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基础知识 » 应急措施(急救有哪些)

应急措施(急救有哪些)

分类:基础知识 日期:2022-09-18 04:34 浏览:3 次

1.急救基础知识有哪些

[两个目的] 1 了解最基础简单的急救知识(心肺脑复苏) 2 处理野外常见的意外情况(创伤/出血/溺水/高空坠落/烧烫伤/冻伤/高原病等) [慨述] 1 心肺脑复苏: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更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 2 早期复苏的重要性:心脏停搏4分钟内开始复苏效果好,有效复苏的时间虽然仅有分秒之差却显著影响复苏效果 [步骤] 1 初期复苏: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的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血液灌流和缺氧) 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B(breathing)有效的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1 迅速判断意识情况 2 呼救 3 放置于仰卧位 4 通畅气道(亨利斯手法) 5 判断有无呼吸,行人工呼吸 6 判断有无心跳,行心脏按压(体位、部位、*作方法、并发症、有效按压的指标、心前区捶击) 一 人工呼吸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a:以耳靠近病人的鼻和口,以听或感觉是否有气流(也可观察棉花或纸条) b:观察病人的胸廓是否有起伏 判断呼吸是否停止 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利用托下颌或将头部后仰可消除舌后缀引起的气道梗阻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或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二 心脏按压 外伤后如何止血 正常男性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女性约占7.5%。

外伤时失血量达总血量的20%,可出现头昏,乏力,颜面苍白,口干,四肢发冷,冷汗淋漓,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血压急剧下降以至测不到。失学量达到40%有生命危险,能迅速止血意义重大。

[分类] 外出血:血液从皮肤向体外流出 内出血: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静脉出血:颜色暗红,流出缓慢,呈持续性 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急,呈喷泉状或一汩汩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颜色较鲜红,从整个创面渗出,找不到明显的出血点,一般可自行凝固。 如受伤后无外出血,但有失血的表现或两者不成比例应警惕,应急送医院。

[方法] 1 指压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的急救。用手指或掌把出血的血管上端(即出血的近心端)用力压向下面的骨骼,阻断血液来源以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不同的出血部位,应选择不同的指压点。 A 头顶及颞部出血: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压迫颞浅动脉。

如双侧出血,可同时压迫双侧颞浅动脉 B 颜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凹陷处,将面动脉压于下颌骨上 C 头颈部出血:气管外侧,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前源,用拇指按压颈总动脉,余四指放于颈后部,把血管用力压于颈椎上。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可能出现心脏骤停。

D 上臂下部,前臂及手出血:压迫上臂内侧肱动脉于肱骨上 E 手掌及手指出血:双拇指分别压迫腕横纹上内侧和外侧。自救时,可用健侧手握紧伤侧手腕 F 在腹股沟中下1/3处,将鼓动脉压在股骨上 H 足部出血:用双拇指分别压迫足中部近脚腕处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动脉 2 肢体抬高法:抬起并保持出血的肢体高于胸部。

一般用于四肢远端的出血,一般不单独用。 3 止血带止血法: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可用一米长的橡皮带或手帕、领带、长袜、丝巾等折叠成带状,宽度至少5厘米以上。

先将伤肢抬高,然后将代用止血带缠绕在伤口近心端(先垫好衬垫)并用力勒紧只伤口无血,打结或用笔杆、筷子等插入其中,一提、二缚、三固定。每隔一小时(寒冷季节半小时)松开1——2分钟,以防肢体坏死。

骨折的现场处理 正确及时的固定是减轻疼痛、避免发生疼痛性休克,以及避免发生疼痛性休克,以及避免骨折断端因活动而可能造成血管、神经被刺伤,影响愈合,甚至由此造成肢体畸形或残废;也是防止再损伤或再感染,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开放性骨折 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损伤破裂,使骨折断端部暴露皮肤之外。

