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心痛典故(啮指心痛的故事)

心痛典故(啮指心痛的故事)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10-01 09:30 浏览:2 次

1.啮指心痛的故事

周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曾参的人,是孔子的学生。此人品德高尚,孝顺父母。孔子认为他可通孝道,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关于孝的问题,为后人留下许多关于孝的言论。

有一次,他吃过午饭便到山里砍柴去了,他母亲一个人在家里。他刚去不久,家里忽然来了几个客人,当时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招待客人。母亲着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哎,要是曾子这时候能够回来帮我一下就好了。”她这样想着,并在心里焦急地盼望着儿子的出现。可是等啊等,等了好长时间,还不见儿子的身影。情急之中,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她知道母子的血脉是相通的,于是就用牙齿将自己的一根手指咬破。

果然,曾子在山里就忽然感到一阵心痛,他料想家里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急忙挑着柴回家。回到家里,客人还没有走,曾子便帮着母亲招待客人。待客人走后,曾子跪在母亲膝前,请母亲告诉他为什么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心痛。母亲便向他解释道:“因为客人来了以后,家里没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我见你尚未归来,就咬破手指,我想你必定会有感觉,能早点回来,帮助招待客人。”

故事中的“啮指心痛”,实际上是一种心灵感应,曾参每每心痛,体现了一种思念之切,骨肉之情。

2.一些比较悲伤的典故

萤火虫宋太祖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路过古寺,救出被山寇张广、周进所劫掳之少女赵京娘。

京娘对赵匡应芳心暗许,无奈赵匡胤战事缠身,只得将京娘送回千里之外的家乡。赵匡胤让京娘坐在马上,自己步行,这段送行,送得那般从容而真挚,后来,京娘在战乱中死去,她死后,赵匡胤在一场战争中迷了路,忽然一只萤火虫及时闪现,在黑暗中替赵匡胤引路,原来是京娘为了报千里相送之恩而特地化成了萤火虫,在赵匡胤有危难时为他引路绿珠石崇在朝廷里投靠的是贾谧,他为逢迎贾谧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贾谧出门,他站在路边,望车尘而拜,深为时人不齿。

待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因为与贾谧同党被免官。当时赵王司马伦专权,石崇的外甥欧阳建与司马伦有仇。

依附于赵王伦的孙秀暗慕绿珠,过去因石崇有权有势,他只能意淫一下而已。现在石崇一被免职,他明目张胆地便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

那时石崇正在金谷园登凉台、临清水,与群妾饮宴,吹弹歌舞,极尽人间之乐,忽见孙秀差人来要索取美人,石崇将其婢妾数十人叫出让使者挑选,这些婢妾都散发着兰麝的香气,穿着绚丽的锦绣,石崇说:“随便选。”使者说:“这些婢妾个个都艳绝无双,但小人受命索取绿珠,不知道哪一个是?”石崇勃然大怒:“绿珠是我所爱,那是做不到的。”

使者说:“君侯博古通今,还请三思。”其实是暗示石崇今非昔比,应审时度势。

石崇坚持不给。使者回报后孙秀大怒,劝赵王伦诛石崇。

赵王伦于是派兵杀石崇。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

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绿珠突然坠楼而死,石崇想拉却来不及拉住。

彼岸花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他们守护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开花的时候,就没有叶子,有叶子的时候就没有花,他们疯狂的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

那一年的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叶衬托着,开的格外美丽。 神怪罪下来,着也是意料之中的。

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世间受到磨难。从那以后,曼珠沙华又叫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可是在也没有在这个城市出现过。

这种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转世在黄泉路上闻到花的香味就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分开,在下一世再次跌入诅咒的轮回天鹅之歌传说天鹅在临死之前会发出它这一生当中最凄美的叫声,也许是因为它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所以要把握这最后的时光,将它最美好的一面毫不保留地完全表现出来.凤凰涅盘传说一: 一个与火有关的美丽神话。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

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雄奇的大黑山上,全彩激光灯映射出长达数公里的时光隧道和漫天的云彩,高达十米的烈焰从山顶喷薄而出,飞瀑飞流直下,在水与火的交融中,凤在歌鸣,凰在和弦,演绎一部五百年前的神话,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

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传说二: 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 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3.“心疼”一词的由来,是出自什么典故吗

心疼由来于医学,没有典故。

医学上心疼又称“九种心疼”。泛指上腹脘部和前胸部的疼痛。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冲脉公孙穴主治歌》:“九种心疼病不宁。”注:“九种心疼者,曰饮,曰食,曰风,曰冷,曰热,曰悸,曰虫,曰注,曰去来痛。”

现今意思:1∶十分爱惜 珍惜2∶因喜爱的东西或人受到损害而感到痛苦或难受3.怜惜;疼爱。《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安老爷 平日虽是方正严厉,见这等娇生惯养一个儿子,为了自己,远路跋涉而来,已是老大的心疼。”

老舍《柳家大院》:“最爱打孩子的爸爸也裂着大嘴哭,自己的孩子哪有不心疼的?”曹禺《原野》序幕:“那么,你心疼我不心疼我?”4.吝惜,舍不得。《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施鉴 是个本分财主,惜粪如金的,见儿子挥金不吝,未免心疼。”

