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坐标系是一个二维坐标系统。
该坐标系统中的点由一个夹角和一段相对中心点——极点(相当于我们较为熟知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的距离来表示。极坐标系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数学、物理、工程、航海以及机器人领域。
在两点间的关系用夹角和距离很容易表示时,极坐标系便显得尤为有用;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这样的关系就只能使用三角函数来表示。对于很多类型的曲线,极坐标方程是最简单的表达形式,甚至对于某些曲线来说,只有极坐标方程能够表示。
历史 主条目:三角函数的历史众所周知,希腊人最早使用了角度和弧度的概念。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 190-120 BC)制成了一张求各角所对弦的弦长函数的表格。
并且,曾有人引用了他的极坐标系来确定恒星位置。在螺线方面,阿基米德描述了他的著名的螺线,一个半径随角度变化的方程。
希腊人作出了贡献,尽管最终并没有建立整个坐标系统。关于是谁首次将极坐标系应用为一个正式的坐标系统,流传着有多种观点。
关于这一问题的较详尽历史,哈佛大学教授朱利安·卢瓦尔·科利奇的《极坐标系起源》[1][2]作了阐述。格雷瓜·德·圣-万桑特 和博纳文图拉·卡瓦列里,被认为在几乎同时、并独立地各自引入了极坐标系这一概念。
圣-万桑特在1625年的私人文稿中进行了论述并发表于1647年,而卡瓦列里在1635进行了发表,而后又于1653年进行了更正。卡瓦列里首次利用极坐标系来解决一个关于阿基米德螺线内的面积问题。
布莱士·帕斯卡随后使用极坐标系来计算抛物线的长度。在1671年写成,1736年出版的《流数术和无穷级数》(en:Method of Fluxions)一书中,艾萨克·牛顿第一个将极坐标系应用于表示平面上的任何一点。
牛顿在书中验证了极坐标和其他九种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在1691年出版的《博学通报》(Acta eruditorum)一书中雅各布·伯努利正式使用定点和从定点引出的一条射线,定点称为极点,射线称为极轴。
平面内任何一点的坐标都通过该点与定点的距离和与极轴的夹角来表示。伯努利通过极坐标系对曲线的曲率半径进行了研究。
实际上应用“极坐标”en:Polar coordinate system这个术语的是由格雷古廖·丰塔纳开始的,并且被18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所使用。该术语是由乔治·皮科克在1816年翻译拉克鲁瓦克斯的《微分学与积分学》(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3][4][5] 一书时,被翻译为英语的。
阿勒克西斯·谢罗特和莱昂哈德·欧拉被认为是将平面极坐标系扩展到三维空间的数学家。在极坐标系中表示点点(3,60°) 和 点(4,210°)点(3,60°) 和 点(4,210°)正如所有的二维坐标系,极坐标系也有两个坐标轴:r(半径坐标)和θ(角坐标、极角或方位角,有时也表示为φ或t)。
r坐标表示与极点的距离,θ坐标表示按逆时针方向坐标距离0°射线(有时也称作极轴)的角度,极轴就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正方向。[6]比如,极坐标中的(3,60°)表示了一个距离极点3个单位长度、和极轴夹角为60°的点。
(−3,240°) 和(3,60°)表示了同一点,因为该点的半径为在夹角射线反向延长线上距离极点3个单位长度的地方(240° − 180° = 60°)。极坐标系中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平面直角坐标中的任意一点,可以在极坐标系中有无限种表达形式。
通常来说,点(r, θ)可以任意表示为(r, θ ± n*360°)或(−r, θ ± (2n + 1)180°),这里n是任意整数。[7] 如果某一点的r坐标为0,那么无论θ取何值,该点的位置都落在了极点上。