1 检查神志情况,注意是否合并颅脑、胸腹腔内脏等损伤 2 检查伤口有无出血,即时止血(如骨端外露,应在起原位包扎,不应立即复位,以免被污染的骨端再污染深部的组织,应待送医院后处理 注意不要涂放任何药膏和药粉,以免给观察和清创带来困难) 闭合性骨折 须超关节固定,即先固定骨折的两个断端,然后固定上、下两个关节 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树枝、竹竿、木板、木棍、报纸卷、杂志、雨伞等,用棉花、衣服、帽子等作垫子,用腰带、皮带、背包带、绳索等作固定带,无物可取时,上肢可用布条将其悬吊并固定于下胸前,下肢可与健侧绑在一起。捆绑时,夹板和肢体之间要垫棉花、衣服等物,防止皮肤受压。

四肢要露出指(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如出现苍白、发凉、麻木等应放松。

脊柱损伤 如搬运不当,尤其是搬头搬脚,可致脊髓损伤加重和神经断裂,以至肢体瘫痪 1 如伤者掉落的不平整,先有一个人托住伤员的颈后处,另一手按住伤员的髂前上棘,把伤员作为整体翻转至平卧位;然后由至少三人,一人负责扶住头部,一人托起胸部和腰部,另一人托起起双下肢。同时将伤员平托到木板上 2 头颈两侧可用沙袋固定,有条件最好上颈托,胸腰和两下肢均应用绷带打结固定 3 搬运时注意头。

2.有多少种急救措施

胸膜因病变或受外伤破裂时气体进入胸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为气胸,本病是一常见内科急症, 性别分布虽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别, 但总体男多于女(5∶1),可见于任何年龄。

根据发病原因气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创伤后气胸:胸部被锐器刺伤后引起; 2、原发性气胸:没有肺部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见; 3、继发性气胸:继发于肺部各种疾病基础上发生的气胸,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 根据病理结构气胸又分为以下类型: 1、闭合型气胸(单纯性气胸):肺受胸膜腔内气体压迫而萎缩,破口闭合不再漏气; 2、开放性气胸:实际上是支气管胸膜瘘,破口始终开放,抽气后压力不变,此型气胸较少见,在呼吸周期中产生纵隔摆动,严重影响呼吸循环生理; 3、张力性气胸(高压性气胸):破口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肺内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逸出,胸膜腔内压力逐渐升高,抽气后可短时降低,不久再度升高,此型为内科急症,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严重障碍,甚至产生缺氧和休克。

原发性气胸通常是由于先天性肺组织发育不全,胸膜下存在着的肺小疱或肺大疱破壁后引起,病变常位于肺尖部;继发性气胸是由于原有的肺脏病变,形成胸膜下的肺大疱破裂或者是由于病变本身直接损伤胸膜所致。 自发性气胸多为单侧,双侧同时存在仅占10%左右,继发性气胸则双侧同时存在的机率极大,患者气胸后常有突发胸痛,为尖锐持续性刺痛或刀割痛。

吸气加重,多在前胸、腋下部,可放射到肩、背、上腹部,随之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程度与气胸发生的快慢、类型、肺萎缩程度和基础肺功能有密切关系,单侧闭合型气胸,尤其肺功能正常的青年人可无明显呼吸困难,甚至肺压缩80-90%或仅在活动、上楼时稍感气短,而张力性气胸或原有阻塞性肺气肿的老人可有明显呼吸困难,即使肺压缩仅20-30%时也有气急。刺激性干咳是由于气体刺激胸膜产生,多不严重,无痰或偶有少量血丝痰,可能来自肺破裂部位。

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应立即到医院做X线检查,胸片上显示无肺纹理的均匀透亮区的胸膜腔积气带,其内侧为弧形的线状肺压缩边缘,可确诊称为气胸。但有其他一些急症也有类似表现,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栓塞、肺大疱、急腹症等,如果X线检查未见气胸征象,应立即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如心电图等。

气胸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般出理:各型气胸病人均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肺压缩〈20%时不需抽气,可给予镇咳、止痛对症治疗,有感染存在时应视情况选用相应抗生素。 2、急性气胸的处理:抽气减压,促进尽早复张是气胸急症处理的关键。

