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冷空气由亚洲大陆西部或西北 部大规模向南侵袭我国时,造成的大范围强降温。
寒潮来袭时,常伴有大 风、雨或雪和急剧降温,会出现冰冻、暴风雪天气,对农业、畜牧业、交 通运输等造成严重危害,还会损害人们健康,使得冻伤和呼吸道、心血管 病人增多。 面对恶劣的寒潮天气,我们要如何应对?(1)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 紧,妥善安置易受寒潮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2)居民要注意添衣保暖, 尤其是要做好老弱病人的防寒工作。(3)外出要采取保暖防滑措施,当心 路滑跌倒。
(4)司机要采取防滑措施,注意路况,听从指挥,慢速驾驶。 (5)牧民应将野外牲畜赶进棚圈内喂养,做好牲畜、家禽的防寒保暖和防 风工作。
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和防大风措 施,尽量减少损失。(6)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 人员应停止作业。
(7)处在危旧房屋内的人员要迅速撤出,尤其是遇到暴 风雪时。(8)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居民。
(9)如被暴风 雪围困,尽快拨打求救电话。
《小学生冬季防滑安全知识》教育活动:由于天气寒冷地面上易结冰,道路湿滑,行走时不能急奔快跑;下雪后不能在道路上堆雪人、打雪仗和滚雪球,这样既不安全,又会影响交通,甚至发生车祸;手脚冻僵后应怎样处理可以预防冻疮和溃烂的方法。
校内课间活动可适当开展一些有益的健身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活动;走在有冰冻的路面上要特别小心,预防跌倒摔伤,尤其不能到有冰冻的地方追跑,如果下雪不得在校园内打雪仗掷雪球,以免砸伤他人;排队下楼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得拥挤和冲撞他人,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行,预防楼梯口踩踏事故发生;如果遇到雨雪天气,值日生不要给室内外洒水,以免地面结冰造成摔伤等。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
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损害初为局限性蚕豆或指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对称性好发于四肢远端,以手背及手指伸侧、足缘及足趾伸侧、下肢、面颊、耳廓等处多见。 自觉局部有胀痛感,瘙痒,遇热后更甚,溃烂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
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够、寒邪侵犯、气血运行凝滞引起。 此外,还与患者体质较差不耐寒冷及少动久坐、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
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发生冻疮。自疗注意事项(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
也可预防冻疮新发。(2)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 (4) 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6) 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
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 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自治疗法1、验方自疗法(1) 桂枝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2) 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吴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 紫皮蒜适量,入冬前将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本方适用于冻疮的预防。
(4) 生姜25克、白萝卜1个、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
上药一同水煎,趁热洗过,连洗2天,即可痊愈,以上为`1天的量,早晚各1次。 本方适用于冻疮未溃时的治疗。
(5) 生姜的自然汁,熬膏涂之。此法对于手、足冻疮均治。
此外,用生姜汁时时漱吐,还可治疗口疮。2、饮食自疗方(1) 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姜15克、当归30克、煮食。
(2) 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2-3次。 (3) 山楂15克、当归15克、红枣10克、煮食。
3、外治自疗法(1) 伤湿止痛膏、紫归治裂膏外贴患处。(2) 皮硝煎水外洗患处。
(3) 红霜茄子秸连根拔起洗净。煎汤泡洗患处约半小时左右,每日2次。
(4) 姜汁或辣椒水外擦患处。(5) 胡椒10克、浸入100毫升95%的酒精中,1周后外擦患处。
(6) 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患处,3天后更换。以上疗法适合未溃者。
(7) 云南白药撒于冻疮溃烂处并包扎。(8) 螳螂子(即桑螵蛸)切开,取其中黄汁涂破溃处,每日1次。
(9) 用马勃一块外敷溃处,每日更换。4、夏季伏天外治自疗法(1) 大蒜头捣烂涂擦老疤处,每日1次,连续1周。
(2) 鲜芝麻叶捣烂涂擦易患处,1小时后洗净,每日多次。避免误诊受冻后,不宜用热水温暖,或用火烘烤,否则冻处会溃烂。
受冻后皮肤瘙搔,不能用手抓搔,否则易使表皮破烂感染。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1)以揉法、摩法、擦法等在患处的局部进行操作,时间为5~10分钟。
要轻快柔和,切忌生硬粗暴。(2)如果局部发生了水疱或溃疡,在操作时要避开局部,先在其四周操作,待局部溃疡愈合、血脉流通后,再在局部进行操作。
