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 人为因素(违章指挥和操作)、机械因素、材料因素(钢丝绳报废状况下继续使用)、方法因素(管理方法、制度不落实)、环境因素(未设置斜槽或安全通道)。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设施投入,加强安全教育落实三级教育、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数量满足需要,持证上岗、全员安全管理、加强巡查工作、制定应急预案等等。
3 监理监督工作不到位的失职责任。
4 保护好现场、组织抢救伤员、严防事态继续扩大、上报安全管理机构及上级领导部门、协助调查事故原因等等。
这些希望用得着:安全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一、在脚手架上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某公司制药厂旧厂房维修工地,在外墙窗口抹灰时,脚手架扣件突然断裂,架体横杆塌落,正在作业的二位工人从三楼摔下,1名死亡,1名重伤; 某公司机械厂住宅楼工地,一抹灰工在五层顶贴抹灰用分格条时,脚手板滑脱发生坠落事故,坠落过程中将首层兜网系结点冲开,撞在一层脚手架小横杆上,抢救无效死亡; 某公司玫瑰园小区住宅楼工地,外包队工人在拆除北侧外脚手架时,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进行拆除作业,不慎坠落,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某公司胜利花园3#住宅楼工地,一架子工在翻脚手架板时,从14米高处坠落至地面死亡。
某公司金属结构分公司海螺型材技改工地,一工人在5米高脚手架上,给横梁用冲击钻打眼时,由于冲击钻后坐力使他后仰,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某公司华西新区32#住宅楼工地,一架子工在南部六楼脚手架上作业时,因没戴安全带失控坠落,砸破二层兜网,撞在阳台边沿后,掉在首层兜网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某公司兴安小区3#住宅楼工地,一架子工在四层脚手架上进行拆除作业时,未系安全带,不慎失足坠落地面,经医院抢救无效于12点死亡; 某公司检察院侦技楼工地,一架子工在搭设外墙脚手架时,违反操作规定擅自到北立面作业,从13米高处坠落,造成重伤;某建筑工程处福泰小区3#住宅楼工地,一抹灰工在东山墙四层顶位置安装石膏线时,不慎石膏线掉下,砸在脚手架上,将脚手板砸翻,工人顺墙坠落,造成重伤。 二、在脚手架上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冒险违章作业。
一是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未按规定正确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许多作业人员自恃“艺高人胆大”,嫌麻烦,认为不戴安全帽或不系安全带,只要小心一些就不会出事,由此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
二是作业人员危险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2、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已经于200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属于强制性标准,在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搭设与拆除、架体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但在部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一是脚手架操作层防护不规范;二是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兜网和层间网;三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四是悬挑架等设置不规范,由此导致了多起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3、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 4、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不全面,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
项目部重视施工现场、忽视安全管理资料的现象比较普遍,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专项施工工程,如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基坑支护、模板工程、临时用电、塔机拆装等,不编制施工方案,或者不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照抄标准、规范,应付检查。安全技术交底仍停留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
工程施工中凭个人经验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事故隐患和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甚至引发伤亡事故。 5、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在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和在脚手架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都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工长、专职安全员在定期安全检查、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 三、在脚手架上发生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企业要完善内部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定期培训,开展班组班前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脚手架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每年接受规定学时的安全培训。《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防止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第一道防线,是作业人员的“护身符”。
