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法》共7章84条,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总则,规定了国家安全的定义,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全民义务、法律责任、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第2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规定了各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第3章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规定了各部门、各地方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第4章国家安全制度,规定了十项国家安全制度和机制;第5章国家安全保障,规定了法治、经费、物资、人才等一系列国家安全保障措施;第6章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规定了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履行的义务和依法享有的权利;第7章附则,规定了《国家安全法》的施行日期。
第一,确立国家与民族崛起的基本目标。
第二,采取综合一体化的手段。
第三,新安全观包括主权安全,综合安全和合作安全。国家享有主权,包括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国家综合安全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信息安全等。经济安全是国家综合安全的核心。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
第四,解决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脱节的问题。
第五,树立独立发展理念,为“全球化”条件下的民族国家定位。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国家安全法》第五章为“国家安全保障”,具体条文附后。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五章国家安全保障第六十九条国家健全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第七十条国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第七十一条国家加大对国家安全各项建设的投入,保障国家安全工作所需经费和装备。第七十二条承担国家安全战略物资储备任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国家安全物资进行收储、保管和维护,定期调整更换,保证储备物资的使用效能和安全。
第七十三条鼓励国家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第七十四条国家采取必要措施,招录、培养和管理国家安全工作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
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需要,国家依法保护有关机关专门从事国家安全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合法权益,加大人身保护和安置保障力度。第七十五条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有关军事机关开展国家安全专门工作,可以依法采取必要手段和方式,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提供支持和配合。
第七十六条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包括:
(一) 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校园内治安管理,负责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和正常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秩序,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及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 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横向联系,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校园内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依据有关规定,协调和处理学校内部纠纷、轻微治安案件。保护案发现场,紧密联系和协助公安机关侦破刑事和治安案件,妥善处理校内突发事件;
(三) 严格按学校下发的《关于来校务工人员的管理规定》和《施工单位安全责任状》来进行对外来务工、从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办理外来人员的临时出入证;
(四) 定期开展法制、消防、安全防范及维护校园稳定的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消防知识、安全防范意识及自觉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意识;
(五) 贯彻落实《消防法》和公安部《61号令》等有关消防法规。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制定消防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督促落实与各部门签定的《九江学院消防安全责任状》;
(六) 为各部门配置规定的消防器材,设置防火、安全标志,培训消防安全员和安全小组成员,经常性的检查、维修消防器材,确保其完好率;
(七) 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安全、火险隐患的部门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消除安全、火险隐患。建立安全、消防重点要害部位每日安全、防火巡查制度,确保安全、消防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
(八) 负责学校举办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及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的工作;
(九) 组织扑灭初起火灾,协助消防部门做好火灾现场扑救、保护和火灾后调查取证工作;
(十) 完成校党委以及上级公安机关、消防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空港服务公司财务部的一名员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荀子曰: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其意思是说,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未雨稠缪是为预防,事情或其征兆刚出现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是为补救,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育称为惩戒,预防为上策、补救次之、惩戒为下策。
单位每年组织观看了安全警示片,一摊摊鲜血,一幕幕悲惨,这足以让我们敲响警钟,安全工作刻不容缓。就因为一次麻痹失误,一次不起眼的违章作业而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夺去,破坏多少幸福的家庭。在工作就是因为我们六月是一个温馨的季节,鲜花开满整了个港城。踏着时光的节拍,带着关注与使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我们迎来了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日常中人们说得最多的是安全,关注最多的也是安全,但安全问题仍旧存在。在各个建筑施工单位随处可见安全生产大于天、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的标语口号,由此可见安全发展对于一个