抽气:肺压缩〉20%的闭合性气胸,尤其是肺功能差的肺气肿病人,抽气是迅速解除呼吸困难的首要措施。 抽气方法:简易法:用注射器进行抽气,此法适用于急救,也便于病人运送。

闭式引流:适用于张力性气胸,水封瓶中不再有气泡逸出,且玻璃管中液面不再波动,胸片证实肺已复张,即可拔管。 持续负压吸引:闭式引流一周以上仍有气泡逸出,说明破口未愈合,应加用负压吸引,以利肺复张。

3、外科治疗:合适的外科治疗不仅加快治愈气胸,利于早日肺复张,而且可以确切了解自发性气胸的基础病变,以便采取可靠的根治性治疗措施,防止复发。 手术适应症:开放性气胸:手术切除破口周围斑痕粘连、修复胸膜瘘 慢性气胸:经内科负压吸引正规治疗3个月以上,破口仍不愈 合的气胸。

4、胸膜粘连述:胸膜腔内注入硬化剂,产生无菌性炎症,使胸膜产生粘连,闭锁胸膜腔防止气胸复发。 预后取决于原发病、肺功能情况、气胸类型及有无并发症,早期及时处理预后良好,闭合型气胸90%可治愈,死亡率无、并发症者5-10%,血气胸者20%,双侧气胸肺功能差者高达50%。

“气胸”,顾名思义,指空气逸入胸膜腔,引起肺脏压缩。 正常双肺表面覆盖着两层胸膜,两层胸膜之间构成了一个密闭的胸膜腔,里面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密闭的胸膜腔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而呈负压,这种负压帮助肺泡扩张吸进空气。当肺组织及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使胸腔内压力增加,甚至变成正压,引起肺脏压缩,导致肺脏变换气体障碍,静脉血回流心脏发生障碍。

表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紫绀。 自发性气胸是因为肺和胸膜(内层)破裂,或肺的疾病溃变到胸膜腔,空气直接由口腔、气管、支气管进入胸腔而引起的。

由于胸部外伤(针刺误伤、穿刺、手术也包括在内)引起的称外伤性气胸,本节不讨论。 (一) 自发性气胸的病因:(1) 由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矽肺引起的肺气肿,肺大泡破裂。

(2) 肺脓肿、肺癌破坏胸膜腔引起。(3) 从高气压环境突然进入低气压的环境,如潜水,航空无防护措施。

(4) 部分病人原因不明。(5) 诱发因素有迸气用力提取重物,剧烈运动、咳嗽、喷嚏、大笑、刺激性气味引起呛咳(如炒辣椒时)。

(二)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气胸的症状轻重取决于气胸发生的速度,进气量的多少,以及引起气胸的肺病的程度。1ر胸痛 突然发生,可放射到肩部、背部、腋侧、前臂。

胸痛发生。

3.开展应急管理的基础是什么

基层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广泛参与,我市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基层应急管理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基层应急组织机构还没有完全落实,个别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无人抓;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基层应急预案普遍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基层应急机制还不健全,预测预警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还不规范;基层应急准备特别是应急资源准备不足,先期处置能力较弱;基层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滞后,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较低。此外,我市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事故灾难隐患较多,基层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复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对此,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有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抓基层就是抓大事的意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把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4.安全应急常识有哪些

一是途中万一被毒蛇咬伤,切忌惊慌失措或奔跑,以免因血液循环加快而加速毒素吸收;正确的方法是立即用绳子或裤带扎紧伤口近心脏的一侧;每隔三分钟松一下绑,时间在一至两分钟,以防肢体坏死,如有条件可尽快用利刃切开伤口处或作十字形切口,用力挤压以排除毒素,然后尽快送医院处理。

二是一旦在野外遇到雷雨,若发现闪电后有巨雷,说明您身处雷区,此刻要避免与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要立即在近处寻找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腿上,头埋于两腿之间;切不要近独立大树、古塔、电线杆、孤立小屋;不要在水中游泳或划船;在暴风雨中,如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直立,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卧倒,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等。 三是途中发生急性扭伤时,切忌局部按摩或热敷,最好停止活动,回去后冷敷20至30分钟,便能达到消肿和止痛的作用。