2、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1) 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脚手板: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板与板之间紧靠,离开墙面120-150mm;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
找到几个相关案例,希望对朋友有所帮助哈~ ———————————————————— (一)冒险往下跳 坠滑竖井中 发生事故日期:1985年10月11日8时45分。
发生事故地点:茅村电厂工程施工现场。 主要原因,违反操作规程。
伤亡情况:死亡1人 事故简要经过: 木工组长卫xx带领邵xx(临时工)上到6号冷却塔安装竖井闸门。闸门沿门槽放下约700mm后就再也放不下去了,邵xx说下去看看,就揭开一块盖板面对竖井,两手撑住主水槽两壁向下跳。
只听“啊”的一声,邵xx(男,25岁,四级木工,本工种工令五年)就坠入中央竖井并滑进循环水管底部,落差高达11.33米,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邵xx过于自信,没有踩配水槽口作为中间踏步下到主水槽底板,而是迅猛地往下跳,在重心失稳、双脚悬空的状况下滑入中央竖井。
预防措施: (1)严禁冒险作业。 (2)进行安全技术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和意识。
(二)刷漆违章抽烟 引火烧身死亡 发生事故日期:1988年8月27日18时20分 发生事故地点:包头二电厂工程施工现场 主要原因:违反操作规程 伤亡情况:死亡1人 事故简要经过: 包二电厂6号水塔筒壁防腐抗渗采用铁聚氯乙烯涂料和氯硫化双组分色漆涂刷。涂刷是用慢速卷扬机提升6米长吊篮上载五人和20桶漆及半桶备用稀米起落作业。
当由上向下刷到60米处时,临时工李xx和黄xx抽烟,将未燃尽的火柴杆丢在油漆桶内、油漆、稀料瞬间起火,火势漫延。李xx(男,25岁,电工,本工种工令三年10个月)身边是火点,火势凶猛,待吊篮降落到地面时,李xx已被烧死。
事故原因分析: (1)工地各级负责人对防火安全未采取具体有效措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李xx和黄xx二人易燃品旁抽烟并将未燃尽的火柴杆抛入油漆桶内起火。
违章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预防措施: 配料、刷油人员作业时严禁抽烟,上岗前进行检查,身上是否携带火种,切实做到在易燃易爆场所严禁烟火。
(三)吊盘无防护 倾斜人坠落 发生事故日期:1987年4月4日14日15时32分 发生事故地点:清镇电厂扩建工程施工现场 主要原因:防护装置缺乏 伤亡情况:死亡1人 事故简要经过: 起架工郭xx等三人带领民工六人上烟囱提升盘。当吊盘由196米提升到197.5米时,六个倒链中有两个已提满行程。
这时郭xx和郭xx两人各换一个倒链。在取下倒链钩子时,引起吊盘轻微晃动。
此时民工杨xx站在吊盘较高的一侧(因六名民工拉倒链不同步而产生倾斜,盘径5.4米)有离吊盘边缘只有约200~300mm。这时吊盘与砖内衬之间有400mm空隙,杨xx(男,19岁,包工队力工)从此空隙中坠落至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1)吊盘缺乏防护措施,施工人员没有系安全带,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吊盘提升时没有专人统一指挥,六个倒链提升不同步,造成吊盘倾斜,导致吊盘一侧间隙过大,因晃动人站不稳坠落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预防措施: (1)完善吊盘的安全防护设施,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2)吊盘提升要设专人指挥,防止吊盘产生倾斜现象。
(四)锯长料一人操作 木刺入左眼身亡 发生事故日期:1979年9月25日15时45分。 发生事故地点:吉林火电二公司房产修建队木工间。
主要原因:违反操作规程 伤亡情况:死亡1人 事故简要经过: 孙xx使用电锯窗木料,将一块40*60*2590毫米木料改冲成30*40毫米的方子,当方子推进锯口940毫米,还剩650毫米长时,方木受锯片弹动而被弹断,一块锥刀形状木刺飞出,刺入孙xx(男,57岁,六级木工,本工种工令二十三年)左眼角里侧部位,因刺进140毫米深,伤及脑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锯40*60*2590毫米的方木应一人推料一人接料,孙一人操作,造成已锯开的料被锯片弹动,将方木弹断,飞起木刺造成事故。
预防措施: (1)使用锯床锯长料时应两人操作。 (2)锯料前应把边梢不成材部分先截断。
(3)严格遵守锯床操作规程,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五)无知用手送小料 右手姆指被锯掉 发生事故日期:1970年10月22日14时。
发生事故地点:宝山电厂工程施工现场。 主要原因:违反操作规程。
伤亡情况:重伤1人。 事故简要经过: 木工(临时工)严xx在木工间制作元钉箱,尚缺一小块木板(500*50毫米),便取来一块附有少量水泥的旧木板按要求规格在圆锯机上锯下。
后因锯缝不直,严xx又想在圆锯机上截去5毫米的一小片,但因锯片太钝引起木条跳动,严xx开始时用两手推,将近尾部70毫米时,改用右手拇指及食指压住木条向前推送,结果因木条跳动,右手拇指滑入锯槽,被切断一节半,造成重伤。 事故原因分析: (1)严进厂后未受过使用圆锯机的操作规程教育,且用手直接送小料,违章作业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2)木工间的圆锯机及其他木工机具缺乏严格管理,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认真,管理不善是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 预防措施: (1)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在使用圆锯机锯小料时,严禁用手直接送料。 (2)加强木工机具的管理。
(六)短料潮湿带节痕疤 手退锯料三指伤 发生事故日期:1988年5月9日7时15分。 发生事故地点:太原。
《建筑施工安全》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A; 5.B; 6.A; 7.D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B、C、E 三、案例题 【案例1】答: (1)汇总表中各项实得分数计算方法: 分项实得分=(该分项在汇总表中应得分*该分项在检查评分表中实得分)÷100 则《安全管理》分项实得分=10*82÷100=8。
2分 《文明施工》分项实得分=20*84÷100=16。8分 《“三宝”、“四口”防护》分项实得分=10*85÷100=8。
5分 《施工机具》分项实得分=5*78÷100=3。9分 《起重吊装》分项实得分=5*80÷100=4。
0分 (2)在汇总表的各分项中,如有多个检查评分表分值时,则该分项得分应为各单项实得分数的算术平均值。 脚手架实得分=(86+80)÷2=83分 换算到汇总表中的分值=10*83÷100=8。
