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1:用法用量要精准。
不论是药品的使用 时间、频率,还是次数、用量等,都需要父母严密管控。一旦超出剂量,就容易引发中毒,而剂量过少则不易达到疗效。
原则2:早预防、早治疗。 妈妈要成为孩子的第二个医生,多了解孩子的生理特性,有针对性的对小孩易患的疾病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小儿上火,是年轻父母经常忽视的常见疾病,它一般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口舌长疮或者爱哭闹等症状,很多家长往往会忽视治疗,殊不知儿童上火不加以控制治疗,往往会引发扁桃体炎、咽炎、肺炎、感冒发烧等症状。治疗儿童上火,现在很多年轻妈妈都选择三公仔小儿七星茶,就是专门针对儿童上火的中成药,药性安全温和。
有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孩子爱喝,是常见病儿童上火的不错选择。 原则3:推荐使用儿童专用药物。
婴幼儿脏器娇嫩,发育不完全,适合使用药性温和、刺激少、副作用小的药物。如小儿上火了,可考虑使用三公仔小儿七星茶,专门针对儿童上火,可预防治疗使用。
1、注射法应慎用:注射对小儿的刺激较大,次数多可造成臀肌挛缩(表现为走路歪斜等),甚至注射不当有可能造成坐骨神经损伤。 2、注意药袋标示:服用前检查药袋上的姓名、药品总量、用法用量、临床用途及注意事项、用药指示、药品的保存方式等。
3、一小时内的吐药才需补服:小儿药物起效很快,如果在1小时以内大量呕吐,则再补服一剂;若超过1小时后呕吐,不需补服。 4、出现副作用后带药品迅速就医:任何药品都可能有程度不一的副作用,若服药后有任何不适,有可能是疾病本身所致,或是药品所引起,所以用药后出现新的症状,请随时与医生联系。
万一不慎误服药品或服药过量,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应带着药品迅速就医,可为患儿获得正确诊断争取宝贵的时间。 5、不要挑战儿童的好奇心:大人应避免在儿童面前服药;在喂食儿童药物时,避免哄骗小孩药品是糖果,以免孩子对药物产生好奇从而引起误服。
6、喂服儿童药物要领: 婴儿以毛巾或衣物包裹固定,使用吸管或口服注入筒,采取少量、多次给予原则,避免婴儿呛到;幼儿给予选择权,如让其选择服药姿势、场所、药丸先后顺序等,并鼓励幼儿合作,服药后给予糖果或饮料奖励,同时也可起到去除药味作用。 。
1、药量不多也不少 给小朋友的药量,是依据年龄、体重(身高)来计算的哟! ◎主动提醒医生、配药医生,仔细确认小朋友的年龄、体重、身高。
◎小朋友的肝肾发育未完全,一次给药的剂量错误,就可能产生毒性或治疗失效,每次服用药量应力求精确。磨粉分包误差大,应避免采用。
◎精确好用的量具、喂药器,先确认药量刻度,并正确量取,小朋友才能吃进适当的药量。 2、好吞服、免吃苦 避免孩子哭闹呛吐,您应选择适合小朋友吃的药剂。
◎主动向医生、配药医生说明孩子吃药的需求,希望优先提供优先选用液剂、糖浆、悬浮剂等喝的药品。 ◎另有专门为小朋友设计的固体药品。
例如原厂包装的颗粒状的粉剂、容易咬碎的咀嚼锭等。 3、仔细核对药袋、妥善保存药品、记录用药情形 ◎向医生索取药单(处方笺),拿单领药。
◎领药时核对药单、药袋等,是否正确无误。 ◎不用标示不清的磨粉药、分装药水。
◎将药品放在适当、安全的地方,以免儿童误食。 ◎把孩子用药情形,仔细记录下来。
要形象表演、多次强化。
1、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4、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得随便离开集体,有事应告诉老师。
5、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6、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7、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懂得如何报警。 8、下午放学后,教育幼儿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
9、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10、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
要形象表演、多次强化。1、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4、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得随便离开集体,有事应告诉老师。 5、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6、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7、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懂得如何报警。
8、下午放学后,教育幼儿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9、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10、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11、教育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
12、教育幼儿没成人带领下不能自己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13、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14、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
药师应考虑儿童能不能使用某些药物?如果可以使用,合适的剂量是多少。
有 些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不适宜给孩子服用。如喹诺酮类可影响软骨发 育,十八岁以下不宜使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可损害 儿童的听神经,因此也不宜使用。
此外儿童生长发育不够完全,用药需特别小心。 儿童的用药剂量应参照有关资料,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进行折算。
对于儿童 用药,应尽量选择为儿童研制的药物。 一般药品说明书中标明:儿童用量每日每千克体重多少量来表示。
如某药标明 儿童用量每日每千克体重Img。 如果是20千克体重的儿童,则每日的用量为20mg。
再根据其每日用药的次数,均匀分配。如果未特别注明的,则一般儿童用量根据儿童 的年龄或体重计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千克)+ 70(千克)。
如果按年 龄计算:婴儿量=月龄X成人量+ 150;儿童量=年龄X成人量+(年龄+ 12)。
首先,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由于小儿的年龄、体重各不相同,用药的适宜剂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还要注意延长间隔时间,切不可给药次数太多、过频。
其次,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一般来说,婴幼儿经肠胃给药较为安全,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
静脉给药时,要按照规定速度滴注,切不可过快过急,并注意不断更换注射部位,防止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小儿的不同阶段,严格掌握禁用药物。
小儿发育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和儿童期3个阶段(出生后28天内为新生儿期,出生后一个月至3岁为婴幼儿期,3-12岁为儿童期),应用药物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不同阶段小儿药物的禁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