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司空氏曾居于此村而得名。
大司空离世界遗产殷墟很近,是安阳市殷都区纱厂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为城乡结合区。
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名,相传帝少昊时就已设置,专管水利、土木和交通工程建设。相传在帝尧时,大禹曾任司空,后因治水有功,大禹的后代中就有以司空为姓的。
北周建德六年设置灵泉县治所,在今龙泉村,唐武德四年撤销灵泉县,并入安阳县清代灵泉盛改名为龙泉,1999年十月,撤乡设镇2003年二月改为龙安区龙泉镇,截至2020年六月,龙泉镇下辖33个行政村,,
北周建德六年设置零全县之所在金龙泉村
唐武德四年撤销临泉县并入安阳县
清代改名为龙泉。
民国初期又改回原名仍称灵泉。
1961年九月,从安阳县划归安阳市郊区。
1999年十月,撤乡设镇。
2003年二月改为龙泉区龙泉镇。
安阳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始建于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距今近千年。
山东土话中‘安阳’是什么意思?口头禅“安阳”是怎么来的?
1
村庄来源
青岛一些村庄的村志、族谱之类明确说是从“云南大槐树”迁来的。那么这个“云南大槐树”又是哪里呢?有人认为,这里的云南是指“小云南”,并非如今的云南省,而是在山西的南部。换句话说 ,就是这些村庄其实也是从山西来的。
2
安阳的由来
青岛人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安阳(音)”,这种说法是从何而来的呢?岛城知名文史专家王铎在《青岛掌故》一书中说:“‘安阳’本是河南省的一个地名,与青岛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青岛人在受了委屈 、劳累过度、心里不痛快或发愁的时候,会发出“安阳、安阳”的叹息声。据说这是在怀念安阳城。原来,移民们离开山西洪洞县之后,往山东走的一个中转站就是安阳。在安阳得到了一段时间的休整,等进入山东之后,本家 、本族或本村的移民就开始分开了。所以,出于对亲情的难舍难离,一路走,一路念叨着‘安阳’。‘安阳、安阳’的叹息声,就是这么来的。现在看来,已经很难考证这事的真假。”
这些民间传说和官方记载一起,构成了城阳地区移民的群体记忆,在记录移民这一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反映出这次大移民给安土重迁的老百姓所带来的痛苦和辛酸。当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移民也确实促进了城阳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其重要的意义。
有2种解释由来。一种解释认为,“羑水经城北东流”,故曰“羑里”。
另一种解释为此地距羑河一里之遥,故名“羑里”。羑里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有一座颇为著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一处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地方,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数千年的时光,回到了遥远的古代。
安阳——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变宁为安,其意相近。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 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三国时安阳属魏郡。
相州——公元580年,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彰德——公元1192年(金代),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消,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地名,“安阳”这个地名的来历,你知道吗?
安阳在现有史书记载中最早的名字叫“相”,史载,大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商都由今天的郑州荥阳境内迁到“相”,也就是今天的安阳境内。
安阳的第二个名字叫“北蒙”,史载,商王盘庚率臣民“迁于北蒙,曰殷。”所以,在盘庚迁都之前,安阳的名字已经从“相”改成了“北蒙”。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春秋时期,晋国打败了卫国,占有了安阳地区后,称之为“义阳”或“东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