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冒雨剪韭典故(杜甫的诗《赠卫八处士》中十觞亦不醉的下)

冒雨剪韭典故(杜甫的诗《赠卫八处士》中十觞亦不醉的下)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11-06 10:57 浏览:1 次

1.杜甫的诗《赠卫八处士》中“十觞亦不醉”的下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赠卫八处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释】

⑴卫八处士,名字和生平事迹已不可考。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八,是处士的排行。

⑵参(shēn)商,二星名。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有二子,伯曰 阏伯,季曰 实沉。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於商丘,主辰, 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 於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商星居于东方卯位(上午五点到七点),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故以为比。动如,是说动不动就像

⑶苍,灰白色。

⑷访旧句,意谓彼此打听故旧亲友,竟已死亡一半。访旧,一作“访问”。

⑸对“惊呼热中肠”有两种理解,一为:见到故友的惊呼,使人内心感到热乎乎的;二为:意外的死亡,使人惊呼怪叫以至心中感到火辣辣的难受。惊呼,一作“呜呼”。

⑹成行(háng),儿女众多。

⑺“父执”词出《礼记·曲礼》:“见父之执。”意即父亲的执友。执是接的借字,接友,即常相接近之友。

⑻乃未已,还未等说完。

⑼“儿女”一作“驱儿”。罗,罗列酒菜。

⑽“夜雨”句:与郭林宗冒雨剪韭招待好友范逵的故事有关。林宗自种畦圃,友人范逵夜至,自冒雨剪韭,作汤饼以供之。《琼林》: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寻梅,孟浩然自娱兴雅。“间”:读去声,搀和的意思。黄粱,即黄米。新炊是刚煮的新鲜饭。

⑾主,主人,即卫八。称就是说。曹植诗:“主称千金寿。”

⑿累,接连。

⒀故意长,老朋友的情谊深长。

⒁山岳,指西岳华山。这句是说明天便要分手。

⒂世事,包括社会和个人。两茫茫,是说明天分手后,命运如何,便彼此都不相知了。极言会面之难,正见令夕相会之乐。这时大乱还未定,故杜甫有此感觉。根据末两句,这首诗乃是饮酒的当晚写成的。

2.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是什么意思

诗句“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意思: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原文如下:

《赠卫八处士》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译文对照:

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与商星这两个星宿。

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

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

打听故友大半都已逝去了,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

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

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

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

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杯。

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

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扩展资料

《赠卫八处士》赏析:

诗人是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寻访故人的;是在长别二十年,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情况下与老朋友见面的,这就使短暂的一夕相会,特别不寻常。

于是,那眼前灯光所照,就成了乱离环境中幸存的美好的一角;那一夜时光,就成了烽火乱世中带着和平宁静气氛的仅有的一瞬;而荡漾于其中的人情之美,相对于纷纷扰扰的杀伐争夺,更显出光彩。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被战乱推得遥远的、恍如隔世的和平生活,似乎一下子又来到眼前。可以想象,那烛光融融、散发着黄粱与春韭香味、与故人相伴话旧的一夜,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重啊。

诗人对这一夕情事的描写,正是流露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它使读者感到结束这种战乱,是多么符合人们的感情与愿望。

3.我收集到的三贤名人故事有

贤故里尽贤士,泽被后人令名扬 文/湛泉水 介休人文荟萃,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介子推、东汉郭林宗、北宋文彦博)。

历代名人望士众多。受三贤遗风所感,介休文士之风盛行。

我将介休史籍中以及民间传说中的一些故事、典故进行了整理,从中提炼出一部分,并尽量注明典故出处。 1、功不言禄(不贪天之功) 介子推言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已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已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左传)子推不言禄,而禄亦不至。

2、割股奉君:……(重耳等)再行约十余里,从者饥不能行,乃休于树下。耳饥困,枕狐毛之膝而卧。

狐毛曰:“子余尚携有壶餐,其行在后,可俟之。”魏犨曰:“虽有壶餐,不够子余一人之食,料无存矣。”

众人争采蕨薇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忽见介子推捧肉汤一盂以进,重耳食之而美,食毕,问:“此处何从得肉?”介子推曰:“臣之股肉也。臣闻:孝子杀身以事其亲,忠臣杀身以事其君。

今公子乏食,臣故割股以饱公子之腹。”重耳垂泪曰:“亡人累子甚矣!将何以报?”子推曰:“但愿公子早归晋国,以成臣等股肱之义,臣岂望报哉?”(东周列国志) 3、龙蛇之歌 介子推耻于贪天之功,隐而不仕。

