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电力工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离开安全就谈不上生产,更谈不上经济效益。
而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在于班组,班组是各项生产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载体。要搞好班组的安全工作,就必须重视班组成员是否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否熟练运用。
笔者认为,一线生产员工的安全基本技能表现为对《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的掌握程度。《安规》作为整个电力系统安全工作的准绳,是每个电力员工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违反《安规》而引起的责任事故却时有发生。因此,认真学好、用好《安规》不仅是电力员工的基本技能,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组成员的学习。 1 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思想 开展班组安全日活动是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思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课堂。
安全活动的质量与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检修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班组的安全日活动不能流于形式和搞突击,而应形成制度并严格执行。
在安全活动中,应针对三个方面加大学习力度。 一是在学习《安规》中要力戒教条主义,在学习时应结合实际进行逐条讲解,学以致用,使每个职工认识到个人在单位、车间、班组和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肩负的重大责任,督促每个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熟记《安规》,并把《安规》作为自己工作岗位上的行动指南和防范生产事故的法宝,以此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二是要联系现场实际学习《简报》、《通报》等各类资料,还要通过事故追忆、事故预想分析、技术考问等活动,教育每个职工彻底克服和消除粗心大意和侥幸心理,把过去的事当现在的事,把他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把小事当大事来吸取教训。通过对事故的分析,谈出自己的体会,讲出存在的问题,逐步培养自己从技术角度来分析事故或异常并制定防范措施的能力,使全体职工都能增强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我要安全到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实现三不伤害,从根本上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三是学习安全知识要注意动手能力的训练,要让全体职工学会各类现场急救的方法、现场安全措施的设置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在班组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目前,许多班组的安全活动形式单一,一般是班组长或安全员念学习资料,下面的人员以听为主,场面较冷清。
建议各部门领导、班组长结合季节特点及生产实际,灵活改变安全活动形式。除了班组定期安全日、安全周和安全月活动外,结合班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经常性的系列安全活动。
通过一些职工和家属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家属也步入安全系统工程中来。建立以安全标志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视觉识别系统,规范和完善现场标志,使安全设施标准化。
建立以反三违为重点的安全行为识别系统,规范作业行为。加大反违章力度,按少而精、实用和必要为原则完善班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企业与班组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让职工成为有技术、有安全意识、热爱企业和热爱本职工作的文化人,并成为安全生产的支柱。
3 设立班组流动安全员 由于每个人的观点和对《安规》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为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可采取在班组中设班组流动安全员来开展安全活动,由其协助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开展班组的日常安全监督工作。实践证明,建立班组流动安全员是进行安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它还可以大大降低班组成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
流动安全员每周轮换一次,负责监督全班人员的各项工作。在安全学习会上流动安全员将一周来发现的习惯性违章、违规等不安全因素提出来让大家分析总结,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样可以起到以高带低,互相促进的作用,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危险环境、危险行为等,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达到全员参与,人人讲安全,人人学安全,人人议安全的效果,使班员的能力和特长得到发挥,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4 加大反三违考核力度 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 一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对班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
通过加强职工的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提高班员对违章危害性的认识,消除违章的思想根源,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自觉地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教育使全体人员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靠近死亡,甚至断送生命,认识到违章的后果是一害个人、二害家庭、三害集体、四害企业、五害国家,使职工自觉抵制习惯性违章,养成自觉遵章守法的好习惯。
二是强化安全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发挥三级安全网的作用。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和监督,能有效改进班组安全方面的不足,减少不安全情况的发生。
安全管理人员要勤于监督,大胆监督,而且要深入现场,加强检修、操作、施工现场的控制和安全检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切实可行的打击习惯性违章处罚办法,发现违章违规及时制止和处罚。真正做到事前提醒、事中纠正、事后总结,使职工充分吸。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公司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第一节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安全与危险 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忘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2、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事故与事故隐患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4、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⑴ 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⑵ 故障——安全功能。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⑶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到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全社会为之奋斗的目标。 二、安全生产方针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
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 施工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三、安全生产的三级教育、 新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企业)、项目部和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
1、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施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分析。 2、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本项目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分析。
3、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分析。 四、杜绝“三违”现象 1、违章指挥 企业负责人和有关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安全知识,思想上存有幸心理,对国家、集体的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
