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享有“中国戏剧之母”雅称的剧种是:C、A、京剧 B、黄梅戏 C、昆剧D、二人转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D A、35种 B、36种 C、350种 D、360种 3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B、A、湖北黄梅县 B、安徽安庆 C、湖北安庆 D、安徽黄梅县 4昆剧迄今已有多少年历史?A、A、二百多年 B、四百多年 C、六百多年 D、八百多年 5、下列哪一个不是1790年进京献艺的安徽四大戏班之一?A A、三喜班 B、四喜班C、春台班 D、和春班 6、善于表演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是京剧四大名旦中的哪一位?A A、梅兰芳B、程砚秋 C、荀慧生D、尚小云 7下列属于东北二人转曲目的是:D、A、《天仙配》B、《玉堂春》 C、《花木兰》D、《回杯记》 8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不同,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也不同,下列代表褒义色彩的是:B、A、蓝脸B、红脸 C、黑脸D、白脸 9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哪一行当: C、A、旦 B、生C、净D、丑 10、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哪一剧种?A、A、京剧 B、豫剧 C、昆剧 D、越剧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C、A、希腊的悲喜剧 B、印度的梵剧 C、俄罗斯的芭蕾剧 D、中国的戏曲 12、你设计一下,在京剧中扮演曹操,应选什么色彩的脸谱:B A、红脸 B、白脸 C、黑脸 D、黄脸。
前瞻产业研究院官网有《戏曲文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参考下。
第一章 戏曲文化项目总论1.1 项目基本情况1.2 项目承办单位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4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6 经济及社会效益1.7 结论与建议第二章 戏曲文化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 戏曲文化项目承办单位概况3.1 公司介绍3.2 公司项目承办优势第四章 戏曲文化项目产品市场分析(重点分析当地、全国及国际市场)4.1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4.2 市场容量分析4.3 市场竞争格局4.4 价格现状及预测4.5 市场主要原材料供应4.6 营销策略第五章 戏曲文化项目技术工艺方案5.1 项目产品、规格及生产规模5.2 项目技术工艺及来源5.2.1 项目主要技术及其来源5.2.2 项目工艺流程图5.3 项目设备选型5.4 项目无形资产投入第六章 戏曲文化项目原材料及燃料动力供应6.1 主要原料材料供应6.2 燃料及动力供应6.3 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6.4 项目物料平衡及年消耗定额第七章 戏曲文化项目地址选择与土建工程7.1 项目地址现状及建设条件7.2 项目总平面布置与场内外运7.2.1 总平面布置7.2.2 场内外运输7.3 辅助工程7.3.1 给排水工程7.3.2 供电工程7.3.3 采暖与供热工程7.3.4 其他工程(通信、防雷、空压站、仓储等)第八章 节能措施8.1 节能措施8.1.1 设计依据8.1.2 节能措施8.2 能耗分析第九章 节水措施9.1 节水措施9.1.1 设计依据9.1.2 节水措施9.2 水耗分析第十章 环境保护10.1 场址环境条件10.2 主要污染物及产生量10.3 环境保护措施10.3.1 设计依据10.3.2 环保措施及排放标准10.4 环境保护投资10.5 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1.1 劳动安全卫生11.1.1 设计依据11.1.2 防护措施11.2 消防措施11.2.1 设计依据11.3.2 消防措施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2.1 项目组织机构12.2 劳动定员12.3 人员培训第十三章 戏曲文化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3.