(3)患儿仰卧,家长以掌心对准关元穴,逆时针摩动2~5分钟,以温阳散寒。2.随证加减(1)耳部冻疮者加①按揉外关、翳风穴各1分钟。
②家长以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搓擦患儿的耳部,时间为2~5分钟。(2)鼻尖处发生冻疮者加①按揉迎香穴1分钟。
②拿合谷1分钟。③家长以大拇指指腹轻擦鼻部,以透热为度。
(3)面部发生冻疮者加①按揉合谷穴2分钟。②按揉下关、牙关颊车等穴各20次。
③家长以大鱼际轻擦面部,以透热为度。(4)手部发生冻疮者加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②家长以大拇指指腹按压患侧的缺盆穴处、约1分钟,然后慢慢松手,患儿自觉有热流向手部传导。③以两手掌相对,横搓上肢1~3分钟。
(5)足部发生冻疮者加①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②家长以单掌搓擦患儿患侧的足底,以局部发热为度。
③患儿侧卧位,两腿前后分开,患侧在下面,然后,家长以掌根按压屈、肢的大腿内侧面,持续按压1分钟,然后,慢慢松开手,患儿自觉有股热流冲向足部,用同样的方法操作另一侧。 (诚心回答你的问题,给好评啊。
谢谢。)。
防抗冰灾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冬季是冰冻灾害多发时期,为切实做好防结冰、防冰灾时的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加强对冰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杜绝冰冻灾害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最大限度的减轻冰灾害造成的影响,降低因冰冻突发事件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发展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展公司各项目部对结冰及冰灾的防御及应对工作。
4、应急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统筹协调、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机制,最大程度降低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施工秩序稳定。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体会环境与人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知道天气寒冷时,要多穿些衣服、多运动及吃热的东西;
·能正确地给洋娃娃穿戴衣物,发展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想出并说出各种御寒的方法,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难点:能正确地给洋娃娃穿戴衣物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感知冬天的特征
·物质准备:洋娃娃人手一个,各种适合洋娃娃穿戴的夏季、冬季衣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幼儿谈话
1.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天气变冷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2.启发幼儿说出:天气变冷了,要多穿衣服,穿厚衣服,带上手套、帽子,围上围巾;要多活动,积极锻炼身体。
二、让幼儿喝热开水
1.教师:“喝完热开水身体感觉怎么样?”
让幼儿体会:天冷了,喝了热开水好温暖、好舒服。
2.教师:“冬天里,你们还喜欢吃什么样的东西?”
告诉幼儿,天气冷了,要吃热的东西。
三、给洋娃娃穿戴衣物
1.教师一边出示穿着薄衣服的洋娃娃一边说:“天气变冷了,洋娃娃冻得直发抖。小朋友,咱们快给她想个办法,怎么才能使洋娃娃不冷呢?”
2.组织幼儿讨论各种御寒的办法,如:穿上厚厚的衣服、带上帽子、围上围巾、做一些活动、吃热东西等。
3.请每个幼儿给洋娃娃穿戴合适的衣物,并带领洋娃娃去户外做运动。教师观察指导,帮助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
【活动延伸】
幼儿带领洋娃娃在娃娃家“过冬”。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弱,自我保护意识差,不能主动地去适应天气的变化。本次活动从幼儿的生活小事出发,通过组织幼儿谈话,让幼儿喝热开水、给洋娃娃穿戴衣服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天气变化对我们身体的不同感受,教给幼儿适应环境的方法,使他们懂得一些具体的生活小常识,从而激发幼儿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变化,并能主动想办法适应环境。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的题材来自幼儿生活,浅显易懂,在谈话中,多数幼儿都能想出并说出多种御寒的方法,“给洋娃娃穿戴合适的衣物”,是幼儿动手操作的环节,由于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有小部分幼儿不能较好地完成,但他们非常专注,也十分乐意参与;“喝开水”环节让幼儿亲身体会了冬天吃热东西的好处。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得了许多生活经验,感受到了环境与人的密切关系,初步懂得了要主动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身体健康。
近日,北方出现了大雪天气,降雪致使天气阴冷,地面湿滑,给外出带来诸多不便。
在这里,我们总结了几点冰冻雨雪天气出行安全提示,希望能对您的出行有所帮助。 步行安全注意事项: 1、防滑:步行尽量踩在厚厚的积雪上,注意避开浮冰和积水,走路尽量抬起脚,实在地踩下去,以减少鞋底和地面的摩擦力,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2、防摔:建议平常骑电动车和自行车的人,尽量选择步行或者公共交通出行。 3、防砸:由于此次降雪较大,树木存在被压倒的危险,行人应该尽量远离树木及高处建筑,谨防因坍塌被砸伤。
