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都知道雷电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主要有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压反击四种形式。
其中又以感应雷和电压反击对弱电设备破坏能力最强。当天空的雷雨产生雷击时,其将携带高负荷雷电脉冲、电压及电流,以电磁波形式无规则释放,从而导致雷区域1~5公里范围内(视雷电波强度而定)所有带金属的导线(如高空架设天线、有线电视电缆、通信电缆、供电系统电缆等),在瞬间内感应到相应强度的脉冲电压及电流,这些电流沿着电器设备上的各种电源电线或信号电缆进入电器设备内部,在雷击电压超过电器设备额定抗电压的瞬间击坏内部器件;主要原因是由于连接在电器上所有电线电缆所带的电压高低不等,高电压就会往低压冲去,形成电流,从而将电器设备局部击坏,造成整个设备系统瘫痪,严重时甚至把整机击毁,甚至触及到人身安全。
一、雷电的几种防护方法 1、对直击雷的防护 雷雨云 对于直击雷可以采用避雷针,其结构如图所示:避雷针由三部份组成:最上部份叫受电端,中间是导电线,下部份是接地体。当雷雨云接近避雷针时,它会感应出大量的异性电荷,通过导电线和受电端向空中放电与雷雨云中的电荷中和减弱雷雨云的电场强度,达到防雷目的。
如受电端果是直击雷,避雷针可以把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2、对感应雷的防护 为了防护感应雷对供电线路,传输电缆和架空天线及高层导电线建筑的破坏,可以在线路上安装碳化硅阀型避雷器或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避雷器如图所示;对于高层建筑,可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施联合接地;对于非金属屋顶,可加装金属防护网并可靠接地。
这些措施虽然有效,但有时也难免遭受雷击,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存在接地电阻,雷击电 接地体流经接地电阻产生很高电压,仍可将设备击坏,故避雷效果不理想。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电子技术迅速发展,防雷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生产避雷器的厂家有增无减,各种类型用途的新型避雷器不断问世。等电位避雷器就是其中之一。
二、目前我国虽然有多种防雷技术,但原理不外乎三种方法避雷。 第一、分合式避雷器采用断开法,在雷击时快速将电源断开,保护设备。
优点:工程简单。缺点:雷击时间极短(以纳秒计算),有时还来不及完全断开,雷电脉冲电流已经让电器设备遭到重创,同时当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不允许电器设备随意断电;因此缺点非常明显,并不能够较好防雷,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因此会被逐步放去选用。 第二、接地式避雷器是利用地泄法,原理:把雷击电流直接引入大地,避免电器受到雷击,但是需要有完善的埋地线工程。
优点:可以把雷电完全泄放掉。缺点:会给高层楼宇的住户、或高山、黄土等放电不理想地方的安装带来极大施工不便,这种环境下释放雷电效果也不理想,且年久必将被腐蚀。
没有谁会去经常检查地线是否被腐蚀,有时环境也不允,要做到国家标准(阻值≤4欧姆),完全合格的费用几乎都是避雷器本身造价的数倍,甚至几十倍。地线如果做得不好,就无法起到避雷效果,雷电将直接把设备打坏。
如果有一种能够同时解决以上的弊端就是非常理想的了。 第三、等电位避雷器 雷圣HL-20K避雷系列是我公司根据高压输变电检修工人穿上用导电性能良好的特殊工作服,能在数万伏 避雷器高压上带电作业而不被电击,这一等电位原理而研制和生产的一种新型等电位避雷器。
1、等电位避雷器的主要优点: a、避雷效果与接地无关,避雷器由于采用“等电位”处理技术,它的避雷效果与设备有否接地无关,从而免去安装传统的避雷器必须接地的麻烦。因此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b、延长电器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接地虽然电器没有遭受雷击损坏,但雷电脉冲长期冲击电器,致使各元器件电性能会受到一定破坏,影响电视机,电脑等设备的使用寿命。安装等电位避雷器后,对电器设备保护尽忠职守,万无一失。
c、体形虽小,但保护设备本事很大 电器都是因巨大的雷击电流作用下设备或元器件发热而损坏。发热的能量与电阻、电流和作用的时间成正比。
雷击时电流虽然很大,但避雷内阻很少作用时间很(8~20微秒),发热量也很少,所以它既能保护设备,它自身也不会被损坏。再说,避雷器因为是电流型的,它能承受很高的雷击电压,只要不超过避雷器所承受的最大电流,即使雷击电压几万伏甚至更高都不怕。
d、电源。信号通道同时避雷,一举两得,免维护,既阻燃又防爆。
e、具有自动诊断和修改和修复内部故障功能。 f、安全警示功能:当防雷器完全损坏后,不输出任何电流,以此警告不能继续使用,这种警示功能是其他防雷器所不具备的。
雷电天气时要注意防护,除提前采取避雷措施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尽量不要呆在户外。
如果从事户外工作应立即停止,尤其不要到河流湖泊边钓鱼、游泳、划船,要尽可能撤离到安全地带,且不要奔跑或快速骑行。 二是雷电时在室外,应保持情绪稳定,冷静地观察周围环境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如正在空旷地带一时无处躲避,应尽量降低自身高度并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或者双脚并拢蹲下,头伏在膝盖上,但不要跪下或卧倒;雷电发生时不要把铁器扛在肩上高于身体;远离铁栏铁桥等金属物体及电线杆;不要呆在山顶、楼顶等制高点上;躲避雷雨不要选择大树下及高楼旁,一般可适当选择一处建筑物或者就近到洞穴、沟渠、峡谷等处暂时栖身。 三是雷雨到来之前要拔掉所有电器插头,关闭室外天线,关好门窗。
雷雨中不要看电视,不要使用电脑、电话、电吹风机、电动剃须刀和淋浴器;不要去开自来水或摸暖气管;不要收晒衣绳(尤其是铁丝)上的衣物。
雷电是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的放电现象。
密集在大地上空的水雾常被人们称为云。云层在上下气流的强烈摩擦碰撞,会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这种带电荷的云被叫做雷云。
