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写作素材 » 写作动物素材红耳鹎,雀形丛林鸣禽

写作动物素材红耳鹎,雀形丛林鸣禽

分类:写作素材 日期:2022-02-14 12:48 浏览:17 次



  • 红耳鹎:别名红颊鹎_高髻冠_高鸡冠_高冠鸟_黑头公,为雀形目、鹎科、鹎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沿海地区,亚洲南部,包括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东喜马拉雅山至中南半岛以及马来半岛等地。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脚丘陵地带的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森林中,也见于林缘、路旁、溪边和农田地边等开阔地带的灌丛与稀树草坡地带,有时甚至到庭院和村寨附近的竹林、树上或灌丛中。1758年命名,共9个亚种。

    额至头顶黑色,头顶有耸立的黑色羽冠,羽色艳丽、善于鸣叫、食性杂、易于饲养。因可作笼养鸟,而常遭捕猎,种群数量已明显下降,野外成百只的大群已很难见到。

    • 科目分类:雀形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黑色_灰色

      性情分类:鸣禽

      最大体型:21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15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杂食

    • 红耳鹎形态特征 >

      头体长17-21cm。眼下后方有一鲜红色斑,其下又有一较大白斑,外周围以黑色,在头部甚为醒目。上体褐色。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尾下覆羽红色。颧纹黑色,胸侧有黑褐色横带。颊、喉白色,且和颊部白色之间有一黑色细线,从嘴基沿颊部白斑一直延伸到耳羽后侧。尾下覆羽鲜红色或橙红色。红耳鹎的虹膜棕色、褐色、棕红色或深棕色,嘴、脚黑色。善鸣叫,鸣声轻快悦耳,有似“布匹-布匹-布匹”或“威-踢-哇”声音。

    • 红耳鹎生活习性 >

      为留鸟,性活泼,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常呈1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有时也见和红臀鹎、黄臀鹎混群活动。通常一边跳跃活动觅食,一边鸣叫。

    • 红耳鹎饲养方法 >

      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见啄食树木和灌木种子、果实、花和草子,尤其是榕树、棠李、石楠、蓝靛等树木和灌木果实。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

    • 红耳鹎雌雄分辨 >

    • 红耳鹎繁殖方式 >

      繁殖期4-8月,期间甚为活跃,常站在树梢高声鸣叫,或雌雄鸟在树冠与花丛间相互追逐、飞舞和嬉戏。通常营巢于灌丛、竹丛和果树等低矮树上,巢多置于灌木或竹丛枝权间,也见在香蕉林和香蕉叶柄处营巢。巢由细的枯枝、枯草、树叶等材料构成,内垫细的枯草茎、草根、兽毛、鸟羽等柔软材料。每窝产卵2-4枚,多为3枚。卵粉红色,满布暗红色和淡紫色斑点,尤以钝端较著,常在钝端密集形成一道暗紫红色环带。孵化期12-14天。


    • 标签:丛林 · 雀形 · 鸣禽
      相关推荐:
      • 写作动物素材煤山雀,雀形丛林鸣禽
      • 写作动物素材钻石鸟,雀形灌丛鸣禽
      • 写作动物素材白领八哥,椋鸟农田鸣禽
      • 写作动物素材白尾八哥,椋鸟农田鸣禽
      • 写作动物素材斑翅八哥,椋鸟丛林鸣禽
      上一篇:关于秋天下雨的诗句子(写秋天的雨的诗句) 下一篇:动物百科:红额金刚鹦鹉,金刚丛林攀禽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写作分类

    写作基础 作文指导
    写作经验 写作方法
    文学常识

    野外火灾如何自救(野外火灾如何自救常识)
    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报告
    乡镇干部考核个人报告总结范文(乡镇干部考核个人述职报告)
    公司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自查报告(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查报告)
    村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范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3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