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诗歌 » 真诚诗歌 » 古人描写细字的古诗句(唐诗形容用心细心的诗句)

古人描写细字的古诗句(唐诗形容用心细心的诗句)

分类:真诚诗歌 日期:2022-05-01 18:04 浏览:37 次

1.唐诗形容用心细心的诗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文: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 《白鹿洞二首·其一》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3、贡艺必精苦,用心必公平。——(唐)邵谒《送徐群宰望江》

译文:事情要做好,必须要精勤刻苦,做人要公平,必须要用良心去做。

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唐)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劝学诗》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2.有什么好的诗句带有“细”字的

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2.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3.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

4.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李商隐《无题》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6.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7.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 》

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描写细腻的诗句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汉乐府》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经*卫风》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问人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4.描写“戏子”的诗句有哪些

1、两两三三将子戏——(唐)卢照邻 《杂曲歌辞·行路难》2、彩戏斒斓多桂子——(宋)无名氏 《最高楼·中和节过》3、巢禽命子戏——(唐)刘禹锡 《初夏曲三首》4、弱子戏我侧——(魏晋)陶渊明 《和郭主簿 其一》5、於戏独如子——(宋)黄庭坚 《漫尉》6、季子聊为戏——(南北朝)徐陵 《鬬鸡诗》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8、笃导俭经北海戏子然家,遂入渔阳出塞。——《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八》9、戏子歌童,哪个不熟?——《笑林广记·世讳部》10、一曰:“叫伙戏子与渠汤汤,好弗热闹。”

——《笑林广记·谬误部》《杂曲歌辞·行路难》具体原文如下: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若个游人不竞襻,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黄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炬知?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尺哀怜。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金貂有时须换酒,玉尘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赏析:从汉“柏梁体”开始,叹收六朝声律对仗,七言诗逐渐赶上五言诗;并从初唐开始分流,为新兴近体律绝,和乐府歌行。“初唐四杰”对七言古诗也作出巨大贡献。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在卢照邻之前,鲍照就作过一首七言《行路难》,仄声促韵与长句宛转,充分表达悒郁不平之气。

卢照邻这一首从容舒展,徐缓不迫,多次转韵;其声律、修辞、与对仗明显受六朝诗歌影响,从中也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全诗共四十句,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万古摧残君讵知?”“长安城北渭桥边”为虚指,即物起兴,从眼前横槎、枯木倒卧古田引起联想,“昔日”领起下文十六句,对“枯木”曾经拥有的枝繁叶茂,溢彩流芳的青春岁月,进行淋漓尽致的铺陈与渲染。围绕着它“千尺长条百尺枝”,有黄莺戏春,凤凰来巢,鸳鸯双栖,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更有香车宝马时常经过,马蹄声断续相闻;富有而轻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纷趋竞骛,攀龙附凤。

诗人以工整的结构,华丽的语言,为我读者展现了初唐长安城内繁荣市井,骄奢生活的世态风情全卷,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清醒地感觉到诗人冷静的态度。从行文遣辞看,整齐的偶句与变换的角度,避免了呆滞散乱;层迭的词句增添了构图的对衬感与节奏感。

末两句是全诗关键,也是主旨所在。从现实的“一朝零落无人问”,由此及彼提出“万古摧残君讵知”,已如桓温当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普遍人生感喟,将比兴之义进一步升华了。

第二部分从“人生贵贱无终始”到末句,由隐而显,喻体“枯木”显现为本体“人生”。“终始”指无限。

转瞬即逝的人生与悠久无限的岁月,这对亘古不变的自然矛盾造成人们心灵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开。“谁家”以下(至“赤心会合在何时”)运用超时空框架,不断变换叙述角度,使生死枯荣的单一主题,形成多元层次与丰富内涵。

先写时光流水,无人能阻,再写改朝换代,秦川汉陵,无可奈何;再写富贵公卿,顷刻归于青棘黄泉。由此进一步指出富贵不可骄,交情不足恃,都用复迭或对比手法。

金貂换酒为李白《将进酒》所本;“玉尘”指玉骢马扬起的飞尘,狂饮与游冶似乎已解生死,其实正说明了无法排遣的苦闷。既然功名利禄都只是过眼云烟,就只好求友访仙以解心中积怨。

因此,唐代盛行道教,许多官僚士大夫接受道教。诗人说:纵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但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

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飘缈难觅。道家与佛家都有转世说,即使退一步寻求“赤子”重生,要到什么时候呢?表面是消极、苦闷乃至放浪形骸,其实仍融注了对人生热烈执着的追求,因此结末两句“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尧年,代长寿;巢由,巢父与许由,古时隐士。

“但愿”“长作”可见其辞情恳切。卢照邻因服丹中毒,手足痉挛,最终不堪恶疾所苦,自投颍水,这里似有忏悟,只祈求正常人的健康长寿,不奢求富贵荣华与长生不死。

初唐四杰对于诗体诗风的转变,最突出之贡献是扩大了时空境界,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物质、对理想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哲理性强,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4%B8%A4%E4%B8%A4%E4%B8%89%E4%B8%89%E5%B0%86%E5%AD%。

5.有关戏子误国的相关诗句

1、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译文: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

——出自《戏为六绝句·其二》唐代:杜甫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出自唐代杜牧的《泊秦淮》

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译文: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出自唐代李商隐《马嵬·其二》

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出自唐代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5、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译文: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 琵琶引》

6、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译文:佳人婉转动听的歌声,便是墓草也应嫉妒其婉转之歌声和婵娟之美色。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和友人伤歌姬》

6.有关戏子的诗句

待上浓妆戏一场,

谁人台上谁人观?

