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次知识竞赛都要预先确定好竞赛程序。
竞赛程序通常分两个阶段,一是赛前准备阶段,三是竞赛实施阶段。 1、赛前准备阶段,该阶段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发出通知,明确竞赛试题的范围,明确参赛条件,制定竞赛规则。
2、竞赛实施阶段,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次:赛前辅导;组成评委会;布置赛场;领奖工作演练;组织选手参观赛场;熟悉环境;体验抢答器和按钮;竞赛,颁奖。 (1)赛前辅导。
通常在开赛前一至两天进行,辅导的内容一般包括知识和心理两个方面,知识方面的辅导主要是对题目内容进行原则性的提示,提供题目的大体范围和发问方式,心理辅导主要使选手减轻思想压力,尽快进入情况。 (2)组成评委会,评委会主要由专家释疑组的成员担任,主要对竞赛中可能出现的歧义进行纠正和解释,保证竞赛顺利进行。
(3)布置赛场,知识竞赛的现场应包括:主持台,选手台,出题板,计分显示设备,抢答器,音响设备,录相设备,电视等。 (4)竞赛与颁奖,知识竞赛的对抗性很强,因而,主持人对调节赛前气氛担负主要责任,开赛后,要严格按照规则实施,对违反竞赛规则的选手及时予以处罚,竞赛中,如果出现问题,要依靠评委会迅速解决,以保证竞赛不间断地进行,竞赛结束后,应组织好发奖。
知识竞赛的一般组织程序主要是以上内容,基层单位在进行比赛时,在程序上可有所取舍,组织上也可以简化,但无论如何,有两个环节是必须注意的:一是试题的选择与确定,二是对赛场的控制与调节。 参考资料:。
这是我们学校的通知,应该可以帮助你。
第十一届“创新杯”科技文化节
之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实施细则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锐意创新、追求真知,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同时,也为了选拔优秀作品参加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定举办第十一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
凡在2011年7月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我校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不限国籍)都可以申报作品参赛,每人限报一件作品。
二、参赛要求
1、组队:自由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原则要求每组人数控制在7人以内。为了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一般要求竞赛小组中要由管理、经济、营销、法律、财务、科技等专业的学生组成。
2、选项: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的服务或产品。所提出的服务或产品为参赛者的发明创造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也可以是一项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或服务。
3、调研:就所提出的服务或产品开展广泛的市场调查和深入研究。
4、成文:完成商业计划报告书的创作主要是为了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争取商业计划真正走向市场,所完成的商业计划应论据充分,说服有力。
四、作品范围
1、谋划创建企业或者公司,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创设某种新的型职业,例: 海洋清洁工
3、推出某种全新的服务,例: 房客爱公益网
4、发明某种科技产品,例: 智能美发软件
注:以上范围仅供参考,只要使用参赛者自己的创意,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并且符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点,同时要能够根据创业计划写作指南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只要是能为自己的未来谋取收益的设想,均可以作为作品主题参赛。
活动时间表
3月 下发大赛通知,进行组队
4月-5月 完成组队、项目选定和撰写初赛文稿
5月27日前 初赛报名,上交报名表和创业计划书
6月30日前 初赛评审,公布复赛名单
六、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 (4月-5月)
(1)创业辅导讲座(4月初)
邀请往届竞赛评委、获奖团队指导老师和全国创业竞赛获奖者对参赛团队成员进行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和座谈会等形式,对参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知识、风险资本运营、资本市场运作、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等方面的指导;
(2)参赛小组完成组队,创业项目选择,市场调研和初赛文稿的形成等环节;
(3)各参赛团队在5月27日前上交报名表(团队+个人)和创业计划书(3份)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校团委办公室);
2、第二阶段(6月-8月)
(1)大赛评委会将根据团队的创业计划书进行评审,进行初赛评审;
(2)经评委打分,按得分高低,评出20件复赛作品;
(3)进入复赛的20件作品利用暑假进行项目调研;
3、第三阶段(9月-10月)
(1)参赛团队根据调研数据和市场分析,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创业计划书;
(2)各参赛团队在9月20日前将复赛报名表和创业计划书(3/5份)上交至校团委办公室;
(3)大赛评委会将对复赛作品进行书面评审,按照得分高低,
注意事项:
1、大赛以创业计划小组(团队)形式参赛。大赛要求参赛者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赛。鼓励跨学院、跨校区组队参赛(但小组成员务必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申报单位)。
2、参赛者的参赛作品应该是针对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具体来源有:参赛小组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小组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应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引用其产品;或是一项可能研究发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3、参赛小组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能可的创业计划书。同时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创业计划走入市场。
“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 主办的一项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 成果、提高素质,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它在推动高校与社会 的交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掘和培养高素质学术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 经过近十届的发展,“挑战杯”竞赛已经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 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 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
“挑战杯”竞赛包括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 创业计划大赛,另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 届。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 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皖校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 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 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
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举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在全国高校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 好的社会影响。 目前已经举办了六届。
第七届创业大赛在2010 年5—9月举行,吉林大学、吉林人民政府将承办本次赛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髙校学生课余 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活动,其竞赛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竞赛目的是为了引导和激励 学生钻研科技,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 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竞赛分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文明制作三类作品;聘 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 动。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从1989年开始 实施,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
是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暨第六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
它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大赛设立奖金和3000万的创赛专项资助,对接政府创业资助、银政企合作贴息资助和股权有偿资助,吸纳4.5亿元社会创投资本,提供大赛合作银行授信优惠、大赛创投对接服务平台、孵化器场地优惠等支持政策,让参赛项目在大赛中每晋一级,均可获得相应支持,并择优选送参与国家赛; 创投机构将提供免费商业运营和管理的咨询,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和发展目标。
本届报名截止日期为7月31日。
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暨第六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它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深圳赛区参照国赛设定的行业类别对参赛项目进行行业分类,分为电子信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6个领域进行行业赛,同时分企业组和团队组分别进行比赛.
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下设2个分赛区。分别为:南山分赛区和联合分赛区。
大赛组委会从各区和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选送的创投机构中筛选不少于45家合格创投机构组成大赛创投机构库,参与项目投资,并在深圳市技术转移促进中心备案。
由各区和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组织其推荐的合格创投机构选送专家,组成不少于400人规模的创赛专家库,参与大赛项目评审。
评选过程:企业组和团队组各自独立评选、独立设奖。评选过程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四个阶段。初赛和复赛依照大赛组委会制定的评审标准组织评选,评选方式由各区赛承办方自行决定。半决赛和决赛采用6+12模式答辩评选,每个参赛项目展示6分钟,选手与评委互动12分钟。
本届报名截止日期为7月31日。自2009年6月以来,创赛已在深圳成功举办了五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