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通过管理评审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通过顾客满意度测评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通过日常管理活动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其中,日常管理活动是组织对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的经常性做法,体现于组织的各个层次中。车间质检员对生产过程的巡查是监视和测量,质检部门对车间质检员工作的检查是监视和测量,企业高层领导对质检部门工作的检查也是监视和测量。
出自IS09001:2000标准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内容。
扩展资料:
ISO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规定了四大过程:“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符合PDCA循环规则且通过持续改进的环节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达到螺旋上升的效应。它既是通用的,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的目的。
企业通过贯彻GB/T19000-ISO9000系列国家标准,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有利于适应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ISO9001:2000
1、简单控制方法:利用相同或不相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测量;对保留的物品进行再测量;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对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测量设备进行抽样检查;对测量过程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对测量人员的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等。
2、复杂的控制方法:利用核查标准和控制图,采用统计技术对测量过程的全部要素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间隔实施测量过程控制。3、无论是简单的控制还是复杂的控制都应制定控制程序,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间隔进行,控制的结果和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形成文件,以证明测量过程持续满足文件的要求。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当确定适宜的方法时,建议组织就这些过程对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考虑监视和测量的类型与程度。
扩展资料测量过程控制方法的选择原则控制方法和控制限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引起的风险相称。例如,高级别的测量过程控制对那些包含有严格要求的或复杂环节的测量过程,对保证生产安全的测量过程及由于测量结果的不正确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测量来说是合适的。
而对于一些非关键零部件的简单测量,最简单的过程控制就足够。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
监视顾客感受可以包括从诸如顾客满意调查、来自顾客的关于交付产品质量方面数据、用户意见调查、业务损失分析、顾客赞扬、担保索赔、经销商报告之类的来源获得输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测量过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程序。
一)基槽开挖深度控制当基槽开挖接近基底标高时,在基础拐角处3~4m位置,在槽壁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水平控制桩,一般比基槽设计标高高出0.5m~1.0m,用于拉线找平基础底标高。
二)开挖达到设计标高的控制标记在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一般每隔2.3m钉一30*30见方小木桩打入基底,并在小木桩周围撒上白灰点或白灰圈作为基槽开挖到位标记。三)基础放线1、在基槽开挖完成后,必须复核槽底的标高及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准备砼垫层施工,砼垫层完成后进行基础放线。
2、首先在控制桩 I 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后照准轴线另一端的控制桩 I'的小钉。固定水平制动螺旋,并使望远镜上下移动,从槽底层的另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投测轴线标的记点。
3、弹线(轴线)每隔一段测一个点(一般不超过3米)用红笔点圆点。圆点外用红笔画圆圈标记,以便清楚位置。
最后将各点用墨线弹成一条直线,此线为主轴线。4、其它轴线的弹法(如图3-1所示)图3-1 基础弹线1-孔洞位置;2-中心轴线;3-砌转大放脚;4-基槽边界线根据垫层上已弹出的主轴线,测量建筑物其它细部轴线时,由一个主轴线的交点为0点,沿主轴线量出细部轴线距离,将细部轴线的两端对应点弹成墨线。
最后完成所有轴线的弹线。5、细部线的弹法按图纸所标注的基础宽度,由轴线向两侧量距,定出边界点,再弹出墨线,即为基础宽度线。
最后将图纸标注的洞口位置、管井位置、门洞位置、墙、柱尺寸等弹出墨线。注意:1)偏轴线尺寸2)洞口、预留口标高的(地面标注)。
3)预留插筋高度、位置。四)首层墙体施工放线当基层完成后,用控制桩将线引到砌好的基础墙截面上。
1、用小白线将轴线两端与控制桩对点拉通,对照拉通线每隔一段用红笔标一个圆点,然后将各点连续用墨线弹成该墙的轴线。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轴线都弹出来。
2、在弹线时对已砌好的基础墙进行复验,利用主轴线检查基础有无偏移,防止出现半边墙跨空现象(见图3-2),同时还需注意整个建筑物轴线总长误差应控制在1/2000-1/5000范围内。图3-2 基础墙错位3、门窗洞口放线A、门的位置在基础墙平面上画出;B、窗的位置一般在基础的侧面画出;C、窗台、门口、洞口的规格尺寸(长*宽*高)及标高一般在皮数杆上反映(见图3-3)图3-34、皮数杆的设置在砌筑施工中,墙身各部位的标高是用皮数杆来控制的。
