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百科知识 » 诗韵和词韵是否一样,是不是都是《平水韵》的普及较广?

诗韵和词韵是否一样,是不是都是《平水韵》的普及较广?

分类:百科知识作者:qaz123456 日期:2022-06-04 07:03 浏览:18 次

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回答,因为很多知识用“百度”都能查到,也就不在这里复制粘贴了。

通常情况下,一般人会讲“写诗用平水韵,写词用词林正韵”。《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两者较相近,其中差别并不是很大。可以说,如果先掌握了《平水韵》,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稍加了解,也就掌握了《词林正韵》。

《平水韵》在古时,根据不同时代的语言发声特点,其韵部也是曾经发生过变化的。如隋代时的《切韵》193部;宋代时的《广韵》206韵。如今意义上的《平水韵》是清代康熙年间整理出来的《佩文韵府》共106韵,也就是现在大家嘴上说的“平水韵”。

从上可见,《平水韵》在过去,也是需要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点你需谨记,因为后面我说的与此有重大关系。

掌握《平水韵》的难点在于,被纳入“仄声”的“入声”字,其发音与今人讲的普通话发声差别很大,甚至显得格格不入,不易记忆。再有就是普通话语境下的“同声”不“同韵”问题,这一个倒是比较好解决,反复了解几次之后便能掌握。

“入声”字的准确发音,很多都已失传,甚至生活在闽粤江浙一带的人也搞不清它们的“准确”发音。今人,包括那些入声字表倒背如流的人,也只是了解它们的发声特点和规律,仅此而已。

最贴近普通话发声特点的是《中华新韵》。而奇怪的是,《中华新韵》却并不能得到当今诗人和词人的普遍认可,尤其是那些标榜自己为“专家”和所谓的“大赛评委”们,弃之若履。

这是一种畸形的认知——赞同普通话和简体字的推广,却否定普通话和简体字的文化意义?

于我看来,这却是一种“文化虚荣心”的表现。

诚然,《平水韵》作为过去律诗创作中的“金科玉律”,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意义,因为“唐诗宋词”确实是组成中国五千年文明长河中的一种不能缺少的“文化符号”。

但诗和词的创作最终还是需要被广大读者们接受的。即,能被广为流传的作品才是佳作。而普通大众对《平水韵》是不可能接受的,因为那严重偏离普通话人群的认知。

用少数人把持的话语权大力吹捧《平水韵》,视现实环境而不顾,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要将旧体诗词这种文学体裁束之高阁的狭隘行为。其恶劣意义近似于提倡用篆体字写工作报告。

但《平水韵》作为“唐诗宋词”的基础语言,其重要意义不能抹杀。即便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角度来讲,也必须要得到一定的重视。

不过传承是传承,重视是重视,却不可本末倒置,因噎废食。挽救旧体诗词的颓势,仅靠维护《平水韵》的文学地位是不可能的。毕竟语言环境之于过去已是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对于你的忠告,从我个人来讲,是希望你能顺利的先掌握《平水韵》,这会为你今后的创作甚至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平水韵》再去熟悉《词林正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后也不会纠缠于一些懵懵懂懂的判断和结构认知当中去。

至于你今后的诗词创作,是遵循《平水韵》还是运用《中华新韵》,这里我不能给出具体意见。你只需记得,你所处的现今阶段,任何能给你指出“明路”的行为都是“虚荣”以及“狭隘”的。只要基础打好了,你才会知道到底哪些是你真正喜欢和擅长的领域。

最后,贴出一篇“入声字口诀”,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突击学习搏六级,吃喝拉撒说寂寞。

八叔说曰没出息,立刻撤职肃法责。

执戟绝域客狄国,一日接触塞北雪。

石室射猎掷铁戟,兀术赫赫逐朔漠。

七夕吉日纳恶妾,忆惜蹑足拾玉镯。

拆屋伐木别作孽,逆贼出入逼六合。

挖穴客宅吃白食,渇吸汁液活嚼鳖。

挖目割舌特酷毒,脚踢足踏捋胳膊。

疾疫发疟伏窄榻,竹篾箬笠褥席薄。

鹊啄什物蟋蟀乐,忽觉郁郁独戚戚。

郁结哭泣袜亦湿,夕月独宿失六族。

逼迫勒索实拙劣,不必屈膝失国格。

熄灭蜡烛恶作剧,黢黑扎杀瞎摸索。

一脚跌落北极阁,百亿雀跃速服托。

薄翼掠菊益绰约,乐极酷毕觉骨折。

叔伯获悉哭舌缩,急沐擢发湿页额。

作色窟室扑答萨,木牍笔墨录朴拙。

歇息北郭祝福泽,脊肉蜜栗搁侧桌。

肉饺七角激食欲,急食一隻噎白沫。

真诚的祝愿你:学业有成,不断进步!

