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知峙。
(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道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专黄鸡。(苏轼属)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登幽州台歌
邱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晚次鄂州
卢伦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打括号的是地名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3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
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贾岛《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白《娥眉山月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仿佛二者不解之缘似的。
地名是质实的专门名词,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着重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是否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还是削弱破坏,我们的回答是前者,因为诗人对在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触发起他的感兴,总得指点明白,这就需要使用地名;否则,会使一切描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唐代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其中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句叙述句,指出了地点,看来平淡,但有了这一句,才能使前面二句的"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村渔火对愁眠"所描写的情景,有所附丽,得到着落;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才引出下一句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就把此时此地,一种特定的环境,完全和盘托出了。 现在就七律、七绝和古体几种诗体,举数例,稍加分析,以资说明。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首领史朝义自杀,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收复了以蓟城(即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了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
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所以称为"剑外",说明了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地方,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五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进发情景,并准备回乡。下二句便立刻进入行动,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里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由梓州出川,要经涪江、嘉陵江和长江等河流,所以用"巴峡穿巫峡"来代表这段航程;"襄阳下洛阳",这里的两个常见地名代表了当时南北间往来的大道,它以长江北岸的江陵为起点,经荆门、襄阳,出南阳盆地,而至洛阳。这四个地名,前后两对,末一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且音节响亮动听。
全诗用了六个地名,过去的诗评家对于这点,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在这里是统率之意)多者。" 再看毛泽东所写的《长征》,这首七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万人传诵。
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雷霆万钧之势统摄全局。下文一连使用五个地名--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和岷山,为我们展开了气壮山河的长征画卷。
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山山水水何止千百,为何独独选中了这五个地名?因为它们在长征进程中是有关键性意义的地点,包含有丰富的史实,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在中国地理上,又是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重要地名,气象雄伟,非一般山水所能及。所有包孕这五个地名的诗句,一方面是对当地地理特征的刻划,实质上是抒发了革命战士的开阔胸襟。
当我们吟咏这首革命的诗篇时,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地名,使我们的情绪也跟着逐步昂扬、升华,到达顶点 七律中的三、四两句,称作颔联,讲究对仗工整,在对仗之中又往往使用一些地名,来寄托诗人的感兴。如杜甫在寓居成都时所写的《登楼》,其颔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远眺,俯视澄流,仰观山色,点出这两个地名是即景之作,是写实。锦江在成都市南,为岷江分支走马河的下游,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当地也称做府河。
玉垒是山名,唐代于此设置关口,来控制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以河流与空间联系起来,以关隘与时间相联系,不但使对仗贴切工稳,而且气象雄浑,为下文引出诗人的感慨开了先路。
再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两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向为历代传诵的名句。瓜州渡和大散关,诗人所以选择两个地名,实含意很深。
前者位于长江北岸,在江苏江都县之南,为南北往来的要津;后者是秦岭的一个隘口,在宝鸡西南,扼通往关中的要道。这两个战略要地,一水一陆,一东一西,当时都是宋金相峙的前线。
诗人通过两个地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而且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诗人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亲临过的,现在回首往事,无论于国于己,怎么不使他感到悲愤呢? 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刻,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向被认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之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一首七绝之中,有一句含着地名的,极为常见,固然不必多论I就是二句、三句甚至四句都使用地名,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也比比皆是,而且也有连用地名达五,六个,之多的。
现在且由我们略举几例如下: 。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相看两不忘,只有【敬亭山】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
5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7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8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
9总为浮云能敝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1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4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1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2【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23【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
24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遗尘几世孙
2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6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27【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2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3【青海】长云晴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4【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3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3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襄阳】好风曰,留醉与山翁
3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40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