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基础知识 » 大输液(大输液的定义)

大输液(大输液的定义)

分类:基础知识 日期:2022-04-07 14:08 浏览:108 次

1.大输液的定义

大容量注射液俗称大输液(Large Volume Parenteral,LVP),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 50ml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按其临床用途,大输液大致可分为 5类:体液平衡用输液、营养用输液、血容量扩张用输液、治疗用药物输液和透析造影类。从临床应用以来,输液产品包装容器经历了 3 代变化,目前在我国输液市场上存在的包材主要有玻瓶、塑瓶、非PVC软袋和直立式软袋四种形式。非 PVC 软袋输液包装技术安全、有效,符合药用和环保要求,是大输液包装技术主要发展方向。

2.门诊输液基本资料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

中文名

输液

外文名

Infusion

又 名

打点滴或者挂水

通 常

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

通常包装位于

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

分 类

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

输液要求

无菌、透明度及无热源

涉及学科

药学,药剂学

3.静脉输液操作有哪些要点

(1)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并发症:输液器及药液应绝对无菌,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更换输液器。

(2)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抗生素类药物应现配现用;青霉素钠 (钾)盐与四环素、红霉素合用可出现沉淀、混浊、变色,效价降低;如果输液中需同时加人四环素、维生素C时应先溶解稀释四环素,再加人维生素C。 (3) 注意观察输液反应:如有发冷、寒战、皮疹、胸闷等应立即减速或停止输液并查找原因,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输液是否通畅。

当发现局部肿胀、漏液时,需及时处理或更换注射部位。 (4) 注意保护血管•• 1) 四肢静脉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手足交替。

2) 穿刺时掌握三个环节:选择静脉要准;穿刺要稳;针头固定要牢,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3) 输液中加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红霉素等,应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并充分稀释,输完药后应再输人一定量的等渗溶液,以保护静脉。

4) 不可自输液的肢体抽取血液化验或测量血压。 (5) 预防空气栓塞:输液时必须排尽管内空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完后及时拔针。

(6) 预防交叉感染:一套止血带和垫巾只供一位患者使用,用毕浸泡消毒;在完成一位患者的护理操作后护士应先消毒手,再进行另一位患者的操作。 (7)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 避免被水沾湿。

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能下地活动的患者,有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避免下垂,以防血液回流,堵塞导管。

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 ~5日,最长不超过7日。 (8) 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应拔出静脉留置针,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注射,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9) 输液泵使用时正确设定输液速度及其他必需参数,防止设定错误延误治疗。

随时查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报警、故障,防止液体输人失控。

4.静脉输液的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输液质量,经临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许多技巧,现介绍如下。

1.持针手法 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入皮肤后,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轻。因为在进针的开始,手持针柄的上下面,接触面积大,用力均匀,针头稳定,针头进皮速度快,痛觉作用时间短,病人疼痛轻。

针头刺入皮肤后改为拇指、食指持针柄的前后面,以暴露针梗的尾部,便于观察静脉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2.不同病人的静脉穿刺法 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对浮肿的病人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对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角采用直刺,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

3.易回血法 按常规输液排气后夹紧调节器,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并挤去前端液体0.2ml或0.5ml,固定返折处,穿刺针进入皮下后,松开返折处,按常规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若血管不见回血时,可用手向远心端挤捏头皮针塑料管,增加头皮内的负压即见明显回血。

4.非握拳穿刺法 扎止血带,患者手背向上自然平伸,护士掌心向下,紧握患者手指根部及手指,拇指、食指分别在患者手背两侧,绷紧手背皮肤,选择血管进行穿刺,穿刺角度为5~15°。此法穿刺血管暴露明显,易于穿刺成功。

5.拔针后按压法 在静脉穿刺时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往往不在同一点,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因此,输液完毕拔针时将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棉签顶端超过皮肤针眼近心端1~2cm,使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同时被压。

切勿用力按压血管时拔针,因按压力与快速拔针时针尖的锐角会产生切力,导致切割血管的机械性损伤,而应轻压皮肤,迅速拔针后再稍加力量按压2~3min,这样能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肘部静脉穿刺后让患者伸直前臂,棉签与血管平行按压3~5min即可,切忌曲肘压迫止血。

以免形成皮下淤血。 6.不同进针长度对血管壁的损伤 通过临床观察,在同一体同一药物同一部位进行静脉穿刺,针头进入血管短的,对血管的损伤小,血管使用寿命长,病人疼痛反应小,反之则相反。

这主要是因为注射针头对血管壁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所致。进入血管的针头越长,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面积越大,对血管壁的损伤越严重,红细胞及其血浆成分渗出越多,血管淤血越明显。

由于大量血管内皮细胞被破环,胶原暴露,极易激发血栓形成及血栓极化而阻塞管腔。提示临床上静脉输液穿刺时见回血后,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在能达到牢固固定好针头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

特别是长期输液的危重病、慢性病、肿瘤化疗病人,对延长病人静脉的使用寿命、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5.静脉输液有何输液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虽看似简单,却有不少技巧。

如果使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减轻病患的疼痛感,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立足岗位特点,现总结了几点技巧。

