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三》
子惠连,幼而聪敏,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深相知赏,事在《灵运传》。本州辟主簿,不就。惠连先爱会稽郡吏杜德灵,及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余首,文行于世。坐被徙废塞,不豫荣伍。尚书仆射殷景仁爱其才,因言次白太祖:臣小儿时,便见世中有此文,而论者云是谢惠连,其实非也。太祖曰:若如此,便应通之。元嘉七年,方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参军。是时义康治东府城,城堑中得古冢,为之改葬,使惠连为祭文,留信待成,其文甚美。又为《雪赋》,亦以高丽见奇。文章并传于世。十年,卒,时年二十七。既早亡,且轻薄多尤累,故官位不显。无子。弟惠宣,竟陵王诞司徒从事中郎,临川内史。
《南史卷十九 列传第九》
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加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本州辟主簿,不就。惠连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及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余首,乘流遵归路诸篇是也。坐废不豫荣位。尚书仆射殷景仁爱其才,言次白文帝,言臣小儿时便见此文,而论者云是惠连,其实非也。文帝曰:若此便应通之。元嘉七年,方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行参军。义康修东府城,城堑中得古冢,为之改葬,使惠连为祭文,留信待成,其文甚美。又为《雪赋》,以高丽见奇。灵运见其新文,每曰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文章并行于世,年三十七卒。既早亡,轻薄多尤累,故官不显。无子。惠连弟惠宣,位临川太守。
原文:
雪赋 (谢惠连)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未至,居客之右。俄而未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俟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城。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于阴德。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火井灭,温泉冰。沸潭无涌,炎风不兴。北户扉,裸壤垂。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连氛累霭,日韬霞。霰淅沥而先集,雪粉糅而遂多。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弈弈。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庑,未萦盈于惟席。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眄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失素,纨袖冶,玉颜掩。
若乃积素未方,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山。尔其流滴垂冰,缘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缴之仪。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对庭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邹阳闻之,懑然心服。有怀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
歌曰缩: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燎熏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兮思自亲。愿低帷以昵枕,念解而褫绅。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解耀于阳春。歌卒。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顾谓枚叔,起而为乱。
乱曰: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天虽白,空守贞兮。未若兹雪,因时兴灭。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耀不固其节。节岂我名,节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宋书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三》
子惠连,幼而聪敏,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深相知赏,事在《灵运传》。本州辟主簿,不就。惠连先爱会稽郡吏杜德灵,及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余首,文行于世。坐被徙废塞,不豫荣伍。尚书仆射殷景仁爱其才,因言次白太祖:臣小儿时,便见世中有此文,而论者云是谢惠连,其实非也。太祖曰:若如此,便应通之。元嘉七年,方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参军。是时义康治东府城,城堑中得古冢,为之改葬,使惠连为祭文,留信待成,其文甚美。又为《雪赋》,亦以高丽见奇。文章并传于世。十年,卒,时年二十七。既早亡,且轻薄多尤累,故官位不显。无子。弟惠宣,竟陵王诞司徒从事中郎,临川内史。
《南史卷十九 列传第九》
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加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本州辟主簿,不就。惠连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及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余首,乘流遵归路诸篇是也。坐废不豫荣位。尚书仆射殷景仁爱其才,言次白文帝,言臣小儿时便见此文,而论者云是惠连,其实非也。文帝曰:若此便应通之。元嘉七年,方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行参军。义康修东府城,城堑中得古冢,为之改葬,使惠连为祭文,留信待成,其文甚美。又为《雪赋》,以高丽见奇。灵运见其新文,每曰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文章并行于世,年三十七卒。既早亡,轻薄多尤累,故官不显。无子。惠连弟惠宣,位临川太守。
雪赋 原文: 雪赋 (谢惠连) 岁将暮,时既昏。
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
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
相如未至,居客之右。俄而未霰零,密雪下。
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俟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城。
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
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于阴德。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
火井灭,温泉冰。沸潭无涌,炎风不兴。
北户扉,裸壤垂。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连氛累霭,日韬霞。霰淅沥而先集,雪粉糅而遂多。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弈弈。
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
初便娟于庑,未萦盈于惟席。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
眄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
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失素,纨袖冶,玉颜掩。 若乃积素未方,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山。
尔其流滴垂冰,缘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
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缴之仪。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
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对庭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
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邹阳闻之,懑然心服。有怀妍唱,敬接末曲。
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 歌曰缩: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燎熏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
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兮思自亲。愿低帷以昵枕,念解而褫绅。
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解耀于阳春。
歌卒。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
顾谓枚叔,起而为乱。 乱曰: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天虽白,空守贞兮。
未若兹雪,因时兴灭。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耀不固其节。
节岂我名,节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
值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
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作者简介: 谢惠连(407~433)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谢灵运族弟。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
《诗品》引《谢氏家录》称:"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据说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就是在梦中见到谢惠连而写出来的。
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居父丧期间还为其男宠写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后来依靠尚书仆射殷景仁的辩护,才在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做了彭城王刘义康的法曹行参军。
东汉以后,大赋开始衰微,抒情咏物的小赋逐渐兴起。谢惠连的《雪赋》和谢庄的《月赋》并称为六朝这一类小赋的代表作。
这篇赋沿用了汉赋中假设主客的形式,从酝酿降雪写到雪霁天晴,展现了素净而奇丽的画面。他的《祭古冢文》,写得也很有感情,前半关于古冢形制的描写,可看作是中国最早的考古发掘简报。
他的诗作,虽不如谢灵运精警,但遣词构句颇似灵运。不过,他也有一些诗笔调轻灵,用词清艳,如《秋怀》的"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
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寒商动清闺,孤灯暖幽幔";《捣衣》的"栏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染双题"等句,都是着意构想的好句。
《诗品》评他这两首诗说:"《捣衣》、《秋怀》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他的一些乐府诗,则颇有牢骚不平之气。
后人把他和谢灵运、谢脁合称"三谢"。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乾,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
这是一则经典的厅堂联,联语应为:
室有余香,谢草郑兰窦桂树;
家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
谢草:
郑兰:
春秋时郑穆公一生,因兰而生,因兰而死,充满遐想的空间,像兰花一般。赏兰,爱兰,品行如兰,这样的例子“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多得难以计数。却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出生,死亡,都归结于兰花。
窦桂树
五代时燕山的窦禹钧生五个儿子,相继成材。大臣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枝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也录史实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