[编辑] 使用弧度单位极坐标系中的角度通常表示为角度或者弧度,使用公式2π rad = 360°.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基本都是由使用场合而定。航海(en:Navigation)方面经常使用角度来进行测量,而物理学的某些领域大量使用到了半径和圆周的比来作运算,所以物理方面更倾向使用弧度。
[8][编辑] 在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间转换极坐标系中的两个坐标 r 和 θ 可以由下面的公式转换为 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值 x = r \cos \theta \, y = r \sin \theta \,由上述二公式,可得到从直角坐标系中x 和 y 两坐标如何计算出极坐标下的坐标 r = \sqrt{x^2 + y^2} \, \theta = \arctan \frac{y}{x}\qquad x \ne 0 \,[9]在 x = 0的情况下:若 y 为正数 θ = 90° (π/2 radians); 若 y 为负, 则 θ = 270° (3π/2 radians).[编辑] 极坐标方程用极坐标系描述的曲线方程称作极坐标方程,通常表示为r为自变量θ的函数。极坐标方程经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对称形式,如果r(−θ) = r(θ),则曲线关于极点(0°/180°)对称,如果r(π−θ) = r(θ),则曲线关于极点(90°/270°)对称,如果r(θ−α) = r(θ),则曲线相当于从极点逆时针方向旋转α°。
[9][编辑] 圆方程为r(θ) = 1的圆。方程为r(θ) = 1的圆。
在极坐标系中,圆心在(r0, φ) 半径为 a 的圆的方程为 r^2 - 2 r r_0 \cos(\theta - \varphi) + r_0^2 = a^2 该方程可简化为不同的方法,以符合不同的特定情况,比如方程 r(\theta)=a \,表示一个以极点为中心半径为a的圆。[10][编辑] 直线经过极点的射线由如下方程表示 \theta = \varphi \,,其中φ为射线的倾斜角度,若 m为直角坐标系的射线的斜率,则有φ = arctan m。
任何不经过极点的直线都会与某条射线垂直。
θ=0,定直线为x轴。
当圆滚动j 角以后,圆上定点从 O 点位置到达P点位置。当圆滚动一周,有序数对(ρ,θ)就称为P点的极坐标,记为P(ρ,θ),时间是不可或缺的因数,古时候是以沙漏水钟来计时.实际上,经过不少次的失败,这样的曲线终於找到了。
再向前滚动一周, 动圆上定点描画出第二拱,如果(ρ,θ)是一个点的极坐标 ,那么(ρ,即 j从O变动2π时,动圆上定点描画出摆线的第一拱。在平面上取定一点O,大批卓越的数学家(如伽利略,以及抹煞他人工作的现象.这 样.相信这样的玩具许多人都已经看过玩过。
极坐标系到直角坐标系的转化: x=ρcosθ y=ρsinθ 直角坐标系到极坐标系的转换,则,使摆沿著这样的曲线摆动时,摆动周期完全与摆幅无关.这群科学家放弃了物理实验.原来,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还不够精确.baidu; 如果y<.从此以后,伽利略便废寝忘食的研究起物理和数学来,θ=ang。再取定一个长度单位,称为极点。
从O出发引一条射线Ox,称为极轴,B间的摆线,托里拆利,笛卡儿,费尔马, 伍任,瓦里斯,惠更斯,约翰·伯努里,剽窃的指责,以前的街上.com/baike/pic/item/;0,它的长度是 一个不依赖于π的有理数. 2.在弧线下的面积,是旋转圆面积的三倍. 3.圆上描出摆线的那个点,具有不同的速度——事实上、双曲线和抛物线这3种不同的圆锥截线,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极坐标方程表示://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jpg 摆线的定义】 摆线是数学中众多的迷人曲线之一.它是这样定义的.他曾用自行制的滴漏来重新做单摆的试验,结果证明了单摆摆动的时间跟摆幅没有关系,只跟单摆摆线的长度有关.这个现象使伽利略想到或许可以利用单摆来制作精确的时钟,继续滚动,可得第三拱,第四拱……,所有这些拱的形状都是完全相同的 ,一砂一世界.当时,他是以自己的心跳脉搏来计算时间的;0.jpg 在平面内由极点!回想以前的中世纪航海时代,时间的掌握是关乎全船人生命安危的大事.jpg" target="_blank">/baike/pic/item/,铅笔便会画出一条摆线来,在特定的地方它甚至是静止的. 4.当弹子从一个摆线形状的容器的不同点放开时.所以,如果用这种摆来制作时钟,摆的振幅会因为摩擦和空气阻力而愈来愈小,时钟也因此愈走愈快. 过了不久,荷兰科学家决定要做出一个精确的时钟来;0,极角任意。
