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信息统一由卫生健康部门发布,可关注国家专业权威部门和主流媒体的疫情发布,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二、疫情防控措施1。
远离疫情地区。 2。
不参加聚集性活动。3。
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4。
避免接触患者。5。
保持居家通风。6。
注重个人卫生。7。
合理安排饮食。8。
合理安排作息。9。
积极主动就医。三、上班如何做好自我防护1。
上班途中距离较短的尽量选择步行、骑行。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该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开窗通风,保持车内空气流通。
下车后,注意及时做好手部清洁。2。
上班时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每次20至30分钟;注意保持工作服、座椅套等织物的清洁并定期消毒。
在办公场所办公,一个人时可以不戴口罩,但多人办公时应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办公场所应该适当加大座位之间的距离。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要佩戴口罩;多人操作的设备,应对其表面或配件进行消毒,如果作业允许佩戴手套时,可以佩戴手套作业。
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要避免接触他人并佩戴口罩,按照规定及时到指定医院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
下班后下班回家建议将外穿的鞋子放在通风的门外或玄关,将外衣、外裤晾在阳台通风处。捏住口罩带子,轻轻摘下,不要触碰口罩内外表面。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洗双手。打开窗户,自然通风半小时以上。
一般情况下带回家的物品不需要消毒,除非明确受到污染或怀疑受到污染时,才需消毒。 手机可使用消毒湿巾或酒精棉球进行擦拭消毒。
1。
及时正确隔离:家里有疑似病例居家隔离的家长,没有条件和小孩分开的,尽量保证房间分开,疑似家长避免和儿童接触,在家需佩戴合适口罩(疑似家长在家不可佩戴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儿童也应该正确佩戴合适口罩。疫情物资紧缺,有条件应先选择儿童N95防病菌口罩,其次儿童外科口罩→儿童医用口罩→一次性口罩→儿童棉口罩,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口罩。
2。 家庭日常防护:不能适应戴口罩的小婴儿或新生儿,家长应该特别防护保护孩子,因为家长没有症状的也有可能是带菌者,家长都应主动戴口罩,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应将手臂遮挡自己的口鼻,再彻底清洗手臂),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流动水洗手。
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不和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孩子共餐具、饮具,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家长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规范佩戴口罩,从室外进门后立即更换衣服鞋子,正确处理口罩,彻底全身洗簌清洁后再接触小孩。
家长自己外出前后、早晚指导小孩一起用盐水嗽口,提高防范意识。 3。
严格规范洗手:督促小孩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病从口入,避免年幼小孩吃手,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告诉小孩手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在家里也不要随意乱摸是儿童防护重中之重。
饮食前、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要及时洗手,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 4。
加强房间通风:有条件的家庭每日定时应开启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等,条件限制的家庭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到1小时,房间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风时孩子受凉。5。
家庭清洁消毒: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每日用酒精消毒擦拭物体表面一次,如果有疑似家长没做好防护措施在家里打喷嚏、咳嗽,需立即对所在区域重新消毒。 家长频繁使用的手机不要给孩子玩、看,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每日需清洁消毒。
孩子的玩具,学习、生活用品等能耐高温的可用消毒锅或开水煮沸消毒30分钟,不能耐高温的可选择酒精喷洒或放置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不要有潮湿的角落,避免病毒细菌滋生,如果家庭备有含氯消毒剂的84消毒液,可以按正确方法(84消毒液10ml 990ml水)进行配置后,每天拖地1~2次。
如果家庭有疑似或确诊的家长,使用过的物品或居住过的房间消毒时则应该将84消毒液的浓度提高到4-10倍,即将84消毒液的原液由10ml增加到40~100ml加入到960~900ml中。外出买回来的东西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用消毒液进行二次消毒再使用。
6。 适当活动和休息:儿童在家休息时不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适当安排锻炼或活动,学龄期儿童不应影响学习,完成学校作业的同时可以和家长一起参与家庭清洁工作,婴幼儿的家长可以进行被动锻炼四肢方法。
所有在家休息的儿童均应按时休息,确保睡眠充足。
外出防护措施: 1、若是外出,应给孩子佩戴口罩,但家长需随时注意儿童有无呼吸困难等不适情况,尤其是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建议尽量与无防护的人保持距离。
原则上,空旷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2、外出时建议随身携带纸巾和么么侠免洗手消毒凝胶等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剂。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用来捂住口鼻或擦鼻涕的纸巾应包好并弃置于有盖的垃圾箱内。不方便流水洗手时,家长和儿童可使用么么侠免洗手消毒凝胶清洁双手,婴幼儿应该使用婴幼儿专用湿巾。
3、外出时可戴上手套,任何日用手套都可以,但不要戴潮湿的手套;尽量减少触摸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设施部位。 教育孩子外出时不要到处乱摸,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及时消毒双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
4、外出回家后,应先脱衣服换鞋,然后认真洗手、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外出时穿戴的衣物、手套和携带的物品,如怀疑有沾染病毒的可能(如去过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应及时清洁消毒。
婴儿不能佩戴口罩,因此1岁以下婴儿以被动防护为主。婴儿需穿着合适,不要过度捂热或受凉。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喂食孩子(包括不要用嘴吹凉食物后给孩子喂食),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
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一定要定期消毒。
如果不必要,尽量不带孩子出门,尤其是不要到公共场所或密闭空间;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其他人(保持距离至少1米)。跟孩子玩耍前,要认真洗手。家长外出回家后要更换衣物、洗手后才能抱孩子。
家中应定期通风,通风时,可以将孩子转移到另一房间以免受凉感冒。
【文字信息来源】协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册。
1、基层需要的是口罩,而不是口号;需要的是消毒水,而不是口水。
2、抗疫是当务之急、是头等大事,抗疫是“1”,打不赢这场阻击战,其他都是“0”。3、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必须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思维、战时方法,同时间赛跑,与病毒搏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4、疫情防控不能出现“被遗忘的角落”。5、疫情防控是当前的头等大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6、要把疫情防控的责任压实到最末梢、力量充实到最一线、措施落实到最基层。7、建立“一把手”抓带头、“一盘棋”抓统筹、“一张网”抓防控、“一竿子”抓落实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
8、一抓到底、一严到底,是最好的落实,是最有力、最有效的防控。9、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铁的状态、铁的担当、铁的作风、铁的纪律,强化执行力、提高战斗力。
10、“防”“控”“管”“治”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关口,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11、“信心”是最好的疫苗。
12、恐慌也是可怕的“传染源”。13、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
14、筑牢抗击疫情心理的防防墙。15、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
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以及接触性传播,目前不确定是否存在空气传播,因此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是有效降低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办法。
若遇到不得不出门的事情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带好口罩,出门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在公共场合不要乱摸乱碰,尽量少接触门把手、走廊扶手、电梯按钮等地方。回家以后要第一时间洗手,洗手使用流水或者肥皂以及含有酒精的免洗手液都可以,在室外穿过的衣物尽量与干净的衣物分开放置。
前不久在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证明新型冠状病毒有粪口传播的可能,所以要勤洗手以防被感染。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