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空调系统的风管与一般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区别,主要是对风管表面的清洁程度和严密性有更高的要求。
1.洁净空调系统制作风管的刚度和严密性,均按高压和中压系统的风管要求进行,其中洁净度等级Nl级至N5级的,按高压系统的风管制作要求;N6级至N9级的按中压系统的风管制作要求。 2.洁净空调系统风管及部件的制作应在相对较封闭和清洁的环境中进行,地面应铺橡胶板或其他防护材料。
加工风管的板材,在下料前应进行清洗,洗后应立即擦干。加工过程应有措施保证不二次污染。
风管及部件制作完成后,用无腐蚀性清洗液将内表面清洗干净,干燥后经检查达到要求即进行封口,安装前再拆除封口。清洗后立即安装的可不封口。
3.加工镀锌钢板风管应避免损坏镀锌层,如有损坏应作防腐处理。风管不得有横向接缝,尽量减少纵向拼接缝。
矩形风管边长不大于800mm时,不得有纵向接缝。风管的所有咬口缝、翻边处、铆钉处均必须涂密封胶。
1.系统的划分排烟系统防烟分区划分应结合建筑防火分区来考虑 ,做到既有利于地下室通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又不会出现排烟风管跨越枋火分区现象。
所以使用一套风管时系统应满足平时排风与火灾时排烟要求。 2.地下室通风方式合理布置排风管及排风口,平时排风用,火灾时兼作排烟风管及排烟口;地下一层考虑 由车道自然进风,其它层由平时送风系统兼作火灾时补风系统。
每个排风、排烟及送风系统应设置竖井,进风口应设在地面洁净处,若能与地下主楼有一定距离更好,其受火灾气影响会小;若能与地面主楼有一定距离更好,其受火灾烟气影响会小,排风口位置应高于附楼层面, 以减少排风对地面环境影响。焦作通风 3.排风、排烟及送风风机选型排风、排烟风机可选离心风机或者高温轴流风机。
普通离心风机即可满足排风排烟要求,但大风量离心风机只能安装在地面,占地较大,需要较大机房,高温轴流风机为消防专用风机,也能满足在280℃ 烟温下运行30 min的要求, 而高温轴流风机体积小,一般可吊装,若设机房面积也小,实际工程设计中,往往采用高温轴流风机排烟。
第一节 风管系统设计的一般指南
空调风管系统设计,对于确保空调系统运行有效和节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变风量空调的送风系统设计,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变风量末端装置的运行需要送风管内有一定的静压;二是这个静压值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以利于末端装置的稳定运行。所以,变风量窄调的送风系统一般都设计成中速中压系统。当然,它也可以设计成低速低压系统,但是,除了风管尺寸变大以外,要注意满足系统静压控制的要求和末端装置运行所必需要保持的静压值。
一个好的送风系统设计,应该使该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都能降低。但是,要完全使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都得到优化,是很困难的,这其中有许多变化着的未知数。例如,初投资就不是简单地与风管尺寸或重量成正比的,直管段和圆形风管的配件(如弯头、阀门等)费用一般比矩形风管要少。但是,在风管设计中遵循以下的一般指南,仍可在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两方面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
1.风管应尽可能按直线布置。
这一条要求对任何风管系统的布置都是最重要的准则。直线布置的风管系统,在运行能耗和初投资两方面都是最低的。从节能的观点分析,空气总是“希望”走直线,这将减少能耗。从费用的观点分析,直管段的费用比各种弯头等管件要少很多。所以,当布置一个风管系统的平面走向时,应力图将拐弯的数员减至最少。
2.采用标准长度的直线管段,将各种变径管和接头的数量减至最少。直的、标准长度的风管造价相对便宜,因为它们的加工费低,标准长度的直风管,可按标准宽度的钢板卷材在白动生产线上制作。而任何—…段非标准长度的矩形风管,从技术上说,都可当作配件,因为它们不可能用标准卷材做成。螺旋圆形风管实际上可做成任意长度。椭圆形风管的标准长度则完全取决于金属加工厂的加工标准。有的设计者总是认为,在一个风管系统平面设计中,频繁地减小风管断面尺寸,似乎就可以减少一次投资。其实不然。就像图5—l表示的那样,采用四个变径管,使每个直管段的长度减小,就不如将标准直管段的长度增加,而将变杆管减少为一个,后者的初投资和运行能耗费用反而都可以降低。
3.只要安装空间范围允许,就建议采用螺旋圆风管。
圆形风管允许采用较高的风速。据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推荐,
第131页
一个中型变风量空调系统,其风速可达20m/s〔6〕,,而一个大型变风量宁调系统,其风速则可高达30m/S〔6〕。对矩形风管的允许风速则一般都较低,风速过高容易引起扁平风管壁的共振而产生噪声,特别是会产生低频噪声并传至室内。
采用圆形风管和较高的送风速度,将可显著地节省投资。首先,与类似的矩形风管系统相比,圆形风管系统将可节省15%一30%的薄钢板。例如,同样输送17000m3/h的空气,根据控制噪声的要求,圆形风管的风速可取19m/s,矩形风管则取10m/s,它们的钢板消耗量比较可见表5—1。从表中可知,采用圆形风管,可节约37%的薄钢板。
其次,圆形风管的安装费用低于矩形风管。这是因为,圆形风管本身结构的刚性好,预制管段可以较长,现场安装的工作量相对较少。圆形风管的制作、连接都较矩形风管严密,漏风率大约为1%,而矩形风管的漏风率有时高达lo%,甚至更高,为防止空气渗漏,需要花去大量人力对每一矩形风管进行检漏和密
这个资料比较详细,希望你仔细参考:
但愿给你带来帮助!
