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瓠叶典故(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瓠叶典故(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11-19 06:25 浏览:1 次

1.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随风飘动瓠瓜叶,把它采来细烹饪。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满一杯请客品。

幡:翩翩,反覆翻动的样子。

瓠:葫芦科植物的总称。

亨:同“烹”。

出处:《诗经·雅·小雅·鱼藻之什》

【原文】

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注释】

⑴幡(fān)幡:翩翩,反覆翻动的样子。瓠(hù):葫芦科植物的总称。

⑵亨(pēnɡ):同“烹”。

⑶斯首:白头,兔小者头白。

⑷炮(páo):将带毛的动物裹上泥放在火上烧。燔(fán):用火烤熟。

⑸炙:将肉类在火上熏烤使熟。

⑹酢(zuò):回敬酒。

【译文】

随风飘动瓠瓜叶,把它采来细烹饪。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满一杯请客品。

白头野兔正鲜嫩,烤它煨它味道美。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满敬客喝一杯。

白头野兔正鲜嫩,烤它熏它成佳肴。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满回敬礼节到。

白头野兔正鲜嫩,煨它烤它成美味。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满劝饮又一杯。

2.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意思是: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原文出自苏轼的:

和董传留别

【作者】苏轼 【朝代】宋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扩展资料:

和董传留别赏析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两句写董传粗丝绑发,粗布披身。“裹生涯”词语搭配新颖巧妙。本应是“生涯裹麤缯大布”,但词序一颠倒变成“麤缯大布裹生涯”,就有了画面感,而且表示这种生活已是常态。这两句诗赞扬董传虽然贫穷,但勤于读书,因此精神气质非同常人。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这两句是说董传的志向,不甘心过贫苦的日子,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老儒是指年老的学人。“烹瓠叶”是用典。

《诗经·小雅·瓠叶》,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瓠叶味苦,诗中以瓠叶言其宴席上菜肴的粗陋和简约,但主人并没有以其微薄而废礼,而是情真意挚地“采之亨之”(“亨”同“烹”)。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寻春马”是暗用孟郊《登科后》的典故。这里苏轼是说董传即便登科也没钱置办马匹,像孟郊那样“一日看尽长安花”。“择婿车”是用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所载唐进士放榜日公卿家倾城选取佳婿,“钿车珠鞍,栉比而至”的典故。

苏轼的意思是说,董传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这两句诗是苏轼鼓励董传的话,有钱没钱不是问题,考中才是硬道理,那时什么都会有。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这两句诗是承接上两句,继续对董传给予鼓励,希冀董传能够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以夸世俗。苏轼写到这里,似乎完全忘记了此诗开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剩下的就只有对一个不得意书生的一点祝福了。

3.谁知道“桐叶封弟”的故事

桐叶封弟”又可称作“剪叶”,出自于《吕氏春秋》这个典故与周公旦有关。

周公旦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即位时,年龄非常小,所以由周公代理朝政,周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

后来,人们用这个表示分封之意。唐代李峤《攀龙台牌》里引用了这个典故:“亦有御兰感梦,皇天之命伯倏,剪虽开封,上帝之名太叔。”

4.风衣何揭揭,有若瓠叶翻.尘土不远去,白云藏白门

“ 风衣何揭揭,有若瓠叶翻.尘土不远去,白云藏白门”。出自《行僧》是宋代梅尧臣所做的诗词。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春夏的风无端地吹动着僧人袈裟的下衣襟,仿佛像葫芦叶经风吹动翻卷。道路上的尘土时起时落,白云藏在不远处的山间石门边,似乎向人们诉说旅途的遥远和传经的艰辛。

5.有关薤叶芸香的历史典故都有哪些

薤叶芸香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志》:

三国蜀建兴元年刘备死后,牂牁郡太守朱褒及孟获等反叛。蜀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南征,行至牂牁郡(今贵州省安顺和六枝境内)。其时天气酷热,又遇瘴气,蜀军饥渴难忍,人困马乏,忽见泉水,大喜过望,人马痛饮之。不料随即出现中毒症状,众兵士生命垂危,孔明亦束手无策,情急之中入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庙跪拜,得遇高人“万安隐者”孟节指点,方知兵士所饮之水名曰哑泉,须以安乐泉水解毒,并采“薤叶芸香”含之。“各人口含一叶,自然瘴气不侵”,随后才有五擒孟获之大捷。

《三国志》的记载并非只是美丽的传说,“牂牁”故地、哑泉、安乐泉均有址可寻,薤叶芸香之名亦沿用至今。

在贵州省六枝特区的牂牁江边,曾有伏波庙,2008年建牂牁江大坝时,因水位提升200米,伏波庙被淹没;安乐泉现名安乐塘,位于六枝特区境内的郎岱镇,至今仍是当地居民饮用水源之一。

在牂牁江流域的安顺市关索岭,有孟获屯、孔明塘等遗址;岭上建有龙泉寺,祀蜀汉寿亭侯关羽。寺内有“马刨泉”,传为关羽第三子关索统兵至此,乘骑刨地出水而成,泉水甘甜清冽。在其右边不远处另有一泉,深尺许,大旱不消,大雨不涨,传饮者必哑,故名“哑泉”。明朝徐霞客游历至此,谓二泉“相去不数步,何良楛之异如此!”此泉从明朝以前至今,被盖以巨石,并立禁碑,书曰“亘古哑泉”。

这些现存的地名、遗迹、药材,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三国志》所记载的历史场景。

瓠叶典故

相关推荐:
  • 馗(钟馗的故事)
  • 不务实典故(华而不实成语故事)
  • 盈辰(千字文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的故事)
  • 铭轩(铭轩是什么意思)
  • 和易典故(恩威并施的典故)
上一篇:周围的近义词_词学习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典故(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讲的都有啥典故!)
攻为守典故(谁能说个转守为攻的故事)
亦康典故(韩康的典故:韩康卖药)
谦典故(中外名人谦虚的故事)
给字开头成语典故(“给”字开头的成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8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