《红楼梦》第八六回:“必须衙门再使费几次,便可回家了,只是别心疼银子。”巴金《关于》:“毁掉它们,我感到心疼,仿佛毁掉我的过去。”

5.陕西方言。用来夸奖女孩子美丽可爱,讨人喜欢。

4.找个让人听后感到心痛的故事

岳飞在接到12金牌后呆在开封的最后一夜的思考。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 一个充满热情的梦,就这样被惊破了。一腔啸叹难尽的心事,是只有借琴音来倾诉的了---那是这位抗金志士"还我河山"的血脉之贲张呵!然而,在"议和"声浪甚嚣尘上之中,谁又是这声裂弦索的真正知音?故园的山竹老了,壮士的鬓发白了,此刻充斥词境的,便只有朦胧月光下蟋蟀的凄苦悲吟……

5.给出几个关于悲伤心情的成语,典故,古诗句

覆巢无完卵 相煎何急 心灰意懒 兔死狐悲 啼饥号寒

古风——李白

燕臣昔怄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其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

哭晁衡

——李白

日本晁衡辞京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白居易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杜甫

6.推荐个伤感的古代故事来看看吧

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神话、寻秦记、芙殇、琉璃般若花、满朝文武爱上我、凤囚凰、绾青丝、木槿花西月锦绣、潇然梦、少年丞相世外客、蔓蔓青萝、不负如来不负卿、笑倾三国 、穿越之绝色赌妃 、薄荷荼靡梨花白、此心无垠 、月沉吟、寻爱上弦月、一霎移魂变古今

7.伤感的成语 有典故的

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贬义。用来形容人自私。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得;不能读作“dě”。

【辨形】患;不能写作“幻”;失;不能写作“矢”。

【近义词】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反义词】公而忘私、大公无私

【例句】

(1)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之心。

(2)你老是~;怕这怕那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8.中国古代不为人知的爱情最悲伤的故事有那些

一直以来,晋代的梁绿珠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石崇为她得罪了孙秀,四面楚歌之际,她纵身一跃,以酬石崇。这样的贞烈,连士大夫也不一定能做到,比如洪承畴、钱谦益。

绿珠是白州人,石崇去越南出差途中,带回了她,身价明珠十斛,擅吹笛。彼时石崇已是微微发福的中年人了,当然,他也非碌碌之辈,二十多岁就当上县令,在荆州做刺史时,瞅准机会,靠劫掠富商而暴发。从此过上了挥霍糜烂的生活,天天开party,纵情声色,结交权贵,是上流社会的中坚分子。

但后来,石崇的靠山陆续倒了,而敌人司马伦却掌握了实权。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司马伦的心腹孙秀反复索要绿珠,石崇仍然坚拒。

整个故事里,最无辜的就是绿珠本人,她什么也没有做过,只是天生丽质,天姿聪颖,随石崇来到长安,死心踏地伺奉主人。她是一只金谷园里的笼中鸟,没有自由,连死都是石崇所暗示的。他们都说,这是以死报答石崇之恩,有什么恩呢?享了几年福,然后香消玉殒,倒不如在白州无拘无束,嫁一个人,过平静安稳的日子。

转自豆瓣~

9.有关悲伤的成语故事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

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

10.伤感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看一次哭一次,强推…… 漂洋过海的草莓 五年前,朵朵一个人一个人去了英国。

“这一去,就见不到家乡的草莓了。”在机场我们拥抱道别时她笑着说,朵朵从不把忧郁寂寞写在苍白的脸上,因为,它们早已刻进了她的骨子里。

朵朵的父母都是被媒体关注备至的人物,可是,没有人知道他们还有一个孩子,名字叫安朵。他们分手的时候拒绝承认曾经的感情,也拒绝承认那段感情的鉴证——朵朵。

11岁那年,朵朵成了最富有的小孩,她的父母选择用金钱来填补亲情的空洞。 我很久以前就见过朵朵。

那一天,我从窗口看到隔壁大房子的男女主人在院子里因不愿抱那个纤细的小女孩而吵得不可开交。而那个小女孩,冷冷的转过身,独自走向校车。

两条倔强的麻花辫在春风里轻轻摇晃,那个小小的背影,在阳光迎来的方向,裹上了一层冰霜。 高二初夏,我在巷口发现一个狡猾的商贩企图以200元的价格卖给一个女孩一斤草莓。

我把手机拿在手里,以“马上报警”相威胁,帮那个女孩拿回了钱。我猛然认出,她就是两年前那个小女孩儿。

“你是笨蛋吗?那有人用这么多钱只买这几个草莓的?”我觉得她幼稚得可笑。 “我,我只是想买些草莓……”她赶紧把那袋草莓宝贝似的搂在胸前,眼睛里闪过一丝不安。

我忍不住笑了,她终归只是个小孩子。 “别怕,我可不是抢草莓的贼哦。”