3分 (3)分项表中有缺项时,分表总分计算方法: 缺项的分表分=(实查项目实得分值之和/实查项目应得分值之和)*100。 保证项目缺项时,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评分表得零分。
缺项的分表分=【66/(100—20)】*100=82。5分。
汇总表中施工用电分项实得分=10*82。5÷100=8。
25分。 如果其他“保证项目”检查实得分合计为20分,20/40=50%40/60=66。
7%,则该分项检查表不能得分,即计零分。 (4)本工程总计得分为81。
85分。安全检查等级定为优良。
【案例2】答: (1)按照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三级重大事故。上述《规定》总则第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 ①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 ②重伤20人以上; ③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2)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负责起重吊装作业的专职人员,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吊装作业严重超载。 ②安全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落实。
③缺乏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及遵章守纪的培训教育。 ④对机械设备安全状况和安全作业情况失察。
(3)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有: ①项目每周或每旬由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定期的安全大检查。 ②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由班组长和安全值日人员组织的班前安全检查。
③季节更换前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安全专职人员、安全值日人员等组织的季节劳动保护安全检查。 ④由安全管理小组、职能部门人员、专职安全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对电气、机械设备、脚手架、登高设施等专项设施设备、高处作业、用电安全、消防保卫等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⑤由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安全专兼职人员和安全值日人员进行日常的安全检查。 ⑥对塔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井架、龙门架、脚手架、电气设备、吊篮,现浇混凝土模板及支撑等设施设备在安装搭设完成后进行安全验收、检查。
【案例3】答: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①施工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码放物料严重超载,致使承重的工字钢在焊接处断裂,平台失稳坠落。 ②工字钢焊接未焊加强板,造成整体强度不够。
③安全检查不细,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④承重平台保险绳设置不合理,未起到保险作用。
(2)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机械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保用品使用、查伤亡事故的处理等。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17张检查评分表。分别是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落地式外脚手架检查评分表、悬挑式脚手架检查评分表、门型脚手架检查评分表、挂脚手架检查评分表、吊篮脚手架检查评分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架或爬架)检查评分表、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模板工程安全检查评分表、“三宝”、“四口”防护检查评分表、施工用电检查评分表、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检查评分表、外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检查评分表、塔吊检查评分表、起重吊装安全检查评分表、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
(案例4】答: (1)安全检查的方法主要有: “看”:主要查看管理记录、持证上岗、现场标识、交接验收资料、“三宝”使用情况、“洞口”、“临边”防护情况、设备防护装置等。 “量”:主要是用尺实测实量。
“测”:用仪器、仪表实地进行测量。 “现场操作”:由司机对各种限位装置进行实际动作,检验其灵敏程度。
(2)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有: ①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 ②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配备适当的检查力量,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
③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检查设备、奖金的准备。 ④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⑤把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起来。 ⑥坚持查改结合。
⑦建立检查档案。 ⑧在制定安全检查表时,应根据用途和目的具体确定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3)项目经理部安全检查制度的主要规定应有: ①定期对安全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价和考核。对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签发安全整改通知,由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后应予复查。
②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安全检查的内容。 ③安全检查应配备必要的设。
是一份非常好的事故案例集,罗列了梁、板、柱钢筋砼结构事故/地基与基础事故/屋面事故/墙体、施工缝、骨架、装饰事故.
