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励志故事 » 不计前嫌的典故(不计前嫌的典故)

不计前嫌的典故(不计前嫌的典故)

分类:励志故事 日期:2022-04-27 15:06 浏览:12 次

1.不计前嫌的典故

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了内乱,国君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护送下,返回齐国,当了国君,及齐桓公.齐桓公在回国途中,曾遭到护送公子纠回国强夺王位的管仲的暗杀.这次暗杀没有得逞,公子纠和管仲只好躲到鲁国去了.后来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要求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不退兵.鲁国只好答应条件.

管仲被押送回国,鲍叔牙亲自到城门外迎接他,还把他推荐给齐桓公.桓公说:“管仲用箭射我,想要我的命,我恨不能剥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你还想叫我征用他?”鲍叔牙说:“那会儿他是公子纠的人,自然要帮公子纠.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要是能够重用他,他将为您取得天下.”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推荐,管仲果然不负重托.鲍叔牙反倒做了他的助手.

意思:不管以前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现在都不计较,再白话一点就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过好现在就行了.

不计前嫌的典故曹操,不计前嫌的典故齐桓公,不计前嫌的经典例子

2.不计前嫌的典故

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了内乱,国君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护送下,返回齐国,当了国君,及齐桓公.齐桓公在回国途中,曾遭到护送公子纠回国强夺王位的管仲的暗杀.这次暗杀没有得逞,公子纠和管仲只好躲到鲁国去了.后来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要求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不退兵.鲁国只好答应条件.管仲被押送回国,鲍叔牙亲自到城门外迎接他,还把他推荐给齐桓公.桓公说:“管仲用箭射我,想要我的命,我恨不能剥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你还想叫我征用他?”鲍叔牙说:“那会儿他是公子纠的人,自然要帮公子纠.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要是能够重用他,他将为您取得天下.”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推荐,管仲果然不负重托.鲍叔牙反倒做了他的助手.意思:不管以前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现在都不计较,再白话一点就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过好现在就行了。

前嫌,典故,不计

3.不计前嫌,齐桓公任用管仲的故事是怎样的?

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

为支持纠继位,管仲曾射杀小白,小白诈死,提前回国继位,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小白做了国君,鲍叔牙举荐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

鲍叔牙劝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双重忠诚和才华。

可以替你射得整个天下,岂射钩可比呢?” 在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决定不计较以前的恩怨,决定让管仲当宰相。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齐国的霸业,而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个霸主。

扩展资料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姜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尊称为“仲父”。

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病逝,谥号为敬。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4.不计前嫌的意思和历史故事

【宽容话题】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2008-08-10 14:42

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了内乱,国君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护送下,返回齐国,当了国君,及齐桓公。齐桓公在回国途中,曾遭到护送公子纠回国强夺王位的管仲的暗杀。这次暗杀没有得逞,公子纠和管仲只好躲到鲁国去了。后来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要求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不退兵。鲁国只好答应条件。

管仲被押送回国,鲍叔牙亲自到城门外迎接他,还把他推荐给齐桓公。桓公说:“管仲用箭射我,想要我的命,我恨不能剥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你还想叫我征用他?”鲍叔牙说:“那会儿他是公子纠的人,自然要帮公子纠。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要是能够重用他,他将为您取得天下。”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推荐,管仲果然不负重托。鲍叔牙反倒做了他的助手。

意思:不管以前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现在都不计较,再白话一点就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过好现在就行了。

不计前嫌的典故

相关推荐:
  • 兰亭序典故(《兰亭序》的故事)
  • 典故落魄(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表现,这个词出自哪里,有何典故)
  • 智字(孔子关于智的故事)
  • 鳞次栉比典故(鳞次栉比,身临其境,周而复始,此起彼伏,引经据典,遍稽群籍,)
  • 成语典故何(有关何的成语故事)
上一篇:如坐针毡典故(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下一篇:清明节祝福朋友短信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仰山雪典故(孙康映雪的典故)
灌油(韩信分油的典故)
宇典故(杜鹃宇夜啼好像是个典故,谁能讲讲)
西方(西方的十个典故)
关于书信的典故(古代书信的典故100个)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096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