雷云放电的现象叫做雷电现象。当雷云中的电荷越积越多,并使其周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击穿空气的绝缘层,从而雷云之间或雷云与大地之间进行放电,由于放电时的温度高达26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生强烈的弧光和声音,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接地保护就是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部分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接地保护由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主要决定于保护接地电阻Rb的大小,只要适当控制Rb的大小,即可以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在安全范围以内。
接零保护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接零保护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通过设备外壳形成该相线对零线的单相短路(即碰壳短路),短路电流Id能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部分断开电源,消除触电危险。
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判断电线或用设备是否带电,必须用试电器(或测电笔等),绝不允许用手去触摸。
② 在检修电气设备或更换熔体时,应切断电源,并在开关处挂上“严禁合闸”的牌子。 ③ 安装照明线路时,开关和插座离地一般不低于1.3m。
有必要时,插座可以装低,但离地不应低于15cm。不要用湿手摸开关、插座、灯头等,也不要用湿布去擦灯泡。
屋内配线时禁止使用裸导线和绝缘破损的导线,若发现电线、插头插座有损坏,必须及时更换。塑料护套线连接处应加接线盒。
严禁将塑料护套线或其他导线直接埋设在水泥或石灰粉刷层内。 ④ 在电力线路附近,不要安装收音机、电视机的天线,不放风筝。
不在带电设备周围使用钢板尺。严禁用铜丝代替熔丝。
⑤ 发现电线或电气设备起火,应迅速切断电源,在带电状态下,绝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⑥ 雷电天尽量不外出;遇雨时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站在高处,而应就地蹲在低洼处,并尽量将双脚并拢。
① 自救。当自己触电而又清醒时,首先保持冷静,设法脱离电源,向安全的地方转移,如遇跨步电压电击时要防止摔倒、跌伤等二次伤害事故。
② 互救。对于他人触电,第一步也是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拉闸、断电或将触电者拖离电源等。
具体方法如下。 迅速拉闸或拔掉电源插头,如一时找不到电源开关或距离较远,可用绝缘工具剪断、切断或砸断电源线。
迅速用绝缘工具,如干燥的竹竿、木棍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导线或电气用具。 站在干燥的木板、衣物等绝缘体上,戴绝缘手套或裹着干燥衣物拉开导线、电气用具或触电者。
人体触电的原因分析:人体也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人体两端有电压,人体中就有电流通过,所谓触电,就是人体触及电源,人体中电流超过一定值,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高压输电线的电压可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都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人体触及都是十分危险的。 对于人体,每个人的电阻不是都一样大,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皮肤干燥时电阻比较大,潮湿的时候电阻就小一些,如果皮肤潮湿的情况下接触带电体,在电压—定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造成危险,所以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很高,可达几百万至几亿伏,放电时电流很大,可达几万安至十几万安。通过人体会致人死亡,通过树木、建筑物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破坏。
所以,要加深对雷电的认识,注意防雷,发生雷电时严禁在大树和高大建筑下避雨,应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加装避雷针。..。
防雷安全小知识
一、当遇近雷暴时,您正处在具有防雷措施的建筑物内,请参照下列建议:
(1)不宜在建筑物上面活动。
(2)不宜使用淋浴器。
(3)紧闭四周门窗。
二、当遇近雷暴时,您正处在户外或旷野,请参照下列建议:
(1)不宜停留在山顶、山脊、游泳池、湖泊、海滨。
(2)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构)筑物、车库、车棚。
(3)不宜停留在铁栅栏前边、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下面以及铁路轨道。
(4)宜迅速寻找有防雷保护的建(构)筑物、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舶停留;若迫不得已需躲在树下,需保持与树干和枝叶5米的距离;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宜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防雷十大秘诀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防雷安全知识
打雷时怎样判断自身安全?
打雷时怎么判断自身是否安全?据统计,人身遭受雷电袭击伤亡者大多数是在大树下避雨或在空旷环境下活动的人。电闪雷鸣的时候,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安全呢?
