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古诗文 » 夜雪 -白居易

夜雪 -白居易

分类:古诗文 作者:学习鸟 日期:2023-03-04 14:37 浏览:1 次

夜雪-白居易

夜雪

白居易 〔唐代〕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释

讶:惊奇。

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相关翻译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奇,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响。

相关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谪居江州时所写,如题所示,该诗是吟咏夜雪的,因为它在立意和构思上都有其独到之处,读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美的享受。

诗人先从自己的感觉写起:“已讶衾枕冷”,这是写在被窝中的感觉“讶”作惊异解,这标明诗人对气候如此之冷感到出乎意料之外,没有精神上的准备,所以对室外已经下雪还浑然不知,首句既写主观的感觉,也写了客观的气候变化。这便为下文进一步描绘雪重作了衬托,开首“已”字过一副词的运用,也在语气上增强了这种作用。第二句“复见窗户明”,以“复见”来承接“已讶”,不只在句势上形成一种连接的作用,也说明了诗人在感觉与动作上与上文的连接,因为是夜里,再加上雪落无声,诗人没有感觉到气候的骤变待到他察觉届时,才举头向窗外望去,只见窗户被雪映得明亮有光。此时是夜深之时,而窗户却有亮光,说明这雪下得是非常大的。窗上的光亮,也照顾了前文的“冷”。

第三四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两句在句意上的顺序是倒置的,应当是先闻折竹声,然后才做出判别知是夜深雪重,但作者为了杰出此时雪重的作用,而有意识地调整了词序。这儿诗人抓住这一很有特征的细节。即“折竹声”,杰出了听觉作用。在静夜之中,时闻噼叭作响的声响,不只标明雪正在加剧的趋势,还标明了诗人彻夜不眠的景象。

这首诗歌在构思写法上颇具特点,诗人先写被窝内的感觉,次写窗上之所见,再写房外之所闻,即先写触觉,次写视觉,再写听觉,然后才天然地得出深夜雪重的结论。需要指出的是,诗人这般描绘,诗歌并没有显出雕凿造作的痕迹,而是天然天成,平易熨贴。同时,诗歌尽管没有正面描绘夜雪情形,但以旁边面来表现,更调动了读者的想象思想,从而取得了更佳的艺术作用。

相关推荐:
  • 宿府 -杜甫
  • 旅夜书怀 -杜甫
  • 禹庙 -杜甫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 登楼 -杜甫
上一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下一篇:禹庙 -杜甫
学习鸟

我们是专业的WordPress网站建设团队,提供高品质的WordPress主题。新主题微信公众号:www-xintheme-com,欢迎热爱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关注!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古诗文分类

动物 咏雪
文言文 月亮
歌颂 爱国
爱意 高中

刘禹锡《陋室铭》作品赏析
描写雪的诗之《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阅读
《春夜洛城闻笛》译文赏析诗词
示儿原文翻译赏析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474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