项目的重要性,然而在生产中仍有许多都是人为的责任事故,究其原因是由于麻痹大意思想的泛滥,不把细小环节当回事。一个小小违规操作行为表面上看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却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点疏忽,一点大意往往是一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起因。黑龙江哈五公路扩建工程八死两伤事故还在人们的议论中,重庆特大瓦斯突出事故30死77伤还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京沪高铁坠落三死一伤事故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每一启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预警和提醒。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从自身、从小事做起,从最细小的问题、最低级的错误抓起,把这些近乎苛刻的细节要求当成是安身立命的必备,才能杜绝危险,保证安全,营造无隐患、无事故的安全生产环境。
安全生产的响鼓仍需重锤敲。项目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规定,但内容再好的规章制度,不去认真贯彻、积极落实,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因此,规章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作为项目职工,要做到把纸上写的,口里说的,切实变成日常生产工作中的一举一动,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实际行动中落实安全,
我们一定要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达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零损失的安全目标。
对国家安全的理解和概括,一般是指作为政治权力组织的国家机器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
它包括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相关的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机关的安全。广义的国家安全包括国防、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隐蔽战线等方面,狭义的国家安全仅指隐蔽战线安全。
就像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只有深入到该领域的人才能真正了解一样,国家安全实践 国家安全 和理论中存在的问题也只有进入这一领域深处的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在局外人或初涉者觉得什么问题都一清二楚的许多领域,局内人特别是对某些问题做过深入思考的局内人,却清醒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有太多太多的问题还不那么清楚,甚至还是一团团解不开的烂线团、一笔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国家安全研究在当前的状况可以说正是这样。 研究手段 国家安全研究在当前有太多太多的困局需要解开,但许多人却不清楚解开这些困局的关键环节在什么地方,更没有掌握突破这一关键环节所需要运用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当然,目前也有人已经找到了解开国家安全研究诸多困局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等三家单位于2007年联合发出的召开"非传统安全--世界与中国"首届论坛的通知中,我们就发现了这一点,因为在通知附件为会议设定的"主要论题"中,第一方面就是"通过对国内外非传统安全基本概念的研究现状分析,提出我国的非传统安全基本概念表述,内涵和外延界定",其下所列第一条便是"对安全、国家安全、传统安全的定义"。
这说明,起草和审定这一通知的专家已经意识到,明确概念已成为国家安全研究甚至是国家安全实践遇到并且无法绕开的关键环节,不解决这一问题其他问题就无法得到真正的特别是科学的解决。 定义问题 当然,这一问题的提出,也说明国家安全领域的概念问题特别是概念定义问题,在以往和当前都是一个存在着诸多问题的问题。
事实上,从"国家"概念,到"安全"概念,再到"国家利益"概念和"国家安全"概念,如此等等,在当前的国家安全研究中确实都是还没有得到科学定义的概念,而这种科学定义的缺乏,则是由于相关研究人员没有掌握定义的逻辑方法,因而没有能力使相关定义做到逻辑上严密性,从而也就失去了基本的科学性。在此,我们不想先说"国家"、"安全"、"国家安全"这些基本概念,而是想先看一看当下对"国家安全战略"这一概念都有一些什么定义,这些定义中存在着一些什么样的逻辑问题。
国家安全战略 就本来意义说,国家安全战略就是"关于国家安全的战略",但是人们在给这一概念下定义时,却给它加上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限定。例如:"国家安全战略是指综合运用和发展一个国家的各方面力量,为实现国家安全目标而进行的全局性筹划和指导。
"[1](P.3)这一定义给国家安全战略加上了"综合运用和发展一个国家的各方面力量"这一限定词,但是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国家、任何组织的国家安全战略都是"综合运用和发展一个国家的各方面力量"呢?显然,在有的时候(例如古代)、有的国家(例如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其国家安全战略便难以说是"综合运用各方面力量",而可能是仅仅或主要是运用了军事力量。其实,所谓"综合运用各种力量"的国家安全战略,只是国家安全战略的现代表现形态,而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表现形态,而不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一切形态,因此这样定义就把许多不完善、不完美的国家安全战略排斥在国家安全战略之外了。
这显然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总体构想 根据如上分析,这样一个定义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所谓国家安全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资源,应对核心挑战与威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与价值观的总体构想。
" [2] 属加种差 从上述两个例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使用的都是"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但是我们发现,不仅它们对于"种差"陈述有所差别(一个非常简洁地把"综合运用和发展一个国家的各方面力量,为实现国家安全目标而进行的"作为种差,另一个则比较复杂,种差陈述比较长:"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资源,应对核心挑战与威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与价值观的"),而且它们所找的属概念也不相同,一个是"全局性筹划和指导",另一个是"总体构想"。
这说明,人们对"国家安全战略"的种差和属的认识都是有差别的。如果说对"种差"认识的差别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安全"概念认识的差别,那么对"属"概念认识的差别则反映了人们在认识"战略"概念上也没有取得一致。
为此,我们不妨再举一个更早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举例说明 在2002年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国家安全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国家安全战略,是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宏观筹划。
一般认为,它是指在平时或战时,组织和运用国家武装力量的同时,组织和运用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等综合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和科学。"[3](P.34)非常明显,这里同时给"国家安全战略"下了两个定义,一个比。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