4、防撞:路面湿滑驾车出行的朋友们要小心驾驶,一方面要保持车距及时踩刹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道路上的行人做好躲闪的准备。 5、防雾:雨雪天气外出选择航班的朋友要及时了解机场航班的最新动态信息,并跟踪飞机可能起飞的时间以免误机或被迫滞留在机场,耽误您的行程。
6、防磕:由于雪的覆盖,道路上许多“陷阱”会被遮住,因此,应千万小心,注意低洼、井盖、建筑材料上的钉子等。 驾车安全注意事项: 雪后路面湿滑,白天气温高,路上冰雪易融化,遇到夜间低温,地面可能会行程“地穿甲”,出行时要格外注意。
新手应避免驾车出行,老人和孩子也要注意交通安全。 下雪天气开车前,务必清除挡风玻璃、大灯、反光镜上的积雪,保证行车视线清晰,视野开阔;在积雪覆盖的路上起步时前后稍微移动一下,以使车辆能顺利进入车道。
在行车过程中,无论是在积雪还是冰面,摩擦系数都极小,车轮容易产生打滑、侧滑、空转、方向失控、制动距离增大,操作不慎,极易发生车祸。 因此,雪天行车,首要是慢,其次是和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行驶中注意前方和三个后视镜,并注意左右两侧的车辆。
在支路、胡同、铺路行驶时应注意避让骑车人、行人。要时刻注意前方车辆和行人,保持和前车足够的距离,时刻准备提前采取制动措施。
在刹车时,不要一下将刹车踏板踩死,应逐渐加力。 不要摘挡刹车,挂低档刹车可以借助发动机的减速作用更快的降低车速。
另外郊区、山区道路易结冰,更应谨慎驾驶,控制车速,提前发现路面情况,提前采取措施。上下坡时都应使用低档平稳通过,中途不易换档。
上坡防熄火,下坡禁止空挡滑行。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安全事项: 在站点候车时,尽量在站台上等候,请勿走下道沿,车辆进站时,请勿迎车或尾随车辆,待车辆停稳后,有序乘车,一是防止车辆侧滑,二是防止随身物品丢失,上车后尽量往车厢里面活动,减少在车厢门口停留时间,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下车时应提前做好准备,待车辆停稳后,依次下车,请勿拥挤,下车时踩实站稳,防止滑倒摔伤。
关于加强低温雨雪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针对近期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请全体干部员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安全教育。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提醒本部门员工做好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及防寒保暖等,做到事前防范,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二、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突发事故,立即启动预案,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将损失降至最低。
三、开展隐患排查。组织对办公区域、宿舍、食堂等重点部位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彻底消除各类隐患。
四、加强车辆管理。开展驾驶员安全教育,组织学习《低温雨雪天气车辆行驶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加强车辆出车前的检查工作,尤其检查防冻液、轮胎气压、转向器、制动等是否正常,严禁车辆带“病”上路。
五、加强值班检查。认真落实双岗值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切实履行好职责,按照“谁值班、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
寒潮的预防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4、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6、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更要提防。
7、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8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紧报,使海上船舶及时返航。
9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一、如何减少寒潮带来的损失 1.寒潮 专家提示:寒潮是自极地或寒带向较低纬度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寒潮袭来,天气骤变,此时应学会相关的防护知识,抵御寒潮带来的强风、暴雪和降温天气. 相关知识:①寒潮会导致气温骤降.有时气温会降至零下30度左右.②伴有大风、大雪,不少地方可出现2米深的积雪.③可造成火车、有轨电车脱轨.④由于运输困难,使能源的供应受到威胁.⑤许多野生动物将死于严寒. 2.寒潮发生在什么季节 寒潮活动的年变化很明显.每年晚秋至早春,中国大部分地方经常会遭受寒潮的侵袭. 相关知识:①春秋两季,寒潮还可带来扬沙、沙尘暴现象.②由于春秋两季同样可以发生寒潮,导致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因气温骤降而染病.③寒潮警报标准:我国中央气象台规定,由于冷空气入侵使气温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作为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 3.在南方遇到寒潮怎么办 我国南方寒潮每年只有几次,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 自救互救要领:①居民要加强门窗防护,因南方许多地区室内没有取暖设备,因此应注意保温.②乍暖还寒时,南方大部分地区人们早已着春装,此时若遇寒潮来临时,必须注意服装保暖.③南方寒潮与北方不同,在寒冷的同时还因为气候潮湿,显得格外寒冷.因此,寒潮袭来时少去户外活动. 4.接到寒潮预报后市民应做好哪些准备 当市民接到寒潮预警信号后,应早做准备. 自救互救要领:①注意保暖,特别是老人和孩子等体质较弱者应及早做好防寒准备.②做好雷电防护工作.③做好防风、防寒及防冻措施.④病人应及早准备好药品. 5.城市居民应如何应对寒潮 低温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一是寒冷可直接致病,如冻伤;二是可间接导致慢性病患者加重病情,也可诱发突发疾病. 