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13.2 项目实施进度表第十四章 戏曲文化项目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14.1 项目总投资估算14.1.1 建设投资估算14.1.2 流动资金估算14.1.3 铺底流动资金估算14.1.4 项目总投资14.2 资金筹措14.3 投资使用计划14.4 借款偿还计划第十五章 戏曲文化项目财务评价15.1 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15.1.1 参考依据15.1.2 基本设定15.2 总成本费用估算15.2.1 直接成本估算15.2.2 工资及福利费用15.2.3 折旧及摊销15.2.4 修理费15.2.5 财务费用15.2.6 其它费用15.2.7 总成本费用15.3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15.3.1 销售收入估算15.3.2 增值税估算15.3.3 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15.4 损益及利润及分配15.5 盈利能力分析15.5.1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15.5.2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15.5.3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15.5.4 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15.6 不确定性分析15.6.1 盈亏平衡15.6.2 敏感性分析第十六章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16.1 经济效益16.2 社会效益第十七章 戏曲文化项目风险分析17.1 项目风险提示17.2 项目风险防控措施第十八章 戏曲文化项目综合结论。
一、活动名称:七月戏剧社五周年庆典晚会 二、活动目的:为了弘扬戏剧艺术文化,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七月的历史,展示七月的风采,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喜爱七月 三、活动内容:以上演七月五年来的老剧来表现七月的成长历程 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五、活动时间:2007年5月15日 六、活动地点: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大礼堂 七、活动前期工作安排 (一) 宣传工作 1、出海报 负责部门:宣传部,由部 长把工作安排到个人 制作喷绘海报一张,手绘 海报两张,海报要求华丽 醒目,并于5月12日粘贴 海报 2、印传单 负责部门:宣传部、办公 室 宣传单内容要求有吸引 力,撰写工作于5月7日 完成,5月8日开始派发 3、派发宣传单 负责人:全体理事会成员 5月9日及10日,安排人 员在每个教室粘贴宣传 单,避免出现宣传漏洞 (二) 舞美及编剧安排 1、舞美(黄斯思负责 于5月7日前把演出所必须的物品准备好) 1>化妆:刘姿玲 2>服装:罗阳璐 3>灯光:宋丹 4>布景:胡棱峰 贺崧健 5>音乐:曾元 张达 2、场记:李翼 李石 徐诗 艳 3、编剧 《地狱人偶师》李雅 丽 《活着》张玲馨 《心碎的冰咖啡》熊 千里 (三)演出准备工作 1、5月10日在大礼堂完成第一次彩排 2、5月13日完成第二次彩排 3、购买请贴(5月13日) 4、购买嘉宾席的食物(督导部负责) 5、邀请领导及各兄弟社团观看演出(李翼负责) 6、请学院礼仪队迎接嘉宾 八、活动演出时工作 (一) 晚会流程 1、主持人开幕致辞 2、有关领导发表讲话并题词 3、主持人对七月做简单的介绍并介绍到场的嘉宾 4、正式演出 5、有关领导发言总结 6、观众交流会 7、全体演员,工作人员与领导合影 8、清理舞台、礼堂 (二) 工作人员 1、现场秩序工作人员:王波、郑云龙、余威威 2、摄影工作:李石、李翼、杜宇翔 3、后台协调:曾敏、丁湘珑、周雅琴 4、机动组:高雅、李珊珊、徐慧、肖也恬 九、活动后期工作 1、活动总结:办公室 2、后期宣传工作:宣传部出两张海报(图片与文字展) 