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励志故事 » 晨钟暮鼓典故(晨钟暮鼓的典故)

晨钟暮鼓典故(晨钟暮鼓的典故)

分类:励志故事 日期:2022-05-11 10:33 浏览:7 次

1.晨钟暮鼓的典故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

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

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因为“晨钟暮鼓”这个词条,谐音:臣忠目古,很多人以为寺庙是早上敲钟晚上敲鼓。

其实不然,不论早晚,寺庙都既要敲钟又要击鼓。所不同的是,早晨是先敲钟后击鼓,晚上是先击鼓后敲钟。

这是询问了寺庙的高僧后得知的。晨钟暮鼓与晨鼓暮钟敲钟击鼓,确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但是并不在除夕之夜作为除旧迎新之举,而是每天早晚撞击。

在城楼响起钟声鼓声,既可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佛教传人,寺内也敲钟击鼓,则是集众(僧徒)参禅的寺规。

两者性质是不同的。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

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所写《李娃传》提到:“久之日暮,鼓声四起。姆曰:‘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一禁,即夜禁。

鼓声一响,街上就禁止行人,违者称为“犯夜”,要受拘禁。不过,在汉魏时期,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恰恰与唐代相反。

汉蔡邕撰《独断》记: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

滴漏是古代计时器具,根据刻度分夜漏和昼漏。夜漏尽,乃夜时将尽,天将明;昼漏尽,则日时将尽,夜已临。

汉代击鼓迎晨,是因为鼓声振奋,催人劳作。早在先秦时期,鼓已作为壮音,出征先要击鼓,如《诗经·邶风·击鼓》所记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2.暮鼓晨钟成语典故

暮鼓晨钟mù gǔ chén zhōng[释义] 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之声。

比喻令人警觉醒悟的学说或言论。形容僧尼那样寂寞单调的生活。

[语出] 南北朝·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正音] 晨;不能读作“cén”。

[辨形] 暮;不能写作“幕”。[用法] 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例句] 导师一席话如~;撞击着我的心扉;使我恍然大悟。

【成语故事】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晨钟暮鼓,典故

3.晨钟暮鼓有什么含义?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

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

为了使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击钟,夜来击鼓。【晨钟暮鼓】 梵语犍椎Ghanta,译为钟或磬,系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

《释氏要览》载,比丘在布道时,众人不按时集会,佛说打犍椎或打鼓等而召集。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

《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大钟,丛林号令姿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唐宋以来,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以为悬挂钟鼓之用。唐代诗人张继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把钟声与客旅的愁思相联系,发人深省。晨钟暮鼓亦指岁月推移,循环不已。

如宋·陆游《短歌行》云:“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见《剑南诗稿》卷十四)(纯一)。

4.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

释义:暮:傍晚。晨:早晨 晚上打鼓,早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子: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近义词 暮鼓晨钟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击钟,夜来击鼓。

简单点说,就是古时候统一时间用的。像西安,钟楼旁边不远处,就是鼓楼

5.“晨钟幕鼓”是什么意思

晨钟暮鼓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释义: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上敲钟,以报时后因以“晨钟暮鼓”谓时日推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子: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近义词 暮鼓晨钟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击钟,夜来击鼓。

6.晨钟暮鼓的介绍

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如陆游的“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时休”。亦特指金陵四十八景中的一景。也指古时(汉魏除外)城内的报时法。

晨钟暮鼓典故

相关推荐:
  • 兰亭序典故(《兰亭序》的故事)
  • 典故落魄(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表现,这个词出自哪里,有何典故)
  • 智字(孔子关于智的故事)
  • 鳞次栉比典故(鳞次栉比,身临其境,周而复始,此起彼伏,引经据典,遍稽群籍,)
  • 成语典故何(有关何的成语故事)
上一篇:狗头军师典故(为什么叫狗头军师?) 下一篇: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ppt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青眼相看典故(什么眼相看的成语)
从善如流典故(从善如流的成语典故)
清明高翥典故(清明的历史典故或小故事)
典故执牛耳(执牛耳者出自什么典故)
自私典故(关于自私的事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2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