闪电实际上是一种放电现象。之所以会发生闪电和打雷,是由于在云的底部和云与地面之间出现了很强的电场。当电场的强度达到或超过每米300~500千伏时,就产生放电现象,这就是闪电。
通常对人造成伤害的是云地闪。闪电的过程很快,人们看到的闪电只是短暂的一闪,可是就在这一瞬间,就已经产生了几次或几十次的放电过程,可谓“迅雷不及掩耳”。
判断自身是处在远雷暴还是近雷暴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听到雷声,通过与看见闪电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因为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只不过光的传播速度快,每秒30万公里,而雷声的传播速度只有340米每秒,比光速慢得多。所以,如果看见闪电后在1秒钟,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听见雷声,说明雷击位置就在附近300米处;如果看见闪电后即听见雷声,时间间隔5秒钟,就表示雷击发生在约1.6公里外的位置。若当时处在空旷地方应立即双脚并拢、身体下蹲或就近到建筑物内躲避,但不能进入低矮亭子、草棚等没有防雷设施地方。通常遭雷击的人是听不见雷声的,据雷击生还者说,耳边只有“滋滋”的撕烂布似的声音。
雷电无情 防护有术
身处空旷地带怎样做好防雷人身安全呢?从1995—2005年间全省就有1624人遭受雷击伤亡,这些伤亡数字也包括了户外旅行者。据2001年的记载,当年7月10日雷雨交加,潮安县铁埔镇的8个茶农在亭子里避雨,由于他们避雨的亭子当时并没有安装防雷装置,“雷打出头物”,所以,避雨亭子反而成为“引雷入亭”的罪魁祸首,造成6死2伤;无独有偶,同年8月7日还是在潮安县,凤凰镇的4个茶农在蕉树下避雨时又不幸遭遇雷击,其中2人当场死亡,另外2人重伤。透过这两宗雷灾惨例可以看出,老百姓对防雷电安全常识是缺乏的。
防雷专家教你几招防雷安全常识。
1、当在外旅游身处旷野遇雷雨时,穿雨衣比打伞更安全。
“雷打出头物”。外出旅游遇到雷暴天气又身处旷野时,用雨伞挡雨是人之常情。但是防雷专家提醒此时穿雨衣比打雨伞更安全。
当看见闪电后立即听到雷声,说明正处在近雷暴的环境中,不要飞跑狂奔,雷电剧烈时应立即下蹲低打雨伞两脚并拢,待到雷声逐渐远去,才可迅速寻找安全的场所避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一、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手机或上网,将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以及电话线、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二、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 三、遇到突然的雷雨,出现发硬竖起来时,应该双脚并拢蹲下,同时拿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和发卡、项链等, 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
四、在户外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躲 在洞穴、大石、悬崖、草棚和孤树等危险地方。 五、夏季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 应急防范措施。
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一、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
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三、雷电造成的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四、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1、雷电时,要关闭电视、音响、影碟机、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并断开电源及信号线路。
2、雷电时,不要触摸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类似金属装置。紧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
3、雷电时,不要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等。
4、雷电时,在野外要立即寻找躲蔽场所。装有避雷针的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
5、雷电时,在野外不要挤在一起,可躲避在较大的山洞里。
6、雷电时,不能停留在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铁轨、长金属栏杆、庞大金属物体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
7、雷电时,不宜在室外游泳。
8、雷电时,如果躲蔽条件不允许,应该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9、尽快进入有完好避雷装置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切不可停留在楼的顶面上。
10、不倚靠建筑物的外墙、柱,不靠近更不可触摸金属水管或金属门窗和其它带电设备。
11、在电源和电话.及电视等室外引入的信号纹没装避雷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看电视、打电话,也不要用其它电器,最好拔掉插头。
12、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又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的更要特别注意。
13、坐在车厢里是安全的,千万不要在雷电发生时下车,那是十分危险的。
14、不要进没有防雷措施的孤立棚舍或岗亭躲雨。
15、离开大树或电线杆三米以上。
16、尽量不要打手机电话。
17、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炭、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湿衣服。
18、不要在树下避雨,特别是空旷环境中的树木,因其极可能成为雷电放电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如塔等)旁边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如古庙等)旁避雨;不要在铁轨上行走;
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19、如果处在野外无处躲避,雷雨交加时要立即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身体体积和接地面积。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铁器皿、铁锹等),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
20、在室内,不要靠近暖气管片和自来水管;不要继续收看、收听电视机或收音机(特别是装有室外天线的),要切断电源,并要把室外天线与电视机脱离而与地线连接。为安全起见,最好暂停使用电灯和其他电器,移开较大的容易导电的东西,也尽量不要打电话。
21、如果雷电越来越猛烈,要关闭门窗,熄灭炉火,并在屋内中央铺一张粗毯或放张长木凳,然后放家人站在上面,这较为安全。
22、如发现电气设备被雷电烧坏时,应赶快将电源切断,并找电工检查修理。在无法判断它是不是停电时,应看做时有电,在通知电工检查处理的同时,要看好现场,不要让人或牲畜接近,应保持8米以上的距离。
23、遇到雷击事故时,应积极开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现场急救措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