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一般是“软玉”翡翠的定义,翡翠则属于“硬玉”的范畴。
白玉的价值,是和玉的品相、密度、产地等有密切关系的。如奥运奖牌,用的就是“昆仑玉”,包括“青玉”、“白玉”、“青白玉”。用玉做的产品,都叫作玉器。
翡翠是玉的一种,属于硬玉(硬度在6.5——7)。翡翠的价值,和他的颜色、透明度(地子)、光泽、质地、密度等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老坑的翡翠,比新坑翡翠的价值要高很多。
蓝色翡翠属于翡翠原生色之一,主要致色元素是铜,由于含量不同,颜色深浅不一,大致有深蓝色、蓝绿色、天空蓝、晴蓝等,深蓝和晴蓝达到冰种以上,水头足,也就会称之为老蓝水和晴蓝水。但是市场上,许多业内人士喜欢把蓝色翡翠直接称之为蓝水翡翠,这时的“水”并不是指种水,只是“色”的替代字而已,因此听到说“蓝水”有可能不是冰种以上的种水活,要看实物判断,也不用去纠结,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本人6月25日发布了一个关于蓝色翡翠的视频,有兴趣可以上我主页看看。
翡翠的密度大多在3.33左右,而仿冒品,或者是人工处理品一般都不在这个范围,因此检测翡翠的密度,也就成为了翡翠鉴定的一项关键证据。
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给各位说一说翡翠的密度该如何测量。首先我们要准备容重1Kg,精度为0.1g的便携式商用电子天秤一个、1000ml的烧杯一个、以及检测样品
首先,我们在在烧杯中注入适当的矿泉水(实验室一般是用无损去离子水),以能完全淹没所测样品悬空垂直放置为准后,放在天秤的中心位置,清零。
然后,将1#样品用一根细绳吊住放入烧杯中水面以下,四周不能接触器皿任何部位,稍停片刻,读出天秤数据并记录。
如图,1#样品目前的重量为13.1g。
接着将1#样品所系蝇索松开,把样品自然放置在烧杯水中底部,读取天秤数据并记录,为43.6g。然后我们就可以用所测第一次数据(13.1g)除以第二次所测数据(43.6g),即 43.6/13.1=3.33(g/cm3),密度符合国标翡翠定值范围,再结合其它目测经验即可判断1#手镯为A货翡翠。
剩下的 2#样品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想得到数字17.9g。
然后又得到数字58.8g,按照公式58.8/17.9=3.28(g/cm3)。虽然3.28(g/cm3)小于3.33(g/cm3),但考虑到花件雕工繁杂,比表面积增大,在沟槽部位残留有余蜡致密度略有减少,而且仍旧在翡翠的密度范围之内,故而判断也为A货翡翠。
最后的3#号样品,经过测试,我们得到了25.1g和66.1g两组数据。
用66.1/25.1=2.63(g/cm3),结果明显小于3.33(g/cm3),所以判断该样品为B货翡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