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秀竹典故(秀竹是什么诗句)

秀竹典故(秀竹是什么诗句)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5-09 13:09 浏览:19 次

1.秀竹是什么诗句

《题长春子自画》

年代: 宋 作者: 林景熙

辟谷曾吞日月华,春风不老聚三花。

玄关一窍通无极,白发余生笑有涯。

野鹤相看盟秀竹,洞云何处食灵瓜。

披图彷佛榴皮迹,珍重还如东老家。

《法安寺》

年代: 宋 作者: 赵汝驭

四山围一寺,胜地出花封。

秀竹辞春箨,晴云生夏峰。

僧闲流水槛,村急夕阳舂。

与客下山去,鹤归犹带松。

1、花竹秀而野

宋

刘光祖

《醉落魄/一斛珠》

2、花竹秀而野

宋

邓剡

《摸鱼儿·问庐陵》

3、经寒丛竹秀

唐

皎然

《西溪独泛》

4、竹松回秀

元

梁寅

《珍珠帘 内午冬雪》

5、竹外一枝梅秀

金

段成己

《月上海棠 冬至后一日,独居无?,复用前韵》

6、个里花香竹秀

元

李孝光

《鹊桥仙 为邱梅边赋》

7、花竹秀而野

宋

苏轼

《司马君实独乐园》

8、孤竹秀双仁

宋

陈普

《纯父家池双头莲》

9、别久花竹秀

宋

程公许

《和大著何后部》

10、密竹老逾秀

宋

韩维

《游龙门诗十二首·潜溪》

11、秀如王子登门竹

宋

胡寅

《和唐寿隆上元五首》

12、秀如王子登门竹

宋

家铉翁

《和唐寿隆上元三首》

13、云迷万竹秀联娟

元

陆仁

《次韵(二首)》

14、秀世竹鸣金鸑鷟

宋

释契适

《观音诗》

15、晓润芝{上竹下差}挑秀茁

宋

舒坦

《题天童》

16、松荣梅竹秀

宋

王名遂

《岁寒亭成题柱自警》

17、秀似南风吹竹粉

宋

项安世

《题胡仲方诗编》

18、竹荣秀实笼晴景

宋

许仲礼

《凤栖寺》

19、诗句与竹一样秀

宋

杨万里

《题太和主簿赵昌父思隐堂》

20、掩肆花竹秀

宋

叶适

《题柳山人壁二首》

21、地秀偏宜竹

宋

曾巩

《和郑微之》

22、竹秀水色净

宋

张尧同

《嘉禾百咏·凤凰洲》

23、揽有羡君花竹秀

宋

周必大

《程元成待制书来叙别圃揽有亭葵心秀野二堂之》

24、千林秀松竹

宋

赵善括

《和浙宪同诸公游梅园》

25、地饶松竹秀而腴

宋

郑若冲

《纪梦》

关于竹的典故,向秀的典故,秀的典故

2.湘妃竹出自哪个典故

湘妃竹典故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

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陈鼎《竹谱》称“潇湘竹”“泪痕竹”。竿部生黑色斑点,颇为美丽。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阵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群芳谱》:“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者”。

注:《阵物志》所言尧之二女,舜之二妃,以及其他著作中湘妃、潇湘妃子、湘君等指娥皇和女英二人。西汉刘向《列女传》有: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娥皇为后,女英为妃……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从列女传可得知,所云潇湘妃子为娥皇、女英。

竹长在南方,是四君子之一,它性刚品柔,幽静淡雅,在南方随处可见片片竹林,密密麻麻,整齐的生长着,坚韧挺拔.刚正不阿.笔直的枝干,翠绿的叶子.一年四季长青不败.生命力极为顽强,像那正人君子.谦虚不张扬,竹林是我们的最爱,特别是盛夏时节走进竹林,静寂优雅,阳光从缝隙中透过,给那片浓绿披上了外衣,竹林中飘着淡淡的清香,心中满是安逸舒适。

在岳阳的君山岛上满山都是竹林,在那里长有一种湘妃竹。它因为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出名,君山岛也被称为爱情岛也许和他有很大关系,那种竹子不同平常的竹子,它的身上因为多了斑点,所以叫湘妃竹,也称斑竹.据说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因思念他,日夜伤心,哭出血泪,染红了竹子。那种斑点有黑色,也有红色.因为有了这故事,竹子也被赋予了传奇色彩。

传说,舜帝的二个妃子娥皇女英千里寻追舜帝。到君山后,闻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泪成血,落在竹子形成斑点,故又名“泪竹”,或称“湘妃竹”。

典故

3.吴敬梓简介

中文名称: 吴敬梓 又名: 字敏轩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1701—1754 生平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

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

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

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

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扛衡。

秀竹典故

相关推荐:
  • 晨瑞典故(昔人故,万般疏是什么意思)
  • 侔(祖逖的典故)
  • 杨李典故(秦朝将军李由有什么典故)
  • 八方桥典故(八方桥,桥八方,八方桥前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 挥手(方纪简述挥手之间的情节)
上一篇:秋思的古诗句意(秋思每句古诗意思) 下一篇:有关人物典故的成语(关于历史典故中有人物的成语)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战国经典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故事有哪些,谢谢)
生日典故(有关生日的童话故事)
偷(偷的故事)
结草衔环典故(结草衔环的典故,越详细越好)
西席(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9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