明知不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条件,仍指挥作业人员冒险作业。 2、违章作业 作业人员没有安全生产常识,不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或者在知道基本安全知识的情况下。
在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顾国家、集体的财产和他人、自己的生命安全,擅自作业,冒险蛮干。 3、违反劳动纪律 上班时不知道劳动纪律,或者不遵守劳动纪律,违反劳动纪律进行冒险作业,造成不安全因素。
五、做到“三不伤害” 三不伤害就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首先确保自己不违章,保证不伤害到自己,不去伤害到别人。
要做到不被别人伤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要及时制止他人违章。制止他人违章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同时也保护了别的许多人。
第二节 建筑安全基本常识 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 1、建筑产品是固定的、附着在土地上的,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块土地;建筑结构、规模、功能和施工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建筑产品没有完全相同的。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设施、防护用品、施工技术等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建筑现场环境(如地理条件、季节、气候等)也千差万别,决定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是不断变化的。
2、建筑工程的施工是流水作业,建筑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每一个工序都可以使得施工现场变化得完全不同。而随着工程的进度,施工现场可能会从地下的几十米到地上的几百米。
在建筑过程中,周边环境、作业条件、施工技术等都是在不断地变化,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停变化的,而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往往滞后于施工进度。 3、建筑施工流动性大,是建筑施工的又一特点。
一个工程完成以后,施工队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新的项目。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个地区,也可能在另一地区,那么施工队伍就要相应地在不同的地区间流动。
4、建筑施工大多是露天作业,以重体力劳动的手工作业为主。建筑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等,以及露天作业环境不固定,高温和严寒使得作业人员体力和注意力下降,大风、雨。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是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扩展阅读:
一、基本概念
1、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设施或财产损失的状况。也就是指人员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要保证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作业安全就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行为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2、事故就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就是以人为主体与能量系统关联中突发的与人的期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也就是说事故就是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3、伤亡事故是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4、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5、危害辨识就是指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6、危险源就是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电能、有毒化学物质等。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实效故障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为失误和环境破坏因素。
7、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祸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AQ156--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AQ156-01-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AQ156-02-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概念
AQ156-03-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安全生产的方针与原则
AQ156-04-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安全生产的杀手:三违现象
AQ156-05-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常见不安全行为
AQ156-06-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作业安全基本守则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是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扩展阅读:
一、基本概念
1、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设施或财产损失的状况。也就是指人员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要保证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作业安全就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行为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2、事故就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就是以人为主体与能量系统关联中突发的与人的期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也就是说事故就是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3、伤亡事故是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4、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5、危害辨识就是指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6、危险源就是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电能、有毒化学物质等。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实效故障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为失误和环境破坏因素。
7、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祸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二、安全帽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1、安全帽的防护作用 ①防止物体打击伤害 ②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 ③防止机械性损伤 ④防止污染毛发伤害
2、使用注意事项 ①要有下颌带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以防止帽子滑落或碰掉。 ②热塑性安全帽可用清水冲洗不得用热水浸泡不能放在暖气片上、火炉上烘烤以防止帽体变形。 ③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的期限值或受过较严重的冲击以后虽然看不到帽体的裂纹也应予以更换。一般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3年。 ④佩戴前应检查各种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等确认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三、安全色的含义及用途
1、安全色包括四种颜色红、黄、蓝、绿。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禁止、停止或有危险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红色的标记。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2、安全色的对比色 对比色有黑白两种颜色黄色安全色的对比色为黑色红、蓝、绿安全色的对比色均为白色。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 白色则作为安全标志中红、蓝、绿色安全色的背景色也可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几何图形及安全通道、交通的标线及铁路站台的安全线等。 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安全色更加醒目表示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等用于公路交通等方面的防护栏及隔离墩等。 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安全色更加醒目表示特别注意。 蓝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安全色更加醒目用于指示方向多为交通指导性导向标示。