5.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消防常识 火灾基本常识 (一)燃烧与火灾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一种放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 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燃烧条件 1、必要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氧化剂) (3)点火源(温度) 2、充分条件 (1)一定浓度的可燃物 (2)一定比例的助燃物 (3)一定能量的点火源 (4)三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三)燃烧类型 1、闪燃:一闪即灭燃烧 2、着火:持续不断燃烧 3、自燃:受热或本身反应燃烧 4、爆炸: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 (四)火灾分类 (按燃烧物的特征分) 1 、固体火灾 → A 类火灾 2 、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火灾→ B 类火灾 3 、气体火灾 → C 类火灾 4 、金属火灾 → D 类火灾 5 、电气火灾 → E 类火灾 (五)火灾分级 (六)防火防爆基本原理 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 (1)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物料代替易燃材料、物料 (2)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和物 (3)控制溢料和泄漏 (4)惰性气体吹洗;氮气保护 2、控制和消除点火源 A、化学点火源 ①明火 ②自然发热 B、电气点火源 ③电火花 ④静电火花 C、高温点火源 ⑤高温表面 ⑥热辐射 D、冲击点火源 ⑦冲击磨擦 ⑧绝热压缩 4、防止火势扩散蔓延 (1)防火分区 (2)分区隔离 (3)消防设施 (七)灭火基本原理 1、冷却灭火(水) 2、隔离灭火(开辟隔离带) 3、窒息灭火(泡沫、CO2) 4、抑制灭火(干粉、1211) (八)火灾成因分析 报警和初期火灾的处置 (一)报警的方法 1、准确、及时报警 ①意识:报警早、损失少 ②对象:119 受困人员 领导 ③内容: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着火部位、火势情况、有无人员被困、联系电话 2、错误、延缓报警 1、不会报警 2、怕收费 3、存在侥幸心理 4、单位制定土政策 5、怕追究责任 (二)初期火灾的处置 ①初起小火、以快制快、就地取材 简易灭火器材(水、锅盖、湿毛巾、湿棉被、沙土) 灭火器 消火栓 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②火势失控、确保重点、等待应援 ③灾情突变、视情撤退、安全逃生 ④灭火注意事项 a、起火后切断建筑物内有关电源 b、灭火时应防止烟气的危害 c、进入火场前虚后实、左进右出 d、灭火时应遵循不见明火不出水 e、注意高空坠物及建筑物坍塌 f、注意在火势主要方向设防 ⑤安全防护常识 a、佩戴防护面具 b、善于利用地形地物 c、梯队掩护进攻 d、忌站立于易爆处 e、穿棉织物/浇湿/扎紧等 ⑥及时组织现场警戒 a、确定警戒范围 b、疏导车辆人员 c、维护现场秩序 d、迎接公安消防队 e、看管疏散物资 f、负责保护现场 (3)物资的疏散 ①目的: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扩大 ②要求: 专人负责、有序组织 先贵重、后一般 先危险、后一般 疏散到上风、地势较高处 不堵塞通道 善于利用机械设备 一时来不及疏散的就地保护 (4)灵活、安全逃生 ①逃生常识(P92)(P178) a、保持冷静,克服惊慌、恐怖心理 b、注意熟悉环境(通道) c、设法减少烟雾危害(低姿/匍匐/毛巾) d、逃生途径选择 e、身上着火快速脱下或就地打滚等 f、正确处理灭火与逃生的关系, 快速逃离危险区域 g、封闭房间/浇湿/示警求救 h、不要轻易重返火场 ②逃生途径 a、不要乘坐电梯等 b、从室内外疏散楼梯往下跑 c、朝疏散指示标志所示方向 d、室外水落管、电线杆等 e、屋顶天窗 f、阳台 g、安全绳/自制简易绳索 h、避难层(间) i、跳楼(迫不得已) ③人员疏散方法 a、打开疏散通道 b、广播提醒人员 c、按照顺序疏散 d、有人带路引导 ④火灾时被困人员的位置 a、火灾时,人们往往奔向楼梯间、走廊, 也可能在室内窗下、厕所、阳台等处 b、在夜间或有病人时、寻找要注意床上、 床下及附近 c、儿童在火灾时发生惊慌害怕,寻找时应 注意门旁、柜厨、床下、被褥衣物下面 d、单位发生火灾时,应注意工作台附近, 通向室外的入口、通道上 搜寻方法:喊问、细听、察看、摸索。