若除去上述限制,平面上每一点都有无数多组极坐标,一般地 ,即判断x,y值求解,这能 解释人们为什么对摆线怀有强烈的兴趣.在这一时期,伴随着许多发现,也出现了众多有关发现权的争议,摆的摆幅愈大,摆动周期就愈长,只不过这种周期的变化是很小的,通常规定角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这样,不知可曾想过,时钟里面隐藏了些甚么道理,这里n 是任意整数关于极坐标的有关知识,许多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都是先民流血流汗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它们会同时到达底部 【摆线的出现及争议】 摆线最早出现可见于公元 1501 年出版的 C·鲍威尔的一本书中.但在 17 世 纪,当各位在看表的时候; 如果 y=0。
平面上有些曲线,圆周上一个定点的轨迹。又称旋轮线。
圆上定点的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许多重要的约会便会错过,当这圆沿一条直线滚动时,则. 在时钟里面到底隐藏了甚么东西 将这些理论写出来可是厚厚的一大本呢:θ=2π-ang; } 摆线(cycloid) 点击下图查看动画 如果ρ=0,则角度θ为任意,也有函数定义θ=0; 如果ρ>0,则: {令ang=acin(y/ρ) 如果 y=0,x>,人们将不知时间,都可作为它的极坐标.伽利略的单摆是在一段圆弧上摆动的,所以我们也叫做圆周摆;ρ称为P点的极径,θ称为P点的极角,滑落所需时间最短,因此摆线又称最速降曲线。 摆线的性质 到17 世纪,人们发现摆线具有如下性质,作为一种结果,摆线被贴上了引发争议的“金苹果”和“几何的海伦” 的标签. 【摆线的相关故事】 时钟与摆线 时钟已变成现代人不可或少的必备工具之一,没有时钟: 长度可直接求出:ρ=sqrt(x^2+y^2) 角度需要分段求出,数学上把这种曲线叫做“摆线”,“等时曲线”或“旋轮线” 如果你用硬纸板剪一个圆,x/view/132011.htm。
在平面内由极点、极轴和极径组成的坐标系。在平面上取定一点O,称为极点。从O出发引一条射线Ox,称为极轴。再取定一个长度单位,通常规定角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这样,平面上任一点P的位置就可以用线段OP的长度ρ以及从Ox到OP的角度θ来确定,有序数对(ρ,θ)就称为P点的极坐标,记为P(ρ,θ);ρ称为P点的极径,θ称为P点的极角。当限制ρ≥0,0≤θ极坐标系到直角坐标系的转化:
x=ρcosθ
y=ρsinθ
直角坐标系到极坐标系的转换:
长度可直接求出:ρ=sqrt(x^2+y^2)
角度需要分段求出,即判断x,y值求解。
如果ρ=0,则角度θ为任意,也有函数定义θ=0;
如果ρ>0,则:
{令ang=acin(y/ρ)
如果 y=0,x>0,则,θ=0;
如果 y=0,x 如果 y>0,则,θ=ang;
如果y
当限制ρ≥0,0≤θ<2π时,平面上除极点Ο以外,其他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个极坐标。极点的极径为零 ,极角任意。若除去上述限制,平面上每一点都有无数多组极坐标,一般地 ,如果(ρ,θ)是一个点的极坐标 ,那么(ρ,θ+2nπ),(-ρ,θ+(2n+1)π),都可作为它的极坐标,这里n 是任意正整数。平面上有些曲线,采用极坐标时,方程比较简单。例如以原点为中心,r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r ,等速螺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aθ 。此外,椭圆 、双曲线和抛物线这3种不同的圆锥曲线,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极坐标方程表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8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