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励志故事 » 掘地三尺典故(掘地三尺这个词是出自什么典故?)

掘地三尺典故(掘地三尺这个词是出自什么典故?)

分类:励志故事 日期:2022-06-11 17:03 浏览:24 次

1.掘地三尺这个词是出自什么典故?

出自西晋张华的《博物志》曰:“三尺以上为粪,三尺以下为地。”

古人认为地面上三尺为泥土,所以掘地三尺意为把地面上三尺的泥土都掘开,直到地底。

形容寻找某物的范围甚广,寻找得十分细致,找遍所有地方,找到不能再找。

《博物志》,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232~300)编撰,分类记载异境奇物 ﹑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

内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有历史人物的传说,也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还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 等等,其中还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

如所记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传闻﹐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

扩展资料

贡献

《博物志》共十卷,分类记载了山川地理、飞禽走兽、人物传记、神话古史、神仙方术等。

实为继《山海经》后,我国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填补了中国自古无博物类书籍的空白。

《博物志》另一大贡献是保存了我国古代不少神话材料。如所记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传闻,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据东晋王嘉《拾遗记》称。此书原400卷,晋武帝令张华删订为10卷。《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著录《博物志》即为10卷。因原书已佚,故今本《博物志》由后人搜辑而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博物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掘地三尺

掘地三尺典故,掘地三尺,掘地三尺出处

2."让地三尺”究竟是谁的故事?

是清朝著名文人张英的故事。

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

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扩展资料:张英是清代名臣、文学家,安徽桐城人。

康熙二年(1663)中举人,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桐城人俗称“老宰相”。

对于张氏后人而言,张英所著的一部《聪训斋语》家训熏染了代代家风,被奉为张氏子孙的传家宝。张、叶两家之间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

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六尺巷已经是桐城古城的旅游景点,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英。

典故,三尺,掘地

3.有谁知道“玄宗改元”的历史典故

玄宗改元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就想着炼丹成仙,有许多方士道人奉献丹药,全家升迁。当时陈王圭府有一个参军,叫田同秀。一日早朝时,说他晚上梦见太上老君在函谷关丹凤楼会见了他,老子说在他著经的地方,埋有一个桃符,谁能得到它,谁就能得天下。玄宗听后,马上命田同秀带人带函谷关老子著经的地方,掘地三尺,挖出一个桃符,上面刻着一个“木”字,众臣解释为四十八。说老子可保佑玄宗坐四十八年天下。玄宗大喜,随即改开元号为天宝年号,立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改桃林县为灵宝县。

掘地三尺典故

相关推荐:
  • 兰亭序典故(《兰亭序》的故事)
  • 典故落魄(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表现,这个词出自哪里,有何典故)
  • 智字(孔子关于智的故事)
  • 鳞次栉比典故(鳞次栉比,身临其境,周而复始,此起彼伏,引经据典,遍稽群籍,)
  • 成语典故何(有关何的成语故事)
上一篇:试讲内容为应聘学科(应聘高校教师,面试内容为专业课试讲,该怎么准备) 下一篇:电厂检修安全知识竞赛报道(热电厂安全知识竞赛获奖感言)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摸鱼儿中的典故(辛弃疾的《摸鱼儿》用了哪些典故?)
铩羽而归典故(铩羽而归的详细解释)
关于信念的典故(关于信念的名人故事50字)
身先士卒典故(身先士卒的故事,成语故事)
母亲和鱼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7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