解张暗为介子不平,作《龙蛇赋》讽之:有龙娇娇,悲失其所;数蛇从之,周流天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

数蛇入穴,皆有宁宇;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4、悲乎足下 介子推死后,文公厚葬介公母子,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一词遂出。

5、公不言私 宋昌,秦末时期以家吏从高祖起山东,代王中尉。大臣既平诸吕,使人迎代王。

郎中令张武等,议皆以为不可信,愿称疾无往。昌独劝王勿疑。

昌先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宋昌还报。

代王驰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拜。

太尉勃进曰:“愿请间言。”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

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

(《史记》汉本纪三)。 6、贞不绝俗 ……(郭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

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

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7、冒雨剪韭 林宗自种畦圃,友人范逵夜至,自冒雨剪韭,作汤饼以供之。《琼林》: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寻梅,孟浩然自娱兴雅。

8、茅容杀鸡 汉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避雨树下,众皆夷踞,容独危坐益恭。

郭林宗见而异之,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

林宗意谓为己设,既而供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林宗犹减三牲之膳,以供宾旅,而卿如此,乃我友也。

因劝就学。卒以成德。

(后汉书) 9、有教无类 左原者,为郡学生,犯法见斥。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

谓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蘧肯、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

原纳其言而去。或有讥林宗不绝恶人者,对曰:“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

原后忽更怀忿,结客欲报诸生。其日,林宗在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

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后汉书) 10、有道无愧 (林宗)卒于家,时年四十二。

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后汉书) 11、瓦甑不顾:巨鹿人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后汉书·郭泰传) 12、躬自洒扫 林宗每宿一处,离去之时,必亲自洒扫,内外整洁,以至后来者见状,每每说道:“此必有道先生昨所宿处也。” 13、抗节不降 《贾浑,不知何郡人也。

太安中,为介休令。及刘元海作乱,遣其将乔晞攻陷之。

浑抗节不降,曰:“吾为晋守,不能全之,岂苟求生以事贼虏,何面目以视息世间哉!”晞怒,执将杀之,晞将尹崧曰:“将军舍之,以劝事君。”晞不听,遂害之。

妻宗氏,有姿色。浑为刘聪将乔晞所杀,晞欲纳宗氏,宗氏骂曰:"屠贩奴,何不促杀我。

"因仰天大哭,遂遇害,年二十余。(晋书列传第五十九) 14、空王古佛 古佛系陕西凤翊人,俗姓田氏,寄居榆次县原涡村,自幼斋素,聪明智慧,迥出常人。

长膺里长,凡有钱粮逋负者一并赔补,不给,受县官责,遂弃家缘,割爱辞亲与妻,至开化寺削发为僧,法名慧超。继访静乐县,旋回凤凰寺,苦行三载,寻师讲道。

又诣介休县华严洪济寺,自发肯心,担水赴工,至动四天王,使钟担水。因主僧清晨识破,将钟抛下,漂至河津。

复至临溪塔岩头,感青衣童子奉献,摩斯、银公迎接,五龙王祈请至中岩。嵌岩危峰,几不能过。

有二白兔搭桥引之于前,一猛虎追赶威之于后。

4.槁项黄馘的成语典故

槁项黄馘(槁首黄馘)

发音:gǎo xiàng huángguó

释义: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释义:槁:枯干;项:颈项;馘:多音字(“guó”与“xù”,因“xù”极少用,一般字典无“xù”音,《康熙字典》中有所记述。本义为古代战争中为计数报功而割下敌人的左耳,这里则是指“脸”)。

成语典故

出处:《庄子·列御寇》:“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举例:贤者槁项黄馘而死于下,不贤者比肩接迹而显于世。(明·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

冒雨剪韭典故

相关推荐:
  • 仙人矶典故(金龟换酒是谁的典故)
  • 峋典故(特蕾莎修女的轶事典故)
  • 三无愠典故(吕不韦的典故)
  • 坐台典故(黑胡坐台秦腔讲的什么故事)
  • 恭亲典故(关于孝亲的典故)
上一篇:重生凌天武神帝小说叶天紫寒月章节阅读 下一篇:武汉到大连自驾游攻略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好(谁有好的名人典故)
当箭(儿子上战场父亲给一断剑是什么典故)
贾岛典故(贾岛的故事有哪些)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二月兰典故(季羡林的《二月兰》出自哪本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63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