很多都是经典的全国案例(尤其是基坑支护案例)
如珠海祖国广场
工程概况
“祖国广场”位于珠海市拱被关前,基坑深16.2M,采用8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地下连接墙(逆作法)加4层钢支撑支护,2排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帷幕。基坑的4个角采用水平支撑(支撑梁同其他支撑)
该场地地质属软弱地层,地下水较丰富。
基坑采用逆作法施工,施工顺序为:往下作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挖土、作钢支撑,循环进行。当做完第四层支撑后,基坑出现严重管涌现象,地下连续墙下部向基坑内位移,墙体部往基坑外位移,使得钢支撑变形过大,最后往上崩出,1998年5月6日下午4时30分,地下连续墙倒塌,致使附近一栋层楼房和一栋层楼房陷入坑中,另一栋也遭破坏,事故现场附近中照片7。经清查,施工人员中有1人小腿骨折,另有4人受轻伤。事故发生后,珠海市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抢救伤员,疏散附近村民。警方即使封锁了部分街道,拱被交通一度受阻。正在广州开会的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多次打电话了解情况,部署善后工作。5月9日下午2时,现场指挥部组织建委、公安消防等有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10余名消防队员率先进入陷入坑中的居民楼,搬出所有煤气罐,多名房主获准进入屋内捡出其贵重物品。
里面每个案例都介绍了事故发生原因和处理意见
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先建筑行业内没所说施工质量安全事故说请知悉 施工员意造事故即施工事故根据事故造原再细操作事故、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等等 施工员主要两类类持证作业员各类木工、瓦工、电工、焊工、车工等等;另类普通工非持证岗 事故本身责任与合持证工关若工所持证书涉嫌伪造则该工需承担伪造责任罪行 工操作失误造施工事故见事故通造重事故施工管理由总包现场按施工管理标准进行组织规划任何环节施工现失误该事故影响该环节造重事故若名工失误造整工重事故则该事故责任应由业主、总包、监理、包共同承担与工关工需接受仅工作失职及经济处罚责任 操作事故即工自身失误造事故仅影响其自身或范围影响施工现场 安全事故则现场安全管理失职业主、总包、监理安全员未现场安全整顿合格该责任应由业主、总包、监理三承担 质量事故则现场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建筑发坍塌、损毁等事故该责任需业主、总包、监理、质监站四共同承担。
1、安全标志分四类:禁止、警告、命令、提示 2、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收益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3、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 4、劳动防护用品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5、编制安措计划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6、安措计划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计划同时编制。
总工审批、厂长下达。 7、主要负责人培训内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范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行业安全生产专业知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国内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安全分析。
矿危建48/16学时其他24/8时 8、特种作业人员离开岗位6个月,需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每两年复审一次,连续工作10年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一次。 9、安全检查的程序:策划-实施-分析-纠正。
10、劳动保护用品选用原则:符合性、防护性、适用性、舒适性;用人单位责任:按法规选用、三证一书定点购买、教育、报废、制度档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