动物百科:猛鸮,鸮形丛林猛禽

动物百科:猛鸮,鸮形丛林猛禽

分类:动物百科 日期:2022-01-31 12:48 浏览:23 次



  • 猛鸮:别名鹰鸮_长尾鸮_道格青_乌盖勒_猫头鹰,为鸮形目、鸱鸮科、猛鸮属鸟类,原产于欧洲北部、俄罗斯、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流域。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现于森林苔原和平原的森林地带,尤其喜欢林中的开阔地、采伐迹地以及林中溪流和林缘溪边灌丛等。1758年命名,共3个亚种。在我国东北为冬候鸟,在新疆为夏候鸟。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形态与隼形目物种有些相似,上体为棕褐色,有白色的斑纹,下体为白色,具有褐色的横斑。整个看上去羽色较为醒目,与其他夜行性鸮类在体形和羽色均有所不相同,是因为它生存于北极地区,整个夏天几乎都是连续不断白昼的缘故。

    • 科目分类:鸮形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

      性情分类:猛禽

      最大体型:40cm

      迁徙类型:候鸟

      寿命年限:20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肉食

    • 猛鸮形态特征 >

      头体长35-40cm,重247-375g。没有耳簇羽,耳羽为白色,先端黑色,后面形成一个新月形的黑斑,围绕着白色脸盘,面盘不甚明显。跗跖和趾上均被有白色的绒羽,尾羽较长。虹膜鲜黄色,嘴黄色,爪黑色。飞行迅速,时而振翅飞翔,时而滑翔,二者常常交替进行,特别是在觅食的时候。

    • 猛鸮生活习性 >

      可以在白天活动和觅食,尤其是清晨和黄昏的活动十分频繁。鸣声“唬-唬”虽然比较单调,却十分悦耳动听。

    • 猛鸮饲养方法 >

      休息时大多栖于树木的顶端或电线杆上,见到猎物则猛扑而下,有时也在飞行中捕食,或是靠近地面疾飞,扑向猎物,或在高空滑翔,发现猎物后再俯冲下来。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

    • 猛鸮雌雄分辨 >

    • 猛鸮繁殖方式 >

      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枯树顶端的洞中,也利用乌鸦和喜鹊等鸟类的旧巢。每窝产卵3-13枚,大多为3-9枚,窝卵数的变化幅度较大。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雌鸟孵卵。


    • 标签:丛林 · 猛禽 · 鸮形
      相关推荐:
      • 写作动物素材煤山雀,雀形丛林鸣禽
      • 写作动物素材白背秃鹫,隼形山地猛禽
      • 写作动物素材白眼鵟鹰,鹰科灌丛猛禽
      • 写作动物素材斑翅八哥,椋鸟丛林鸣禽
      • 写作动物素材苍鹰,鹰科丛林猛禽
      上一篇:写作动物素材米切氏凤头鹦鹉,凤头丛林攀禽 下一篇:农村房屋风水学(农村住宅风水学的入门知识都有哪些?)

    相关推荐

    写作动物素材煤山雀,雀形丛林鸣禽
    写作动物素材白背秃鹫,隼形山地猛禽
    写作动物素材白眼鵟鹰,鹰科灌丛猛禽
    写作动物素材斑翅八哥,椋鸟丛林鸣禽
    写作动物素材苍鹰,鹰科丛林猛禽
    写作动物素材赤腹鹰,鹰科丛林猛禽
    写作动物素材高山兀鹫,隼形山地猛禽
    写作动物素材褐耳鹰,鹰科丛林猛禽
    写作动物素材黑白兀鹫,隼形草原猛禽
    写作动物素材黑翅椋鸟,椋鸟丛林鸣禽
    潮流时尚 写作素材 创新创业
    生活常识 策划方案 安全知识
    自考专业 家居生活 三农创业
    励志故事 时尚穿搭 星座知识
    热门分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75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