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诗人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2、唐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唐朝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4、唐朝严武《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5、唐朝王勃《滕王阁序》片段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6、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片段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item/%E6%9D%8E%E5%B9%BF/398?fr=aladdin
与李广相关的诗句如下1、唐朝诗人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2、唐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唐朝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4、唐朝严武《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5、唐朝王勃《滕王阁序》片段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6、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片段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年代:唐 作者: 王维《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雀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作者: 释师范 《偈颂七十六首》 一见便见,更不再见。
张颠草书,李广神箭。作者: 释道颜 《颂古》 百丈野狐,塞雁衔芦。
李广神箭,张颠草书。 作者: 陆游 《排闷》 弃官谓逍遥,劳苦殊未既。
荒畴须垦辟,破屋久涂塈。 疾深药难求,食尽谷暴贵。
安能作经营,但觉睡有味。 秋高霜露逼,更苦薪炭费。
虽云未遽死,饥冻亦可畏。 颇思从李广,小猎聊吐气; 复恐灞亭归,邂逅逢醉尉。
您好
古代赞美李广的诗句有很多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唐代诗人王维【老将行】
吟诵李广生平: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雀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南宋将军辛弃疾曾经说: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
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有【八声甘州】叹道: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
要短衣匹马,移往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1.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朝诗人卢纶(748—798或799)写《塞下曲》【释义】这首诗写得如此有英武之气。可是这首诗写得不是唐朝的将军而是赞美汉朝的飞将军李广的诗篇。
2. “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释义】不止是他怀念李广,还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怀念飞将军李广。
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698—757)《出塞》【释义】 ……假若飞将军李广还在,胡人哪能度过阴山?
4.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702—765)《燕歌行》【释义】 如果当年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将士们哪能征战那么艰苦?
5.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726—756)《军城早秋》【释义】 多么希望飞将军李广在呀,杀得那些胡人匹马不留……
关于、描写李广的诗句和名言 全部(2句)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2.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标题含有李广的诗 全部(12首)1.《咏史上·李广李陵·茂陵无奈太仓陈》宋朝·陈普茂陵无奈太仓陈,槐里家传本助秦。
万落千村荆杞满,陇西桃李亦成薪。2.《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唐朝·韦应物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
送君灞陵岸,纠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
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 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
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 百。
3.《李广甫挽词》宋朝·张嵲磊落生平志,酣歌万虑空。名从敦朴重,家为克勤丰。
谁与莱衣戏,唯余杕萼红。素车惭有阻,挥泪洒霜风。
4.《李广》明朝·李梦阳李广昔未遇,射猎谁见称。君王犹未识,他人宁不轻。
日从田间饮,夜止灞上亭。醉尉前呼呵,小吏亦见凌。
一朝剖郡符,飞盖赴北平。凭轼览百邑,树羽宁千城。
亭障不设燧,枥。5.《李广》宋朝·张耒李广才非卫霍俦,孝文能鉴不能收。
君王未是忘征战,何待高皇万户侯。6.《题李广利伐宛图》明朝·宋濂贰师城头沙浩浩,贰师城下多白草。
六千铁骑随将军,风劲马鸣高入云。师行千里不畏苦,战士难教食黄土。
上书天子引兵还,使者持刀遮玉关。乌孙轮台善窥伺,宛若不降轻汉使。
关于李广的诗句 全部(89首)1.李广难封《滕王阁序》唐朝·王勃2.李广无功缘数奇《老将行》唐朝·王维3.焉知李广未封侯《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唐朝·杜甫4.李广何妨老不侯《枕上作》宋朝·陆游5.李广从来先将士《送浑将军出塞》唐朝·高适6.李广传《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宋朝·辛弃疾7.虚弯李广弦《西庵记事一百韵》明朝·孙蕡8.李广神箭《颂古·百丈野狐》宋朝·释道颜9.李广落神镞《次韵答西城王尉二十韵》宋朝·李新10.李广不封侯《赠攀秀才》宋朝·范仲淹11.当年李广空遗恨《宿榆林驿》明朝·谢榛12.李广昔未遇《李广》明朝·李梦阳13.勿忧李广不封侯《闷成》宋朝·华岳14.亭逢李广骑《送李庶子致仕还洛》唐朝·杨炯15.孰谓李广奇《和程进道见贻》宋朝·曹勋16.叹天生李广《雨中花/夜行船》宋朝·苏泂17.终不当封李广侯《秋日途中》元朝·刘秉忠18.李广在前锋《拟唐塞下曲九首·其七》明朝·李昌祺19.君不见李广射虎如射兔《山谷透绢帖》宋朝·庞铸20.李广才非卫霍俦《李广》宋朝·张耒21.山中李广《摸鱼儿·望关河》宋朝·苏泂22.李广命不侯《无题·其二》明朝·于谦23.