(手机码字不易,请诸位觉得有用收藏时随手点个赞吧,谢谢!)

得知你是一个少年诗词爱好者,有些话就必须讲明白。免得你走弯路。近体诗(格律诗)用的韵几百年来一直是用【平水韵】,填词大多使用【词林正韵】,是依据平水韵整理而成的词韵。较之平水韵更宽松一些。

平水韵诞生之时,是一种改革的产物,它归纳、改革了唐韵,使之从二百多韵部压缩到一百零七个,这给诗词的創作带来了方便,自然受到了创作者的欢迎。然而,近千年过去,中国经过了多次朝代更迭,流行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已经成了中国大地上应用最广的主流语言。依据宋时语音产生的【平水韵】显然己经乖离时代。只所以一直还在使用,是因为没有人顾及此事,没有新的韵书替代它。因此,当你一翻开【平水韵】一定是一头雾水、百思不解:大批同音的字不能互押,好多读音相差极大的字,竟然是同一个韵部。并且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只能死记硬背,或随时翻书。这种现象一点也不奇怪,平水韵依据的语音,和我们现在流行语-普通话相差太大了!为诗词作者带来了相当多的、毫无意义的难度。为此,国家诗词协会组织了大批专家学者,经硏究整理,于2005年推出了一部,以普通话语音为依据的【中华新韵】

【中华新韵】的诞生,给诗词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平水韵】的107个韵部,被简化成十四个韵部。凡是汉语拼音的韵母相同的字,都可以通押,规律性非常强。只要你懂普通话和汉语拼音,基本不用翻书了。

现在有好多诗词爱好者都己经使用【中华新韵】,反响非常好。也有大批的优秀作品问世。使用新韵要注意的是:一,音韵改变了,文字的平仄也要依据普通话读音改变。原则上,汉语拼音声调为一声和二声的字(如:中华、文明…)是平声。音调为三、四声的(如:政策、曲解…)是仄声。在创作时要注意。二、不能新旧韵混用,这样会造成混乱,必须杜绝。三、【平水韵】中有几百个“入声字”,新韵里没有。因为普通话里所有的入声字都归并到平、仄两个声部,没有入声读音了。但这对格律诗几乎没有影响,只有少部份词牌要求押入声韵,如果认真讲究,只好避开了。

在这里强调一点:诗词作品的优劣,和使用什么韵,没有一点关系!使用【中华新韵】既不会影响诗词的品位。也不会影响诗词的格律(规矩)。有些人一听到【中华新韵】就立码心生厌烦、变着法对其进行扺毁,其实是对诗词格律不甚了解的缘故。

标签:水韵 · 溪夕汐 · 词韵 · 诗韵
相关推荐:
  • 求救啊,请问说谁知道这个对联的下一句吗?上连如下:凤山山出凤凤非凡鸡 凤好象是繁体的字!
  • 求以wxx这三个字母组一个中文名字
  • 请大家告诉我五月份的最小说好看吗,给我下目录,谢谢啦~~~~~~
  • 如果写一个小说,名字是等你十年,那女主的名字应该用什么比较好
  • 同音文的首创者赵元任
上一篇:柔软娇嫩的枝叶。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打一动物? 下一篇:你在十二生肖里属什么?

相关推荐

求救啊,请问说谁知道这个对联的下一句吗?上连如下:凤山山出凤凤非凡鸡 凤好象是繁体的字!
求以wxx这三个字母组一个中文名字
请大家告诉我五月份的最小说好看吗,给我下目录,谢谢啦~~~~~~
如果写一个小说,名字是等你十年,那女主的名字应该用什么比较好
同音文的首创者赵元任
取名女孩属羊女孩 姓曾姓 后面有个雯 6月8出身
网络红人泪汐
龙非夜韩芸汐结局是什么?
为何说入声才是古汉语的特征?
夕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潮流时尚 写作素材 创新创业
生活常识 策划方案 安全知识
自考专业 家居生活 三农创业
励志故事 时尚穿搭 星座知识
热门分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135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