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李典故(投桃报李典故的由来)

李典故(投桃报李典故的由来)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8-16 11:32 浏览:25 次

1.投桃报李典故的由来

[编辑本段]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编辑本段]示例

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之必然也。 ★宋·朱熹《诗集传》卷十八

[编辑本段]典故

“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是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2.“投桃报李”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比喻友好往来。

此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

因出自春秋时期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译文: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后人用投桃报李表示互相赠送东西,且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

示例: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2、外国朋友送他一本画册,他回送一件工艺品,以示投桃报李之意。

扩展资料:

投桃报李的近义词

1、桃来李答 [ táo lái lǐ dá ]出自《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

示例:自古礼尚往来,所以桃来李答本是应该。

2、互通有无 [ hù tōng yǒu wú ]出自唐·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译文: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为他买东西,与他进行交换,就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示例:这里家家互通有无,不分彼此,休戚相关,情同骨肉,这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人人勤俭。

3、礼尚往来 [ lǐ shàng wǎng lái ]出自宋·胡寅《斐然集》:“礼尚往来思报玖;情深吸引屡抛砖。”

译文:别人给你帮助,应该在礼节上讲求有来有往;有了感情,才能继续来往。

示例:我过生日时,他送我一个生日蛋糕,他过生日时,我也送去一份,礼尚往来嘛!

投桃报李的反义词

1、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出自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译文:他怎么能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你去雪堆里扶起他。

示例:此人好夸大,且忘恩负义,你要仔细识他才好。

2、背恩忘义 [ bèi ēn wàng yì ]出自《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译文:王沈等人都是受过宫刑的人,也都是背弃恩德,忘却道义的那类人。

示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果背恩忘义,天地不容!

3.投桃报李的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想早点到达目的地,没来得及住上一个村子的客栈,眼看着天黑透了还没地方住,着急地不行。

正着急呢,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农。他马上把马勒住,在马上喊:“喂,老头儿,这儿有旅店吗?还有多远?”老农头也没抬,不耐烦地说了声:“无礼!”。

“五里?”他理解成了离旅店还有五里,以为不远,猛加几鞭朝前跑去。但是他跑出几十里也不见人烟,越想越不对头。

他又把老农的话仔仔细细回想了一下,才猛然醒悟过来,马上拨转马头又往回赶。等他回到原地,没想到那老农还在路边等他,急忙下马,先向老农鞠了一躬,又语气非常诚恳地道歉:“老伯,请您原谅,我刚才太没礼貌了,您千万不要生气,请您告诉我,哪儿有旅店?”老农笑了:“年轻人,知错改错就好,我也不该让你白跑路。

找旅店的路口你已经错过了。”年轻人一听,心想难道今天要睡在荒郊野外了吗?那老农又说:“不过,你可以跟我回家去,今天就睡在我家吧,还请你不要嫌弃。”

年轻人一听顿时非常开心:“不会不会!这样真是太谢谢您了!”后来大家就用“投桃报李”来形容老农和年轻人这样互相都非常友好,你对我友好,我也对你非常诚恳的样子。出自《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白话文: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扩展资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寓意:要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是一个汉语词汇,简称投桃报李。

意思是他把桃子送给我,我以李子回赠他。寓意是要知恩图报。

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也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作谓语、定语;指互相赠送东西。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

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

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桃报李。

4.道旁李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道理:

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多注意观察和思考,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从王戎的这件事情中,我们也能看出他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而且从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细小的行为,我们不仅能看出他自幼聪明过人,还能看出小小年纪就有一种克制和自律。因此,在品行方面一定要自律。

扩展资料:

王戎不取道旁李典故:

故事讲的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伙伴们出去玩儿,发现路旁有几棵李树,上面结满了果子。枝头被压得沉颠颠的,看上去像是熟透了。于是,他的伙伴们一个个都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在旁边一动不动。

有人就问他,王荣回答说:这树就长在大路旁边,那么多人经过却没有人摘。可见这李子一定是酸的。其他人一尝,果然是酸的。

李典故

相关推荐:
  • 大漠(与沙漠有关的神话传说故事)
  • 捺有何典故(汉字人从何得来,有什么典故,一撇一捺代表什么意思)
  • 岩雀(处堂燕雀成语典故)
  • 稀宸典故(凿壁偷光的典故)
  • 宸硕典故(凿壁偷光的典故)
上一篇:连想开头的作文(联想式的作文开头怎么写) 下一篇:早安正能量的经典句子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典故古义(典故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用典故(典故是什么意思)
孟典故(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典故是什么)
浮云典故(鸡鸣和浮云的典故)
周朝(关于周朝的历史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6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