自救互救要领:①注意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前就做好各种防寒保暖准备.②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孕妇、产妇、儿童对寒冷的耐受性差,更易患病.如果发现病情,及时就诊.③出门戴口罩,服装也应以保暖性强的棉服为主.④寒潮来临时不仅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同时也对交通出行带来麻烦,出行时应格外注意交通安全. 6.儿童在寒潮来临时如何避免被冻伤冻病 孩子有贪玩的本性,寒潮来临时应注意自我保护. 自救互救要领:①在雪中堆雪人、打雪仗时不可太久,应不超过10分钟.②在楼下玩时,应小心被楼上放不牢固的物品等砸伤,应与楼房保持一段距离.③在雪中追逐打闹时,不可跑到马路上,防止被车辆碰伤.④玩时一定要保暖,尤其是手、脸和耳朵,避免被冻伤.⑤风雪天不可远行,防止迷路.⑥风雪天更应远离各种车辆. 7.上班途中怎么抵御寒潮 上班族由于工作较忙,忽视了自己的健康,所以应提醒大家寒潮来临时做好防护. 自救互救要领:①正确的做法是穿衣要保暖,工作环境的室温力求稳定,上下班途中应预防着凉受寒.②风雪中应远离挡风的门窗,以免被风击碎的碎片击中.③乘坐公交车时应注意车在雪中停稳再上,否则可能因车轮打滑而被伤害.④天气寒冷,饮食须注意营养搭配,保证身体营养摄取.⑤寒潮来临前,首先安排好家中老人、子女的衣食住行,并保证其安全. 8.寒潮过程中如何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由于寒潮导致道路结冰和积雪,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在出行时应加强自我保护. 自救互救要领:①行驶在道路上的机动车应控制车速,慢行,避免急刹车.道路结冰,会造成车轮打滑,引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②汽车轮胎可安装防滑链上路.③当大雪纷飞能见度降低时,为了避免事故发生,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会采取暂时关闭的应对措施.④人们在顶风冒雪步行时,应慢行并注意抬头看车. 9.室外作业人员怎样躲避寒潮 在遇到恶劣天气时,许多室外工种应停止作业,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自救互救要领:①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室外作业、高空作业的防滑措施.现场的跳板、脚手架、梯子、平台以及各种设备应设专人负责清除冰雪,以防作业人员因地滑而造成机械事故和高处坠落等事故.②恶劣天气过后,要及时清除施工场地的积水、积雪,在采取有效的防冻、防滑措施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③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④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应停止作业,尽可能等在室内安全场所.⑤要注意天气预报的最新消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10.寒潮来临如何避免其他意外发生 体弱者应注意防寒,患心脑血管疾病者应防止意外发生. 自救互救要领:①寒潮是使人体血压产生波动和心脑血管发生意外的主要原因.②气温骤降,导致路面结冰,汽车抛锚,爆胎时有发生.司机应对车辆油、水、电路进行检查,避免交通意外发生.③应对水管设备进行防冻保暖,防止供水系统发生意外.④步行者应注意来往车辆,人与车的安全距离在冰雪天应比平日延长几倍,穿越马路、过桥均应格外小心,防止发生意外.⑤加固门窗、广告牌匾、灯箱、围板、棚架等,以免被大风吹倒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11.寒潮中取暖应注意什么 每当寒潮袭来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就会不断发生.因此当寒潮来临时,居民就应该注意防范.取暖时如果出现头痛、呕吐、晕眩等情形应马上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自救互救要领:①取暖时应保持室内通风.②正确地使用热水器和煤气.因为冬季气温低,室内空气。
强体育锻炼
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起床后居室宜开窗透换新鲜空气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消毒专家指出通风是最好的消毒。
流感流行期间,可对房间进行消毒
每立方米空间用5至10毫升食醋加等量水加热蒸发。此法简便易行,可预防感冒。
常洗手
感冒病毒如在门把手、汽车扶手等硬物体表面可存活72小时,健康人的手一旦接触到这些物体后就会沾染上病毒。
一、可以拿锅用慢火煮一点醋,让其慢慢挥发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二、勿到人口密集的地方,让房间保持通风透气,以防传染,如果不得不去人口密集处,体质较弱者最好戴上口罩;
三、注意不要将空调调得过冷,注意不要淋雨,少吃生冷东西,平时注意锻炼身体;
四、老幼体弱者都应注意,有病不要自行买药治疗,应及时到医院看病,否则病情发展迅速会导致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等病,并危及生命。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泡脚15分钟,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
生吃大葱
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吃。
冷水浴面
每天用冷水洗脸。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再擤出,反复多次。
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10余次。
呼吸蒸气
初发感冒时,在杯中倒入开水,对着热气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可减轻鼻塞症状。
热风吹面
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轻症状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