皮数杆是根据建筑物剖面图的标高而设定的。内容包括:窗台、门窗洞口、过梁、雨蓬、圈梁、楼板等构件的标高位置。
皮数杆一般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和隔墙处(见下图)图3-4立皮数杆先在地面上打一桩,并用水准仪在桩上测出±0.000标高。将皮数杆上的±0.000与桩上的±0.000线对齐钉牢。
皮数杆钉牢后用水准仪进行复核,并将皮数杆立垂直。(如上图:皮数杆设置图)5、高程传递1)当墙体砌到一步架高时(1.2M),用水准仪在室内墙所有墙面上测定一条距室内地坪0.500M高的水平线,称为“建筑50线”。
作为该楼层所有标高的控制线。二层及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应以首层为50线依据,竖直量取,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每层±3mm,总高H≤30m应为小于±5mm,总高30m<H≤60m应为小于±10㎜。
2)施工层找平之前,应先校测从首层用钢尺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时,取平均点,再用水准仪后视该点抄测该层50线,并弹好墨线,传递位置一般在垂直贯通的地方(如楼梯间、外墙等)。
城市中,感觉导线测量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观测方向少,相邻点通视等要求比较好达到,导线的布设比较灵活,观测和计算工作较简便,但是控制面积小,缺乏有效可靠的检核方法; 三角测量控制面积大,有利于加密图根控制网,但是需要构成固定的图形,点位的选择相对来说限制因素比较多; GPS与以上两种方法相比,相对平面定位精度高,作业的速度快,经济效益好,测量时无须通视,但是GPS测量易受干扰,(较大反射面或电磁辐射源),对地形地物的遮挡高度有要求。
一、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的原则进行,以达到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其范围应考虑城镇发展的远景规划,首网布设一个主控制网作为骨干,然后视建设和管理要求,分区分期逐步有计划地进行加密;其精度方面,要留有适当的余地,特别是要使控制网外围边长的精度留有余地,以使得主控制网有扩大控制范围的可能性,避免将来因控制范围不够而重新布设控制网。 目前我国城镇地区的房产图、地籍图和地形图采用1:500或1:1000两种比例尺。
通常情况下,城市繁华地段、中心区域和老城区采用1:500比例尺成图,其他地区一般采用1:1000比例尺成图。《房产测量规范》规定:建筑物密集区的分幅图一般采用1:500比例尺,其他区域的分幅图可采用1:1000比例尺。
由此可见,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必须有足够的精度和密度,以满足1:500比例尺房地产分幅图测绘的需要。 由于全国范围内已有一、二等水平控制网,大部分城市也已由城建勘察部门建成了二、三、四等水平控制网。
此时,应考虑利用,避免重复布网、标石紊乱、资料混杂和资金浪费的不良局面。如果已有的水平控制网符合《房产测量规范》的规格和精度要求,那么,可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布设低等级的平面控制点,城建勘察部门已有的一、二级导线点的精度一般可达到《房产测量规范》的要求,也可拿来就用。
新布设的控制网点应与城建勘察部门已有的控制网点相区别,采用不同式样的保护盖和不同的字样。新旧点不要混杂在一起,要远离一段距离,避免误用。
若已有的等级控制网点不符合《房产测量规范》的技术、精度要求,则可选择一个高级点作为整个测区的起算点,选择该点至另一高级点间的方向作为该测区的起算方向,建立房地产平面控制网。布设新网时,适当联测一些原有的网点,旧边作为检核,原控制网点规格、埋设合乎规范要求时,应充分考虑利用。
房地产平面控制分为二、三、四等和五等一、二级平面控制等,房地产平面控制网可越级布设,除二、三级以外,均可作为房地产测绘的首缉控制。 二、已有控制成果的分析和利用 为了测量成果统一和节省测量费用,对测区原有的测绘资料,应该充分利用。
在使用前,首先进行必要的实地踏勘和检查。然后,对其精度进行综合分析评定,以确定其利用程度:或利用平差成果;或利用其观测成果;或利用觇标、标石等。
分析和鉴定原有测绘资料质量时,对各项主要精度数据要仔细审阅,逐一复核: 原有起算数据的来源、等级、质量情况;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其综合误差的影响是否满足房地产测绘的需要;起算边(或扩大边)精度、基线尺检定间隔时间,基线长度中误差。 依控制网几何条件检查原观测质量,如三角形闭合差的分布是否符合偶然误差的特性,测角中误差等,平差后测角的改正数通常应接近于测角中误差,接近或超过两倍的应为少数,如有更大的改正数,应分析是由于起算数据误差还是由于观测误差所致。
仪器检验项目和精度,归心元素的测定精度、观测成果取舍是否合理;成果中是否存在比较严重的系统误差和其他有关的误差,对最后成果质量有何影响。 角度改正数大,不能满足大比例尺测图要求,1958年以后,布设的称新二等网,其精度较高,符合《房产测量规范》二等网的主要技术和精度规定,因此可采用。
对符合《房产测量规范》要求的已有控制点成果,在使用中应注意原点位是否有变动,点位和成果是否对应,有无标移位,特别是要警惕标石毁坏后再重新埋设标石的现象,此种情况往往是将其作为另一控制网点测设的。 房地产平面控制网还要尽量利用原有点位,以测区内布网的最高精度联测附近高等级的国家水平控制网点。
联测点和重合点之和不得少于2个,以便于把地方坐标换算成国家统一坐标。 三、房地产平面控制网布设的一般过程 1.了解控制测量的目的和收集资料 主要了解测区的地理位置、形状大小,今后发展远景,测量成果使用的精度要求,完成任务的期限以及生产上对控制点位置、密度的要求等。
房地产测绘人员应到有关测绘业务及管理部门收集有关资料。如设计时需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1/50000),测区已有的控制成果,并到测区踏勘了解旧标石标架的保存情况,为确定布网方案、设计和施测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确定布网方案 根据控制成果今后的使用要求和已收集到的测量资料及拥有的仪器设备、技术力量等条件,确定布设控制网的方案。例如是在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还是布设独立网;测量方法是三角测量,还是三边测量,导线测量或GPS相对定位测量;是一次全面布设还是分区分期布设;是采用三度带还是1.5°带投影等等。
图上设计宜在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图上进行:首先展绘已知点、网;按照已定的布网方案从图上判断点与点之间是否彼此通视,由各点组成的图形能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和其他要求,布在位置也应能满足使用要求。图上选点后,须到实地确定,是否切实可行,为了保证控制网精度和避免返工浪费,还应该估算控制网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