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松树需要选择土层较为深厚的沙壤土,方便后续排水。在播种之后的一个月内幼苗带壳出土。松树生长较为缓慢,后续可以根据具体的生长情况安排移植。期间常见有立枯病,建议合理用药,之后也要多多浇水松土。
对于盆栽来讲,选择花盆是要重视起来,尽量不要用太浅的盆。可以使用高一点的紫砂陶盆,也可以用釉陶盆,这样的盆不仅对松树生长有好处,也非常的美观大气。
盆栽种植时尽可能是在春季发芽之前,对它的生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将购买的松树苗适当的修剪下,对于杂乱、较长的根剪除就行了。让它的根系舒展在盆土中,适当的添土,使树苗的根和土更好的结合。
扩展资料:
苗期管理
播后25天~30天幼苗带壳出土,约15天壳自行脱落,此期要防止鸟兽破坏。当松树的幼苗全部出齐以后,一定要重视遮阴的作用,尽量将透光度控制在60%。
与此同时,间苗的时间要选择在6月中下旬与7月的中上旬,而且每米留苗的数量尽量控制在100株。
除此之外,在出苗以后,应每亩地施加5 kg 的硫铵。在8月份要适当地施用磷钾肥,而且抚育的过程中也要对松苗立枯病进行有效地预防。
方法/步骤移植苗由于根系发达、根茎比大,成活率一般高于原生苗。
造林苗龄主要取决于树种,红松一般以2~3年生苗为宜,但在采伐迹地杂草繁茂地段,则以3~4年生苗为宜1年生苗甚至用秋季播种翌春出□的百日苗造林一般以早春为适宜的造林季节有穴植和缝植两种栽植方法,都要保持苗根湿润,栽植时注意使根系舒展,覆土后踏实1株,但也有丛植的,即每个栽植点栽2~4株。丛植对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长有利。
松树造林密度以每公顷4444株(株行距1.5*1.5米)为宜,也可采取每公顷3333株(株行距1.5*2.0米),甚至2500株(株行距2*2米)的。种树无时 只要树不知 土球带的够大的话,就什么时候种豆可以,你说的小松树可以直接用铲子把土一起带回去种,最好不要伤到根系,种好后浇足水就好,很快就能成活的。
注意事项春节前后移栽小松树最合适,成活率高春季,大概在清明前后。
1、树冠下的地表层的土,含腐殖质多,除支松针等杂物,土壤消毒后,可以直接种花了。
2、树蔸下的土,养分很少,需要配方增肥,土壤消毒后才能种花。
盆栽花卉用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及透气性能良好,并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的要求比露地花卉更为严格。一方面要求养分尽量全面,在有限的盆土里含有花卉生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要求有良好的理化性状,即结构要疏松,持水能力要强,酸碱度要合适,保肥性要好。
扩展资料
准备工具:小铁锹 泥土 小花盆 植物
第一步:从花草市场买回新鲜的半成品植物,一般选择适宜在室内种植的植物如吊兰、棕竹、仙人球等能有效净化空气的植物。
第二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把植物移入小花盆中,首先用小铁锹在花盆的底部铺上一层泥土,然后放入植物,再次铺上泥土,直至把花盆填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保证植物的根部埋在土里,但是也不能埋的太深,影响了小盆栽植物的美观。
第三步:做好前面的两步,基本上一个小盆栽已经做成了,但是为了更加的美观,这时我们可以对盆栽做些小小的修剪以及装饰,在泥土表面铺上一层在市场买来的彩色细沙,使小盆栽更加的精致可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盆栽花卉
种子沙藏及催芽
采用冬季室内层积沙藏及催芽。沙藏催芽应在土壤上冻前进行。选择干净且门窗完好的房屋进行全面消毒,把已消毒且湿度为60%左右的纯沙堆放室内,用纯布袋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装好,使沙和种子体积占布袋总体积的30%~40%,然后将布袋平摊层埋沙中,沙堆上覆草帘,注意通风保湿防冻。翌年当种子有40%~50%裂口时即可播种。
树种繁殖
种植
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为好。白皮松根系具有菌根菌共生,菌根菌对促进苗木生长具有良好作用,即可以促进苗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提高苗木的抗旱、抗病能力。因此,白皮松育苗地宜连作。
种子沙藏及催芽
采用冬季室内层积沙藏及催芽。沙藏催芽应在土壤上冻前进行。选择干净且门窗完好的房屋进行全面消毒,把已消毒且湿度为60%左右的纯沙堆放室内,用纯布袋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装好,使沙和种子体积占布袋总体积的30%~40%,然后将布袋平摊层埋沙中,沙堆上覆草帘,注意通风保湿防冻。翌年当种子有40%~50%裂口时即可播种。
育苗方式采用容器育苗或高低床育苗。苗床育苗采用条播,每亩播种量40~50公斤,播后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稻草应用1%浓度的福尔马林或多菌灵溶液消毒。
苗期管理
播后25天~30天幼苗带壳出土,约15天壳自行脱落,此期要防止鸟兽破坏。种壳脱落后应加强立枯病的预防,每周用多菌灵、硫酸亚铁2次~3次交替喷洒幼苗。用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3%~0.5%水溶液,前面一人喷药,后面一人紧跟喷水冲洗,否则容易发生药害。幼苗生长过程中要适时适量浇水,注意松土除草。
白皮松幼苗生长缓慢,第一年苗高仅4厘米~5厘米,第二年10厘米左右,4年~5年生苗高30厘米~40厘米,10年生苗高1米左右。苗木在培养过程中要经过2次~3次移植才能培育成大苗。通常1年~2年生苗进行第一次移植,再培育1年~2年上山造林。5年生苗进行第二次移植,8年~10年生苗进行第三次移植。经过第三次移植后,就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8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