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
=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
较四年级之前的专题,五年级新增加数论、比例解行程、几何等较难的知识点,这些变化使得很大一部分刚刚升入五年级专题的孩子不适应知识的难度和学习的节奏。
另外,知识点的扩容和难度的升高,需要孩子对知识理解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唯有将这些知识彻底吃透了才能在将来的学习、杯赛中得心应手。 二、五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 面对数论、分数百分数等专题的加入,以及比例解决应用题难度的增加,五年级学生需要从三四年级“听课+完成作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总结知识点便成为了一个“法宝”! 总结老师讲过的知识点,总结做过的题型,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或题型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它们的区别(难度上的不同、做题思考的角度等)。
这样,面对考试难度的增加和知识点的综合,总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应对也一定会越自如。 另外,每次上课后,建议把老师讲过的例题再重新梳理一遍(可以提前复印一份讲义备用),当堂听懂了不等于会做了,避免出现题目稍稍变化就不会应付的情况。
重新梳理+整理一遍能够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三、五年级下学期:竞赛高峰期、知识和能力的厚积薄发 五年级下学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种数学竞赛(证书)考试高峰期----迎春杯、走美、EMC、华杯赛、希望杯等。
对于小升初的综合模拟六年级来说,五年级下学期也使是小学数学学习最为关键的时期,它关系到一年以后您的孩子是否可以顺利考入一流的重点中学。由于六年级就要转入小升初的复习阶段,所以五年级时如果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的话,到小升初时也会力不从心。
四、五年级下学期---非常时期的学习指导 很多经历过五年级竞赛考试的孩子,从考场出来最大的感觉就是----“比四年级那时候考的难多了!”五年级的数论、行程和几何三大专题都已经提升到了小学阶段的最高难度(六年级是知识的综合考察),很多技巧和方法在四年级之前都没有练习过,这就需要五年级的学生在整个上学期积累的基础上,多做竞赛真题,多总结历年真题的重点和变化。 建议历年真题至少做两遍,第一遍只求做对,每一道题弄清楚思路,最终能够做对;第二遍则需要总结,按专题分类,同样一个类型的题目,看看哪几年考过,都是从哪几个角度出题的,思路上有什么变化等。
一、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行队礼。
二、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里要主动打招呼。
三、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四、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不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五、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六、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得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八、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九、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十、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十一、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
十二、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十三、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健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十四、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物。
十五、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化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赔偿。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
十六、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少先队员服从队的决议,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学会合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十七、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十八、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乘公共车、船等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十九、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二十、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和活动,不进入酒吧等未成年人不易场所。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道。
一、可以陶冶思想道德情操 汉字是世界上少数以“象形”为基础的现存的文字,较之字母文字,它要复杂的多,或者疏可走马,或者密不容针。
于是就需要合理组织那些奇形怪状的笔画,使每一个汉字都“漂亮”。就字的结构来看,它各部分的“俯仰”、“避让”、“呼应”会给人以启示:做人要谦逊、大度、宽容,尊重他人。
把单个字写好固然是一种美,这好比个人的修养,要使很多单个字很好的组合那又是另一种美,这就需要团结,需要集体的凝聚力。 中国自古讲究“文如其人”,许多大书法家都是做人的楷模。
他们的精神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笔山”、“墨湖”的传说会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同时,名人名帖也都是文质兼美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情操的好“教材”。王曦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首先是文学作品,它是王曦之的修养、才艺与书艺相互促进的升华。
二、可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有规律的组合线条作用于纸上而形成的,学生可以自觉地去手摹心追,去自觉感受流动的线条的美,也感受到,写好字并非高不可攀,因为它就在眼前。
汉代蔡邕说过:“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之书矣。”这段话从一个侧面给我们诠释了书法的造型美。
此外,书法的内在美更需学生去审视。因为每一个字的点捺都有生命的顿挫,每一根线条的流走都有人性的重量和质感,学生透过文字的痕迹可以感受到书法者的喜怒哀乐与悲欢情愁,感受魅力。
三、可以培养严禁踏实作风 中国的汉字是讲究间架结构的,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学生一种严谨的作风,不但在写字上是这样,在学习上,在生活上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要想把字练好并非一日之功,要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的临摹才会有所收获,学生循序渐进地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写字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练学生的毅力,并养成学生一种良好的踏实的作风。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
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性的班集体生活,能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随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1)加强预习,学会总结。 在学校学习,低年级的学生压力并不大,没有必要进行预习。
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预习。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加强,自己有能力独立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样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能内化为本人的东西,学到的知识才能牢固。 有时老师把一些简单的内容省略不讲,或有重点地介绍一下难点部分,剩下的部分让学生自己理解,这就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考验。
要养成综合地考虑问题和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习惯。当今综合各科知识的题型的层出不穷,无疑为这一习惯的“培养必要”作了很好的注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2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