6.什么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1、施工企业应建立企业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2、施工项目应建立项目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在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应以总承包单位事故预案为主,各分包队伍也应有各自的事故救援预案。

3、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事故的应急救援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严禁在未清楚事故情况下,盲目救援,造成更大的伤害。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l)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二、触电急救知识1/9页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l)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出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2)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4)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

(5)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6)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 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1)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污,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珍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9页(2)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3)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4)口对口人工评吸法:病人仰卧、松开衣物一一清理病人口腔阻塞物一一病人鼻孔朝天、头后仰一一贴嘴吹气一一放开嘴鼻好换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气一次。

(5)体外心脏挤压法:病人仰卧硬板上一一抢救者中(手掌)对病人胸口凹膛一一掌根用力向下压一一慢慢向下一一突然放开,连续操作每分钟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6)有时病人心跳、呼吸停止,,而急救则只有一人时,必须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址,此时,可先吹两次气,立即进行挤压1 5次,然后再吹两次气,再挤压,反复交替进行。

三、创伤救护知识 创伤分为开放性创伤和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是指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常见的有:擦伤、切割伤、撕裂伤、刺伤、撕脱、烧伤;闭合性创伤是指人体内部组织的损伤,而没有皮肤黏膜的破损,常见的有:挫伤、挤压伤。

1、开放性创伤的处理3/9页(1)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用生理盐水和酒精棉球,将伤口和周围皮肤上沾染的泥砂、污物等清理干净,并用干净的纱布吸收水分及渗血,再用酒精等药物进行初步消毒。在没有消毒条件的情况下,可用清洁水冲洗伤口,最好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然后用干净的布或敷料吸干伤口。

(2)止血:对于出血不止的伤口,能否做到及时有效的止血,对伤员的生命安危影响较大。在现场处理时,应根据出血类型和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直接压迫——将手掌通过敷料直接加压在身体表面的开放性伤口的整个区域;抬高肢体——对于手、臂、腿部严重出血的开放性伤口,都应抬高,使受伤肢体高于心脏水平线:压迫供血动脉——手臂和腿部伤口的严重出血,如果应用直接压迫和抬高肢体仍不能止血,就需要采用压迫点止血技术:包扎——使用绷带、毛巾、布块等材料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减轻轻痛。

(3)烧伤的急救应先去除烧伤源,将伤员尽快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除了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外,对创而一般不做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2、闭合性创伤的处理(1)较轻的闭合性创伤,如局部挫伤、皮下出血,可在受伤。

应急措施基础知识

相关推荐:
  • 2014初级药剂师真题(初级药师考试内容及其题型都有哪些)
  •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自测答案(求《法律基础》模拟题和答案)
  • 医学类考题及答案(医学试题库)
  • 公共分什么类别(公共都包括哪些)
  • 一级下册第八单元归类(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上一篇:情愿的反义词_词学习 下一篇:平安的校园作文400四级(有关平安校园的作文大概四五百字吧)

相关推荐

2014初级药剂师真题(初级药师考试内容及其题型都有哪些)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自测答案(求《法律基础》模拟题和答案)
医学类考题及答案(医学试题库)
公共分什么类别(公共都包括哪些)
一级下册第八单元归类(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钢结构工程相关(钢结构有哪些点)
dhlfedex的(请问:DHL.EMS.UPS.TNT.FEDEX.各有什么不同及)
衡器考试题(求电子秤原理及)
招警公共考什么(公安系统公务员考试公共主要考哪些)
证券资格证金融(证券资格考试汇总是什么)
潮流时尚 写作素材 创新创业
生活常识 策划方案 安全知识
自考专业 家居生活 三农创业
励志故事 时尚穿搭 星座知识
热门分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73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