李广入布袋《偈颂十二首·韩信造浮桥》宋朝·释如净24.射虎未能随李广《寄朱昌叔·清江漫漫绕城流》宋朝·王安石25.缘数谁逢李广奇《饷军》明朝·卢宁26.万户独难侯李广《春思》元朝·方回27.何时起李广《圌山朱都尉过访留宿草堂中夜不寐情见乎词》明朝·张元凯28.李广羞过灞上亭《李大夫行》明朝·何景明29.解鞍欺李广《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唐朝·吴融30.落日吊李广《相和歌辞·苦哉远征人》唐朝·鲍溶31.还嗟李广不封侯《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唐朝·崔峒32.决无李广奇《纯父家池双头莲》宋朝·陈普33.李广当年亦将才《题画幅四首·其二·棋》明朝·卢宁34.无复短衣随李广《躬耕》宋朝·陆游35.李广石饮镞《古藤疑为蛇惕然》明朝·王履36.勿令如李广《陇头水》南北朝·刘孝威37.那堪李广奇《走笔次韵黄观复学士二首·自叹冯唐老》宋朝·苏泂38.君自不封如李广《方与客谈园池之乐而有索书戚大将军者因纵笔戏赠》明朝·王世贞39.讨胡愁李广《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唐朝·杜甫40.遗碑李广宅《秦州》明朝·王祎41.短衣匹马随李广《曲江三章,章五句》唐朝·杜甫42.虽然李广运神箭《颂古二十首·的的古帆已挂后》宋朝·释了一43.李广成蹊《蒙求》唐朝·李瀚44.李广不生高祖世《拟东武曲二首·甘泉烽火照黄昏》宋朝·宋祁45.君不见射石李广一箭亦可喜《辽漆水郡王降虎》宋朝·李俊民46.气略人推李广优《送李太保知仪州》宋朝·王安石47.李广不封侯《挽南康冷知军·礼乐三千字》宋朝·孙应时48.李广留飞箭《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次本韵》唐朝·元稹49.颇思从李广《排闷·弃官谓逍遥》宋朝·陆游50.臂岂徒李广《题孝猿图》元朝·方回51.短衣求李广《靖康改元四十韵》宋朝·刘子翚52.笑不侯李广《沁园春·男子才生》宋朝·刘省斋53.虚拟短衣随李广《春兴·遥岑楼上俯晴川》明朝·杨慎54.李广汾阳是其偶《题王庭简像·玄其衣》明朝·边贡55.苏李广平三舍人《送李陶通直赴清溪》宋朝·苏轼56.休嗟李广不封侯《赠英德风和尚》宋朝·敖陶孙57.李广偏违塞上兵《潘时用秋试病不终卷谂之以诗》明朝·李东阳58.还嗟李广未封侯《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唐朝·李嘉祐59.卫青李广皆徒云《胡马来》明朝·王叔承60.焉知李广未封侯《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唐朝·杜甫61.侯印不闻封李广《伤温德彝》唐朝·温庭筠62.吁嗟李广贤《秋斋杂赋(五首)·叹息冯唐老》明朝·杨基63.不侯嗤李广《次李信州七十韵》宋朝·华岳64.偃如未射李广虎《灵隐寺行呈伏虎岩》元朝·方回。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朝诗人卢纶(748—798或799)写《塞下曲》,这首诗写得如此有英武之气.可是这首诗写得不是唐朝的将军而是赞美汉朝的飞将军李广的诗篇. 卢纶还有一首怀念李广的诗“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不止是他怀念李广,还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怀念飞将军李广. 王昌龄(698—757)《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702—765)《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 严武(726—756)《军城早秋》:“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假若飞将军李广还在,胡人哪能度过阴山? 如果当年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将士们哪能征战那么艰苦? 多么希望飞将军李广在呀,杀得那些胡人匹马不留…… 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昌龄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出塞: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塞,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
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人的兵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度:越过。
阴山: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今译: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万里出征的将士呵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决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赏析:
与多数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反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简评: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见义,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互文见义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木兰诗》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诗人是想告诉我们雄、雌两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所以叫人难以辨别。诗歌短小精悍,故时常以此互文见义法来表达。“万里长征人未还”,指历代封建君主们好大喜功,劳师远征,旷日持久,以至多少征人抛尸万里荒塞,与故乡亲人永远诀别。这既是历史的事实,又是唐代的现实。
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在对历史沧桑的慨叹中,体现着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悲剧;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饱蕴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于是,诗的结尾唱出了千古征人们的一个共同心愿:希望戍边将帅能像飞将军李广那样英勇善战,体恤士兵,早日打败入侵的敌人,让士兵们回乡与家人团聚。这种最起码的愿望中却体现着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理性深思,凝聚着无数征人对和平的渴望,对家人的思念,也谴责了那些懦弱无能的领兵将帅。唐人诗歌中时而以“秦汉”代指现实,对现实做婉言讽喻。这首诗歌的侧重点依然落实在现实社会,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诗歌中的用典。诗歌语言朴实平淡,绝少雕饰,但由于这是诗人悲天悯人的历史忧思结撰而成的诗歌语言,故全诗自然通脱,让人体会到一种天然的悲壮美。全诗体制短小,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明朝李攀龙将这首诗推崇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