乐声美妙忘自我,

花旦名角谁人怜?

台上悲欢独自唱,

却忘终有曲终时。

一曲终来一曲上,

唱来唱去同台戏。

悲可悲,笑可笑,

卸去浓妆真面目。

曲终人散台空空,

只留一人品惆怅。

情何以堪,人何以待?

恨只恨独爱台上当花旦。

只留此生戏一场!

1.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节选

2.水剪双眸雾剪衣,当筵一曲媚春辉。

潇湘夜瑟怨犹在,巫峡晓云愁不稀。

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渭城朝雨休重唱,满眼阳关客未归。——《赠歌姬》

3.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更能何事销芳念,

亦有浓华委逝川。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和友人伤歌姬》

4.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

歌声岂合世间闻。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5.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z8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

况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

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7.关于古人雅趣的诗句

品茗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茶清香怡人,能静心静神,一杯一盏间,尽是人生工夫在慢斟细品里,是一种闲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诗人隐居山野,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这样的生活,想想就羡慕呢!

焚香

《焚香》

明·高启

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

心事共成灰,窗间一翁坐。

曾几何时,燕居焚香,士大夫们把盏闻香的生活意趣,带着一缕香的温馨渐行渐远。时至今日,藏香、品香、赏香,又已成为众多雅士的爱好。

听雨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听雨,那一声声,尽是离情,尽是思念。梦想中的江南应是烟雨迷蒙,烟雨缭绕,该有霏霏的雨,才有美丽的江南吧!

赏雪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清·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赏雪,其实赏的是一种心情,雪用纯真的愿望接近心灵与身躯的距离,它是天地间不可缺少的精灵。

望着片片雪花飞落,是怀乡,是思乡,抑或是与家人闲坐,都别有意趣。

望月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在诗歌中,望月的诗千千万。月亮早已被诗人们赋予了思念的涵意。诗人将月融于内心思想情感之中,月与情感交相辉映,意境绝美,感情绝真。

酌酒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不可想像,如果没有酒,诗歌将失掉多少颜色。诗人在酒中,体会孤独、快乐、喜悦、悲伤。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赏花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花是自然绝美的创造,它五颜六色,给人以美感,展示生命自然的魅力,赏花时,愉悦身心,令人开怀。人们总爱将花比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8.描写细心的诗句

1、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3、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4、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5、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史迈尔

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7、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8、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冈察洛夫

9、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培根

10、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麦考莱

11、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1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出自《游子吟》

作者:孟郊 【唐代】 赏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

《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www.slkj.org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9.诗句中用细来比喻什么

1、诗句中用细来比喻轻

比如:润物细无声

春雨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是指:春雨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别人受益。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又如:独倚危楼风细细

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

[宋] 欧阳修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阑意。

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销得人憔悴。

2、诗句中用细来比喻小

比如:五岭逶迤腾细浪

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X军眼里不过像小波浪。

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用来比喻纤细。和“粗”相对。长条东西直径小的

如:不知细叶谁裁出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用来比喻仔细;详细;周密

如:往事悠悠容细数

蝶恋花·落日千山啼杜宇

[近代] 王国维

落日千山啼杜宇,送得归人,不遣居人住。

自是精魂先魄去,凄凉病榻无多语。

往事悠悠容细数,见说他生,又恐他生误。

纵使兹盟终不负,那时能记今生否。

又如:分付与春休细看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宋] 张先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古人描写细字的古诗句

相关推荐:
  • 林黛玉秋雨的诗句
  • 春和春草的诗句
  • 地方的景色诗句
  • 送给友人的古诗句
  • 求花的伤感诗句
上一篇:适合体育馆的古诗句(体育馆用什么古诗句或名言警句做标语) 下一篇:求小孩满月贺词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诗歌分类

优美 伤感
元宵 元旦
冬天 国庆
圣诞 夏天
思念 感恩
抒情 故乡
春节 朋友
清明 爱国
生活 真诚
秋天 老师
除夕

关于不如意的诗句(形容人生不如意的诗句?)
【合集】教师节的诗歌
关于写景的诗句加赏析(关于写景的古诗并赏析)
写出两首关于送别的诗句(写出两句关于送别的诗句)
的古诗诗句(关于革命的古时诗4句的古诗大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76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