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持清洁
1.享食品前需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
2.便后洗手
3.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4.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实物
二、生熟分开
1.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
2.处理生的食物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道具和切肉板
3.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
三、做熟
1.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和海产食品
2.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最好使用温度计
3.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四、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1.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2.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却(最好在5℃以下)
3.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
4.及时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5.冷冻食物不要再室温下化冻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1.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
2.挑选新鲜和友谊健康的食物
3.选择经过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温消毒的牛奶
4.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是如果要生食
5.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一、保持清洁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还要经常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为什么:
多数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但泥土和水中以及动物和人身上常常可找到许多危险的微生物。手上、抹布尤其是切肉板等用具上可携带这些微生物,稍经接触即可污染食物并造成食源性疾病。
二、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为什么:
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禽和海产品及其汁水,含有危险的微生物,在准备和储存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
三、做熟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最好使用温度计。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为什么:
适当烹调可杀死所有危险的微生物。研究表明,烹调食物达到70℃的温度可确保安全食用。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肉馅、烤肉、大块的肉和整只禽类。
四、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容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为什么:
如果以室温储存食品,微生物可迅速繁殖。把温度保持在5℃以下或60℃以上,可以使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止。有些危险的微生物在5℃以下仍能生长。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尤其是生食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洗干净。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为什么:
原材料,包括水和冰,可被危险的微生物和化学品污染。受损和霉变的食物中可形成有毒化学物质。谨慎地选择原材料并采取简单的措施如清洗去皮,可减少危险。
一、保持清洁1.享食品前需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2.便后洗手3.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4.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实物二、生熟分开1.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2.处理生的食物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道具和切肉板3.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三、做熟1.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和海产食品2.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最好使用温度计3.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四、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1.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2.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却(最好在5℃以下)3.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4.及时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5.冷冻食物不要再室温下化冻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1.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2.挑选新鲜和友谊健康的食物3.选择经过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温消毒的牛奶4.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是如果要生食5.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食品危害和品质的损失可能发生在食品链上的不同环节,要一一找出这些危害是非常困难的,并且成本也是十分昂贵的。
一种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对食品链中多个环节进行控制的预防性方法可以有效地增进食品质量与安全。对食品链上一些潜在的危害可以通过应用良好操作规范加以控制,如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操作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等。
一种重要的预防性的方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可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和处理的各个阶段, HACCP已成为提高食品安全性的一个基本工具。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具体的食品安全常识如下:
1.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 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 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5. 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 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
7. 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8. 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9. 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10. 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扩展资料:
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该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食品安全的含义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第二层: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的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需要在食品受到污染界限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
第三层: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安全标准:
(一)食品相关产品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于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六)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七)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八)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
(九)食品中禁止使用的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食品安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