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一、良好的身体素质 安全工作是一项既要腿勤又要脑勤的管理工作。
无论晴空万里,还是风云雷电;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无论是正常上班,还是放假休息;无论是厂内,还是在野外。只要有人上班,安全员就得工作。
检查事故隐患,处理违章现象。没有良好的身体就无法干好安全工作。
二、丰富的安全知识 当前,很多企业的安全员都是“半路出家”,大都没做过安全工作,因此必须不断地学习,丰富自身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一个合格的安全员应具备如下知识: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知识; 2.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具有有关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了解本企业生产或施工专业知识; 3.劳动保护,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4.掌握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 5.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6.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 7.学习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8.心理学,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等知识。
三、敬业精神 安全工作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与不同性格、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素质的人交往,要产生众多不可避免的矛盾,尤其是现阶段安全工作仍然受传统方式的影响,安全工作更是困难重重。选择安全员首先要了解他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是否愿意面对困难,是否有信心有激情解决困难,也就是是否热爱安全工作。
高尔基有句名言“工作快乐,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狱”。一个人如果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无论他能力有多大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因此,作为一个安全员首先应热爱安全工作,“爱”会使人聪明,“爱”是动力,“爱”使人心有灵犀一点通。有“爱”这个原动力,才会体会到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才会体会到自己工作价值,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安全工作中去。
四、职业道德素质 一个安全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德高望重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人信服。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只要自己做得对,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职工才会听从他的话,接纳他的意见,服从他的管理,工作才会得心应手。 安全工作必须讲原则,保持并维护自己的正确立场不变。
工作中存在违章和安全隐患,也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违章作业、冒险作业、违章指挥现象,安全员如果不能敢于站出来制止,将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作为一个安全员应坚持己见,不讲私情,制止任何不安全施工;在处理安全事务时该奖、该罚严格按制度办事,决不手软;参与事故调查时,做到实事求是,取证充分;处理事故时坚决做到“三不放过”。
要坚持原则,安全员还应不怕打击报复,不怕威言相迫,不怕流言蜚语。五、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意志、气质、性格三个方面。
安全员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安全员在管理中时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说,工人违章苦口婆心地教导,其毫不理解;进行处罚别人会有抵触情绪,产生误会;发现隐患几经“开导”仍不进行处理;事故调查“你遮我掩”;甚至被憎恨、被诬告、被陷害。
面对众多的困难和挫折不能畏难,退缩,甚至消沉,也不能一气之下什么都不管了,要勇于克服困难,激流勇进。坚强的意志不是与生具有的,安全员必须在不断的工作中进行磨炼。
气质是一个人的“脾气”和“性情”,是决定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全部动力,是个体独有的心理特点。气质影响着人们智力活动方式,决定人们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稳定性、适应能力、灵活程度和心理过程的强度,使人心里活动具有指向性,即人有内向型和外倾型。
安全人员应具有长期的、稳定的、灵活的气质特点,并且性格外向。 安全员必须具有豁达的性格,工作中做到巧而不滑,智而不艰,踏实肯干,勤劳愿干。
安全工作是原则性很强的工作,是管人的工作,总有那么一些人会不服管,不理解安全工作,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争执,甚至受到辱骂、指责、诬告、陷害等不公平事件。因此安全员必须具有“大肚能容天下事”之风范,要有苦中作乐的毅力,时刻激励自己保持高昂的工作风貌。
六、安全员应树立“保护神”的观念 安全员责任重大,其工作能力、管理力度、工作质量,是众多职工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安全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他人的安全负责,以保护他人安全为工作目标,树立“我是职工安全的保护神”的思想,积极、主动、自觉地实现自己的保护作用;哪怕是自己受委曲,也不能放弃自己对职工的保护责任。
工作中自觉主动地查安全隐患、制止违章作业,不怕威胁,不怕困难。七、有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作为一个安全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解决冲突的能力。
不能选用那种“大事解决不了,小事不想解决”,也不能用那种大事小事“一锅粥”全找领导解决的人。每个安全员不但不能惧怕矛盾,要勇敢面对矛盾,要把处理矛盾作为锻炼自己的工具,要学会解决矛盾,在。
1、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内化思想,外化行为,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把安全第一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
由于安全理念决定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 2、安全法制 应加强国家立法标准和政策,变成强制性法规;加强与国际接轨的认证标准,规范行业标准。
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产法制秩序。坚持“以法治安”,必须“立法”、“懂法”、“守法”、“执法”。
3、安全责任 必须层级落实安全责任。企业应逐级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
责任书要有具体的责任、措施、奖罚办法。对完成责任书各项考核指标、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对没有完成考核指标或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对于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应对该单位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4、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投入,二是资金投入。
对于安全生产所需的设备、设施、宣传等资金投入必须充足。 同时,企业应创造机会让安全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组织安全工作人员到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参观、学习、取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公司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为实现公司安全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安全科技 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监控安全生产全过程。如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喷淋系统、x射线安全检查机、卫星定位仪(GPS)、行车记录仪等,把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全部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
本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基础安全理论的知识层面,二是安全操作与急救的技能层面,三是人机工程与安全心理的系统层面,四是安全评价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管理层面。本书增加了较多的事故案例与实训,以便读者加深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每章均附有复习题。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制药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化工与制药行业员工安全培训用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4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