如何配制液体 配制液体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发生输液反应。 如何排气 在静脉输液中,如何才能达到快速排气的目的呢?排气时所需方法如下:把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往上举,使莫菲氏滴管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观察液体流入莫菲氏滴管至1/3处时关紧调节器,随即放下手中输液管,待莫菲氏滴管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莫菲氏滴管里的液面后,再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莫菲氏滴管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莫菲氏滴管下关紧,达到排气目的。

如何选血管 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注意,要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

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逐渐进针,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 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

静脉输液中应用自己的左手握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部位难以穿刺成功者,可选择手足背下1/2至指处的血管进行逆行穿刺。 小儿头皮——静脉逆行输液法通常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多采用向心端逆行静脉穿刺,但长期输液患儿因血管破坏较多,短时间不能恢复,如再用穿刺过的血管输液,因局部血容量增加,血管内压力增大,液体可通过原针眼向组织间隙渗透造成局部肿胀,有些药物如渗到皮下可导致组织坏死,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

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不会减慢。 确定进针角度 静脉穿刺传统的进针角度为15°~30°,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更易穿刺,且由于角度大,通过真皮层的时间减少,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

刘素芬[2]等也通过力学分析和实践证明以45°或接近45°角进针容易且省力,不会出现皮肤随进针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现象。 如何控制滴速 输液过程中的滴速可由不同原因自行发生变化,根据临床实践发现有以下原因:(1)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头斜面与血管壁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输液中因患者体位变化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自行变快。

(2)目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常出现滴速调节器失控。 一般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即适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使患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和相对舒适感受中输液。

绝大多数患者输液时希望尽快滴完,特别是临近吃饭或需大小便时其心情更迫切,此时患者常自行或请求工作人员将滴速调快,为避免发生意外,工作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滴速加快会使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等结果,从而达到接受滴速的目的。 更换液体技巧 更换液体时如液体瓶内加入其他药物,其压力与大气压接近或大于大气压,应先瓶口向上,插输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气后再倒挂在输液加上。

这样可避免液体由通气管流出减少药物治疗量而影响治疗。掌握更换液体技巧,可避免造成药物浪费和预防滴管内液面降低或流空使空气进入静脉,给患者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

拔针的技巧 根据经验发现:最佳拔针时间是在滴壶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传统拔针法 用棉签按压针眼处拔针,这种拔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1)会使针尖两侧对血管壁产生切割力,血管损伤可释放致痛因子;(2)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易形成血栓,出现血肿,不利于下次穿刺。

无痛拔针法 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由于进针角度及针梗走行方向不同,为了止血,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

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 凝血机制好者连续按压时间为2~3min,最佳按压时间为3~6min;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min以上。

加快患者康复 输液环境过于肃穆与安静难以分散患者对穿刺的注意力,易使其情绪紧张增加穿刺疼痛感。所以在输液过程中可适当的分散患者对输液部位的注意力,减少疼痛和寂寞,有利于患者康复。

心理护理 在操作过程中,有效的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比如在进针的时候做好心理准备,穿刺完以后给予鼓励让患者放松,拔针之后交代注意事项等。

6.静脉输液需要注意什么

静脉输液用于输注抗生素等药品和补充体内需要的水分、盐类、糖类等。

(1)注射部位及方法。常选用前臂浅静脉、大隐静脉或手背、足背浅静脉。

注射方法同静脉注射。(2)注意事项。

①操作前,一定仔细检查液体内有无混浊或杂质。②输液如有两种以上的药物时,一定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③为患者扎针前,输液管内的空气一定排尽。以后要随时检查输液针头有无滑脱或堵塞。

④调整滴速(成人每分钟约40-60滴),对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一定减慢滴速,并要控制输液量。⑤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发冷、发热、发抖等反应或瘙痒等感觉。

若有则应立即停止输液或减慢输液滴速。务必在液输完前拔出(或关闭)针头,以防空气进人静脉内。

大输液基础知识

相关推荐:
  • 导游第三版ppt(求文档:内蒙古导游课件)
  • 教育教学点总结(教育怎么复习比较好)
  • 公共错太多(公共基础太多太杂,我该怎么系统化学习)
  • 2018党务考题及答案(党史党建基本知识100题的目录)
  • 在职人员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上一篇:留在我心中的夜空作文开头(作文:我心目中纯净的夜空(不少于300字)) 下一篇:不要失去希望英文作文开头(英语作文别失去勇气)

相关推荐

导游第三版ppt(求文档:内蒙古导游课件)
教育教学点总结(教育怎么复习比较好)
公共错太多(公共基础太多太杂,我该怎么系统化学习)
2018党务考题及答案(党史党建基本知识100题的目录)
在职人员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九级上册化学试卷及答案(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
淋巴排毒(淋巴排毒手法)
心理咨询师讲什么区别(心理咨询师)
电线电缆简单(电线电缆的基本知识点,流程)
翼通(高校翼机通有哪些功能)
潮流时尚 写作素材 创新创业
生活常识 策划方案 安全知识
自考专业 家居生活 三农创业
励志故事 时尚穿搭 星座知识
热门分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193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