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在美发中是指头发的发尖儿,发梢部分,有多少根头发,就有多少个点。一般情况我们正常人的头发一共有10-15万根,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人的头部有10-15万个点。无数个发尖儿构成了发型的外线,这里所指的外线是发型被裁剪后,为了表达完美的几何形状,利用点剪方式,将发型的边缘部分处理的非常干净(主要是发梢部分)。
无数个线又构成了美发中的面。例如平头与板寸最为明显,那个就是面的形成。
美发初学者必看的详细图文
一、发型基本原理
1.点
知道了点的正确位置和名称,才能正确连接分区线。头部基准点的分布和名称共15点
1.中心点
2.前顶点
3.头顶点
4.黄金点
5.后脑点
6.枕骨点
7.颈背点
8.顶部、黄金间中点
9.黄金、后部间中点
10.前侧点(左、右)
11.侧部点(左、右)
12.侧角点(左、右)
13.耳上点(左、右)
14.耳后点(左、右)
15.颈侧点(左、右)
.线
(1) 分区线:剪发前把头发分为几个区域,来缩小修剪空间,以达到修剪的准确性
(2) 分份线:在分出的区域内再细分出发片,形成能精确修剪的层次
(3) 五条不同分份线与发型轮廓的重要关系:
水平线:又称一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平衡,重量感强。
垂直线:又称竖直线,可使发型轮廓移动性强并具有动感。
斜前线:又称"A"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长后短,重量向前。
斜后线:又称"V"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短后长,重量向后。
放射线:又称三角线,可使发型轮廓变化并具有移动性动感。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1. 角度
角度是头部任何一个位置所提升的发片经过此点的切线所形成的角。在曲线的头部上用座标表示
2. 角度与发型层次的关系
发片提升角度的大小,决定着层次的高低。
固体:0°;边沿:0°~90°之间选择30°、45°、60°
均等:90°;渐增:90°~180°之间选择120°、135°、180°。
什么是点、线、面?点、线、面的详细讲解什么是点线面,对于有些实习发型师来说,可能并不太清楚,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希望对你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点、线、面是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在美学中是美的表达形式,是发型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手段,也是发型设计中的要素。点的移动成为线,无数条线形成为面,点是极小的面,线是极窄的面,面的组合形成空间和体积。
可以说是由点创造了线,由线组成了面,由此可见,点、线、面是不可分割的。发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设计者对发型的结构布局、块面形状、纹理线条、发丝流向等发型特点有深刻的了解。
随着发型制作工艺日益变化,发型制作工艺已进入了以几何学为科学依据的时代,点、线、面的运用应运而生,用点、线、面作为设计的基本要素,丰富了发型设计的设计方法,使整个设计有据可依。它对发型的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下是对点、线、面分别论述它们在发型设计中的表现。1. 点的用点在发型设计中是设计要素的基础,它是缩小的面,汇聚的线,在发型造型设计中运用广泛,在发型设计中位置不一的点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效果。
出现一个点时,目光集中形成焦点,具有集中、突出、形成视觉集中的中心效果。出现二个点时,人的视觉就会在两个点之间移动,注意力就会分散,甚至形成对抗,若出现大小不同的两个点,会造成视线的转移,视觉会由大向小移动产生运动感。
当两点连接产生的线条具有方向感。出现三个点时,可形成稳定感。
点与点连接会形成面,这应证了与几何学中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学说。当出现三个以上点时,就要控制发型的节奏感,否则会使发型产生凌乱感,可见点的不同大小、位置和顺序会引起视觉上的聚散、引导方向的作用。
2. 线的运用线是点的移动,是发型构成的关键要素,线条可分为两大类:直线和曲线。
直线分为垂直线、水平线、折叠线、斜线,而曲线又分为波纹线、S形曲线、C形曲、旋涡曲线、自由曲线、离心线条和向心线。
人体头部的生理知识
1 额骨 2-顶骨 3—颞骨 4—枕骨 5—蝶骨 6—泪骨
头部由24块骨骼组成,其中头盖骨8块,面部16块,除下颌骨能活动外,其他的骨架是固定的,形成一个 坚固的颅腔。眼眶以上为额骨,额骨以上为头盖骨,两侧向后与颞骨相连。颧骨上连额骨,下接颌骨, 横接耳孔。上颌形成牙床,鼻骨形成鼻梁,眼眶围于颧骨,鼻骨于额骨之中。下颌骨像个马蹄形,上端 与颞骨部分连接,通过咬肌的作用,可以上下活动,头颅骨本身是不能活动的。头骨的起伏,形成形体 上的变化,是表现造型特征的主要部位,尤其是隆起的骨点,更是造型的重要标志。
工作是一项艺术性很强的工作,美发师要想设计出优美的发型,就必须对其劳动对象——人体头部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有深刻的了解,这对正确的操作和提高技术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 、颅骨的结构
人体的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颅骨位于脊柱上方,分为脑颅骨及面颅骨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又称颅盖骨;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形成面轮廓。
人类颅骨通常由29块骨头组成。除了下颌骨,其他骨头之间由骨缝连接,只允许微量的运动。
8块骨头组成脑颅,容纳并保护大脑和延髓;14块骨头组成面颅(用在其他动物时也称脏颅或咽颅),支撑面部,形成面部轮廓;颞骨包住中耳的6块听小骨;舌骨,支撑喉,通常认为不是颅骨的一部分,因为它与其他骨头没有关节连接。
颅骨也包括副鼻腔,它连接着呼吸上皮细胞和大气管。副鼻腔的功能不明,有可能是为了减轻颅骨重量而不损害强度,或者为了加强声音共鸣。以象为例,副鼻腔非常宽阔。象的颅骨因为要附着颈和躯干的肌肉而非常巨大,但它的重量出乎意料得轻。较小的脑颅被宽阔的副鼻腔包围,减轻了重量。
脑膜有三层,包围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它们是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对于人类来说,颅骨的解剖位置是法兰克福平面,即眼眶下边缘和耳道上边界所处的水平平面。这个位置是主体直立且平视前方的位置。作为比较,研究其他灵长动物颅骨时也会使用法兰克福平面。但那并不代表是自然位置。
骨头通常由膜内骨化和软骨内骨化形成。面颅以及脑颅顶和两侧的骨头由膜内骨化形成,支撑大脑的骨头(枕骨、蝶骨、颞骨和筛骨)大多由软骨内骨化形成。
(1) 脑颅骨:成对的:顶骨,颞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形成头形。
(2) 面颅骨: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泪骨,下鼻甲,鼻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形成面轮廓。
以上是人的头部、面部骨骼的结构情况,但男、女、老、幼的头颅各有不同的特点。男子头颅顶部比较方正,额部略向后倾斜。女子头颅部比较圆润,下颌稍尖,额面较平直。老年人头颅由于牙齿脱落,牙床凹陷,唇收缩,颌部突出。幼儿头颅由于下颌尚未发育完全,颌部内收,脑颅部较大。因此,在处理男、女、老、幼的发型时,要考虑他(她)们头颅形状的不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