“你是谁?我不认识你!”她像只全副武装的小刺猬。 “嗯……我叫‘哥哥’,你呢?”少年的心带着玩味。

“哥哥,我是朵朵——安朵。”她突然笑了,眼睛眯成两条毛茸茸的缝,天真的像个五岁宝宝。

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朵朵更单纯也更安静。 朵朵什么都不爱,除了草莓。

朵朵狂热的爱着草莓。从入夏一直到初秋,朵朵的手里离不了草莓。

所有草莓,朵朵从不着急吃,她总是盯着它们看啊看,眼睛眨啊眨的,仿佛草莓里住着一个个会跳舞的精灵,陪着她用心交谈。朵朵吃草莓总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咬,仿佛撮在手指尖上的美味只有细细品尝才可只各中滋味似的。

“朵朵,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草莓?” “草莓只是一种杂草的果实。这种杂草乱乱的趴在地面上,没人理,没人管,孤独而悲哀的生长在角落里。

它只能悄悄的开花,悄悄的结果。而那么漂亮的果实,却只能躲在叶片下悄悄的美丽,悄悄的腐烂。

朵朵从生下来那天起,妈妈不要,爸爸也不要,朵朵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更是一个没人爱的孩子,草莓也没有人爱,所以朵朵爱草莓。” 我看着朵朵,她看着远方,依然面无表情,只是把手中的草莓紧贴在胸前。

我忽然觉得时间在这具小小的躯体里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 但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在她的心里,疼的,却是我。 我发现我很喜欢把朵朵放在身边,很喜欢看着她天真淡漠的脸,尽管,她的眼里,没有我。

那一年,我19岁,朵朵15岁。 朵朵长到十几岁了,却只读过三天国小。

上学第一天,新生点名她不吭声;第二天,同学搭话她不予以理睬;第三天,老师提问,她怎么都不肯回答;第四天,她就被退学了。朵朵的父母谁都没有去学校为她辩护或是争取过什么。

退学意见书右下脚签着两个歪歪扭扭稚气十足的大字——安、朵。朵朵再没上过学,虽然后来请过家教,不过不出三天,就自动辞职了。

“这样孤僻的孩子,根本什么都学不会。”来过安家的老师都说过同一句话。

这些,是管家安方告诉我的。他是安家唯一照顾朵朵的人,他也不喜欢朵朵,但他是安家的管家,得管安家的一切。

我知道朵朵很聪明,只要她想学,无论什么,她都一定能学会。因为她画的草莓好极了,她对色彩的感悟很独特也很精彩。

她总能塑造出最特别的草莓,却把背景千篇一律地画成一对闪着金属般冷光的眼睛。我知道朵朵在用画表达自己,却不能确定画中代表她的究竟是草莓还是那双眼睛。

也许,二者都是吧 我很喜欢文学,郊游后总有感于自然的瑰丽而写成一些小诗。朵朵总会小心翼翼地缠着我把诗工整地誉写一份,夹在她的画夹里。

时间流逝着,朵朵还是“哥哥”、“哥哥”地叫我,而我从没叫过她“妹妹”,我模糊的觉得,朵朵在我的心中,比妹妹还多了什么…… 读大一时,我加入了学校文学社,在那儿,我结识了文静可爱的沈慧。我开始午间留校,放学后搭一个钟头的校车回家,星期天也往文学社跑,因为沈慧在那儿。

沈慧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女孩子,从内心到外的健康。和她在一起很轻松,不必小心翼翼地害怕不小心伤了谁的心。

我去安家的次数明显的减少了。而我在兴奋忙碌时,朵朵和她的草莓常出其不意的跳进我的脑子里,“朵朵是不是想我了?”我都来不及去想。

我和沈慧的感情上升为恋情的消息在文学社传开的那天,我跟同学喝了许多酒。我本以为我该为这一天而高兴,可我却说不清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

当晚,沈慧送我到家门口,我不自觉地抬头向安宅望去一个影子在二楼的灯光里闪了闪——朵朵! 沈慧走后我走出家门,发现朵朵在等我。 那是朵朵吗?一头乌黑的长发以不只去向,只剩下草草修剪的露耳短发,她的脸比过去更加苍白,眼圈微微的发红,好像没有睡好的样子。

眼眸中冷淡稍退,欲言又止。一瞬间,我心痛不已。

是我疏忽了吗?从何时起,朵朵以不再。

心痛典故

相关推荐:
  • 六国大封相典故(六国大封相是什么样子的典故现在又引申作何解释)
  • 姜女石(姜女石的传说)
  • [!--pagetitle--]
  • 孟婆出嫁典故(孟婆汤的典故)
  • 壶天之隐典故(壶天有什么典故)
上一篇:绘的拼音_字学习 下一篇:食堂装修费用的(餐厅装修费用怎样做会计分录)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圣经典故(《圣经》里有哪些典故)
木马典故(木马一词起源于哪段典故)
红娘的含义和原初典故(“红娘”原初典故的内容)
谢灵运成语典故(谢灵运的轶事典故)
赵云龙胆典故(赵云的龙胆技能出自哪个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3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