演出费用清单 横幅 50元 舞台布景 200元 刀(一把) 2元 透明胶 2元 演出服装 600元 摄影费用 150元 化妆品 100元 贵宾饮品 50元 宣传海报 150元 打印 50元 请贴 50元 共计:1504元 七月戏剧社五周年庆典 演员及工作人员 总监:喻琢成 总导演:何青 协调负责人:程妤 演出前期准备: 编导:李雅丽 张玲馨 曾敏 节目督察:齐彬 王波 策划书:办公室 小剧导演及演员 《活着》 导演:张玲馨 副导:游丹 演员:姐姐—王娇华 老孙—黄京 记者—曹嘉钰 酒鬼—张小雨 东子—陈睿 《地狱人偶师》 导演:李雅丽 演员:傀儡—刘倩 人偶师—田渐甫 善天使—艾晶晶 水天使—罗晔 火天使—蔡博飞 光天使—范哲宣 小天使—卢艳 《心碎的冰咖啡》 导演:熊千里 演员:凌思雨: 吴斯 朱小姝 阿迈勒: 黄涛 符一波 母亲: 张雅婷 舞美(黄思斯负责) 1、化妆:刘姿玲 李菲 陈奕宏 2、服装:罗阳璐 3、灯光:宋丹 4、布景:胡棱峰 贺崧健 5、音乐:曾元 张达 机动组:李翼 李石 孟肖 七月戏剧社 2007年4月19日。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一、背景分析:当下,娱乐文化已经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众消费的主要精神产品。单调的戏曲节目,已不能再吸引大众的眼球。
二、企划动机:就目前为止,戏曲类的节目,大多生存艰难。唱念做打,选段演唱都已过于守旧,难以将戏曲推广。信、周杰伦都曾在歌曲中加入戏曲演唱,让人耳目一新。将戏曲与流行音乐或与多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结合将是节目组重点打造的对象。《相约花戏楼》之我爱唱戏就是建立在这一宗旨之上。让戏曲不再枯燥,老少咸宜。
节目设定:
一、节目名称:《相约花戏楼》之我爱唱戏
二、节目类别:全民参与的一档戏曲歌唱节目
三、节目主旨:推广戏曲,弘扬传统文化
四、节目目标:为喜欢戏曲者提供展示自身素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五、节目定位:为喜欢戏曲以及多种形式结合的大众提供平台
六、节目形态:年纪性别不限、曲终不限,个人或团体参加比赛,并有观众参与的互动型录播节目
七、节目内容:推陈出新,凡是参赛者表演曲目,必须经过再加工,戏曲与单种艺术形式或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
节目点评,此阶段有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场上观众对参赛者的表演发表意见;然后由现场嘉宾做点评。
观众打分,评委的点评以及观众自身的判断,对参赛者的表演进行评价,采用10分制。
评委打分,综合参赛者的表演进行打分,
由主持人宣布最后结果,每期设立两个晋级名额,晋升半决赛。
八、节目特色:融戏曲与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身,发掘戏曲的传统魅力。
九、节目风格:睿智 轻松
十、主持人串联风格:有才气,稳重之中不失幽默
十一、节目长度:60分钟每期
十二、单集节目构成:片头;参赛者VCR、参赛者亮相、比赛进行、评委点评、加分题、最终决定
十三、播出时段:暂定
十四、播出次数:暂定
十五、节目集数:21集。前16集为预赛,17-20集为半决赛,21集为决赛。
十六、单集晋级安排:前16集每场设立两个晋级名额,17-20集每场设立一个晋级名额,21集决出总冠军。
十六、参赛者节目安排:为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可对参赛者表演的节目,由专业人士进行适当的辅导和修正。
十七、参赛者服装以及化妆安排:由专业人士对参赛者进行指导,提升节目整体形象。
节目宣传:
网络媒体:通过安徽卫视网络战略合作伙伴搜狐网、安徽电视网、新浪网、百度贴吧和安徽卫视粉丝网进行宣传。将单集参赛者具有可看性的表演视频上传到安徽电视网播客、优酷视频等各大门户视频网站。
平面媒体:在省内具有知名度的平面媒体上整版宣传,如《新安晚报》等
电视媒体:在节目播出前以及播出中,安徽电视台给与一定时间段宣传。安徽卫视的各综艺节目中,可有主持人进行介绍《相约花戏楼》之我爱唱戏。
摄制要求:
一、主持人:马滢、阿进
二、节目顾问:戏曲名家、艺人、知名人士等
三、节目要求:节目不得过于郑重其事,要既有气氛又能够令人感受到传统文化,使观众感受到比赛的趣味性
四、整体目标:节目播出时段,可以赢得绝大多数电视观众。
五、制播周期:暂定
六、工作人员设置: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