设计顺序:先末端,后主机 设计原则:合理、经济,最大限度节约运行成本 设计方案及适用范围: 一、末端部分: 1、风机盘管系统; 适用范围:一般办公、餐饮等场所 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适用范围:要求较高的办公、酒店、餐饮娱乐等场所 3、全空气系统; 适用范围:商场超市、车间等大开间场所 二、主机部分: 1、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有专用机房、电力充足、需专人值守 2、风冷机组制冷(制热),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小、没有机房、无专人值守 3、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大、有专用机房、电力充足、需专人值守 4、溴化锂机组制冷(制热),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电力不足、有市政热源并经综合比较经济、有专用机房、需专人值守 三、其它: 1、一拖多系统; 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小、无专用机房、无专人值守、空调面积较大但非同时使用且需独立计费等场所 2、风管机系统; 适用范围:大开间、无专用机房、无专人值守、控制灵活、初投资较低 设计程序: 一、末端部分: (一)设备选型: 1、计算实际空调面积; 2、根据使用场所确定冷负荷指标,计算出设计总负荷,根据设备布置特点确定所需设备数量,确定设备型号; 冷负荷概算指标: 采用组合式空调器,循环次数商场6~7次,推荐8~9次 (二)水系统设计: 1、设备定位布置,确定立管位置,根据系统复杂程度确定采用同程式或异程式(当立管与最末端设备距离超过30米时尽量采用同程式); 2、确定主管道走向,并与设备合理连接,当主管道有分支时应设阀门以便于调节; 3、根据设备流量确定每一管段的水流量,再根据设计水流速计算出管径; 4、空调水设计流速为0.9-2.5m/s,管径越大、流速越大,管道比摩阻应小于500; 5、水管与设备连接时,进水管上设软接、过滤器、阀门,出水管上设软接、阀门; 6、冷凝水管径设计: 当机组冷负荷Q≤7KW,DN=20;Q=7.1-17.6,DN=25;Q=17.7-100,DN=32;Q=101-176,DN=40;Q=177-598,DN=50;Q=599-1055,DN=80;Q=1056-1512,DN=100;Q=1513-12462,DN=125;Q>12462,DN=150 7、空调水管保温: 当采用超细玻璃棉管壳保温时,供回水管保温厚度采用50mm,冷凝水管保温厚度采用30mm; 当采用橡塑材料保温时,供回水管保温厚度采用30mm,冷凝水管保温厚度采用15mm; 当冷凝水管采用PVC等塑料管材时,可不作保温处理。
一拖多氟系统应当保温。 (三)风系统设计: 1、风量选择: (1)新风工况:按每人最小新风量确定 影剧院、博物馆、体育馆、商店,每人最小新风量8M3/H; 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餐厅、舞厅、普通病房,每人最小新风量17M3/H; 客房,每人最小新风量30M3/H,正常采用50M3/H; (2)回风工况:按循环次数确定,一般取8-10次/H,即空调空间体积*(8-10)/H 2、风机风压的选择: 估算法:风压=(最不利环路长度*10)Pa 3、设备定位,尽量靠近水系统立管; 4、布置风口,在保证无空调死区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风口数量、保持风口规格统一;送风口风速在2-2.5 m/s之间,回风口风速在3-5 m/s之间,根据风口风量和风速确定风口尺寸; 5、确定主风道走向,并与各风口合理连接,当主管道有分支时应设阀门以便于调节,并且每个风口均设风量调节阀; 6、根据风口数量确定各段风道风量,再根据设计风速计算出风道截面积,根据安装空间确定风道规格,在保证装修标高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风道的宽高比,尽量减少变径; 通风空调风管内设计流速(m/s): 注:1、表中分子为推荐流速,分母为最大流速。
2、对消声有严格要求的系统,管内的流速不宜超过5 m/s,支管内的流速不宜大于3 m/s。 7、当风道穿越机房或防火分区时,风道上应设防火调节阀; 8、当风机风量大于10000 M3/H时,风机的进出口应设消音静压箱,通过静压箱截面流速为2-3 m/s;小于10000 M3/H时,在风机出口处设消音器即可,消音器的内径与主风道相同; 9、钢板空调风道保温: 当采用超细玻璃棉板保温时,保温厚度为40mm;当采用橡塑板保温时,保温厚度为15mm。
二、主机部分: (一)制冷、制热主机: 根据使用场所确定负荷概算指标,再乘以总的空调面积便可计算出总的设备负荷,再根据系统情况确定主机数量,选出设备型号;对于一些多用途的空调场所,计算设备负荷时需考虑同时利用系数。 空调主机负荷概算指标: (二)冷却塔: 根据制冷机组的所需冷却水量确定,实际选用的冷却塔水量应大于所需水量,应当注意的是冷却塔的工况应和机组冷却水的工况保持一致。
(三)冷媒水泵: 1、数量:比机组多出一台作为备用; 2、流量:根据机组冷水流量 *(20~30)%确定; 3、扬程:根据系统情况,通常取(20~40)m; (四)冷却水泵: 1、数量:比机组多出一台作为备用; 2、流量:根据机组冷却水流量 *(10~15)%确定; 3、扬程:根据水泵至冷却塔的高度+机组压降+(5~10)m;(五)软化水设备: 根据流量来确定,通常取(3~8)M3/H 补水泵的流量,应根据热水的正常补给水量和事故补给水量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