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猫头鹰大约有26种长耳鸮,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多数种类几乎专以鼠类为食,是重要的益鸟,而且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猫头鹰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和眼睛像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
目下分3科:原鸮科、 草鸮科和鸱鸮chīxiāo科。原鸮科已灭绝;草鸮科世界有10种,中国有3种; 鸱鸮科世界有126种,中国有24种。
常见的种类有:红角鸮、雕鸮、鸺鶹(xiū liú)、长耳鸮和短耳鸮。
扩展资料:
仓鸮只是猫头鹰的一种。在我国南方有一种猫头鹰非常近似于仓鸮,它就是草鸮。草鸮的脸型很像猴子,因而很多人叫它猴面鹰。草鸮经常出没于坟场墓地,飞行时飘忽不定,鸣叫声尖利刺耳,常令人联想起墓地里游荡的野鬼孤魂。实际上,草鸮之所以在坟地出没,是由于那里有丰富的野鼠可供它们捕食。
我国另一种常见的猫头鹰是长耳鸮。它们明显的特点是耳羽非常长,约有3厘米左右。这种猫头鹰是典型的以捕鼠为生的种类。猫头鹰有一种奇特的习性,它们把食物中不消化的部分都从嘴里吐出来,因吐出来的东西是成团的,所以科学家称它为食团.
鸟类学家分析了1000个长耳鸮的食团后发现,长耳鸮的食物中97%是鼠类。在繁殖季节里,长耳鸮在幼雏没有孵出前就大量捕捉老鼠,贮存起来。有人说长耳鸮嗜鼠成性,这是因为它们见鼠必杀,尽管有时它们杀死鼠后并不食用。由此看来,长耳鸮是一种极有用的益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猫头鹰
中国猫头鹰有27种。
目下分3科:原鸮科、草鸮科和鸱鸮chīxiāo科。原鸮科已灭绝;草鸮科世界有10种,中国有3种;鸱鸮科世界有126种,中国有24种,如雕鸮、鸺鹠、长耳鸮等。中国鸮形目的所有种,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猫头鹰又称鸮、枭,是夜行性鸟类,分布在中国的猫头鹰大约有26种,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多数种类几乎专以鼠类为食,是重要的益鸟,而且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猫头鹰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和眼睛像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
扩展资料:
草鸮科
草鸮科头骨狭长,面盘心形似猴,常被称为猴面鹰,腿较长。草鸮科有2属12~17种,我国2属3种。其中栗鸮属仅2种,分别分布于非洲和亚洲南部,草鸮属10~15种,其中很多种分布于偏僻的岛屿上以及澳洲等地,另一些则分布广泛,其中仓鸮在世界各个大陆都能见到,但在我国境内分布局限,我国境内更常见的是草鸮。
鸱鸮科
鸱鸮科头骨宽大,腿较短,面盘圆形似猫,常被称为猫头鹰。鸱鸮科种类较多,体型大小不一,习性也较多样化,有些以鱼为食,有些则白天也出来活动。有些种类有耳簇,如长耳鸮,有些种类面盘不显著或缺失,看上去似鹰,如各种鹰鸮。鸱鸮科在澳洲仅以各种鹰鸮为代表,其中猛鹰鸮是体型最大的一种,也是澳洲唯一特有的鸮,性情比较凶猛,可以捕食较大的动物。鸱鸮科从北极到热带都有分布,约28属133种,我国有11属23种。
参考资料:国内猫头鹰——百度百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9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