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创新对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一、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坚 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 新,加强基础研发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我国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 稳步提高,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亮点纷呈,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56。2%。
一是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初步形成。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胜利 召开,发出了迈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召。
颁 布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 战略目标,明确了“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进六大转变” 战略布局,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制定实施首个国 家层面综合性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突 出了塑造引领型发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的要求,体现了科技与经 济、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部署面向2030年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 确定15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启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 学与类脑研究、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等4个项目试点,为科技 创新指明了新的发力方向。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 费支出1。55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9。
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2。08%。
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8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1个, 国家工程实验室19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76家。 有效专利拥有量达628。
5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0。3万件,首次突 破百万大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件。
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 32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4万亿元,增长16%。
科技创新取 得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 发射升空,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启用,全球首颗量子科学 实验卫星“墨子号”、首颗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 “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在轨运行一年,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 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运算速度居世界首位。 基础前沿加速赶 超,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组织 实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人才工程, 一批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创 业人才不断涌现。
三是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加快形成。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全面启动,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
8个区域全 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形成了一批可总结推广的改革发展经验。 印发创新型省份工作指引,新增湖北、广东、福建3个创新型省份 试点。
新设河南郑洛新、辽宁沈大、山东半岛、福建福厦泉、安徽 合芜蚌和重庆6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4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 人保持快速增长,在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辐射带动作用。深人 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 型升级,重点区域创新链、产业链加快融合。
发布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落实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和领导人承诺,继续实施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科技合作项目联 合资助工作,科技创新弁放合作持续深化。四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 改革深人推进,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实现常态化运行,新型科技管理体系基本形成6印发实施《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 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赋予科研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劳 务费管理使用等六大方面自主权。 出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 配政策,提出通过稳定提高基本工资、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力度、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措施,更好实现知识创造价值,使价值创 造者得到合理回报。
制定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改革,更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出台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 动方案,形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制度安排。
普惠性政策进一 步落实,全年新增备案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累计达10。
4万家, 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150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 收约760亿元。 二、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社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将推进“双创”工作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有力抓手,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进人提质增效新阶段。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651。
3万户,增长 11。6%,平均每天新登记4。
5万户。全年新登记企业552。
8万户,增 长24。5%,平均每天登记1。
5万户。一是示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出台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 范基地的实施意见,首批28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启动。 各示范基地。
南京江宁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2011-08-29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南京江宁科学园天元路391号。
南京江宁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11558507977X5,企业法人车鸣,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南京江宁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创业投资;代理其他创业投资企业等机构或个人的创业投资;创业投资咨询;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管理服务;参与设立创业投资企业与创业投资管理顾问机构。(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76801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665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南京江宁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39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南京江宁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2013年12月10日,国内单体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科技综合体—紫金(江宁)悠谷孵化器正式开园,一批未来网络项目以及高层次人才与科技创新合作集体签约。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省科技厅常务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王秦出席开园仪式,并共同为江苏省创业中心江宁孵化基地揭牌。
悠谷孵化器位于南京江宁秣周路U湖湖畔,目前已建成25万平方米载体,11万平方米裙楼。当天揭牌的江苏省创业中心江宁孵化基地和3D打印研究院首批入驻该园进行孵化。未来这里将引进一批高端创业人才、创新研发中心、股权融资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南京宝德云谷位于南京最近主城的核心板块——奥南,是由龙头上市科技企业——宝德集团开发的集研发、办公、人才公寓、社交、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综合体,占地面积4.5万㎡,总建筑面积18万㎡,项目用地性质为科研用地,产权年限50年。
说起科研用地,很多人都不一定弄得明白,什么是科研地产?科研地产能不能交易?能不能办证?大多数人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毫不了解。什么是科研地产?科研地产的发展潜力如何?工业时代从最初的基础厂房到互联网科技时代的动漫产业基地、高档写字楼、科研中心乃至科技园区,数十年的发展,产业地产得到了长足发展。
科研地产是经济形态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产物,南京科研地产从2012年开始强势发展,从“一核、一圈、三城、多点”的全市创新空间总体格局(其中,“一核”为中科院麒麟科学园,“一圈”为创新创业生态圈,“三城”为仙林、江宁、江北三个大学城,“多点”为15个高新园区)到一谷两园。
.产业地产四面开花。当2014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时,产业地产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星火E方、浦潮创立方、星智汇、孵鹰大厦等新兴开发区域内,科研地产项目纷纷进驻,为区域以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江北新区、新城科技城、麒麟新城、未来科技城。
快速崛起于南京周边。
目前我国正进入经济转型期,而产业园区、科研地产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为产业地产行业未来的长期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开发企业层面看,自一系列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以来,住宅市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此外,伴随着楼市暴力时代的结束,传统地产开发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压力,近年来,房企为更好发展开始走向转型之路,恒大、万科、远洋、绿地、保利等越来越多有远见的传统开发商纷纷“去地产化”,开始进军产业地产这一“钱景”无限的市场, 全国科研地产蓬勃发展。
从产品层面看,南京科研地产种类众多,包括总部基地、广告园、物流园、科研办公楼、孵化器、创客工厂等,南京属于科研地产性质的产业园区约有200多个。政策层面,全国各级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支持优良产业园区发展,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园区企业发展。
那么科研地产能不能交易?能不能办证?这是很多网友关心的核心问题。科研地产项目须向市规划局申请办理规划条件、规划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主要申请办理以下四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土地使用证。
科研地产能否销售、可售比例多少,每个项目应具体根据土地使用证上的要求,在满足项目竣工验收、转让对象为科研类企业机构前提下,开发企业可以对所建房产进行分割转让(包括平出售、交换和赠与),分割转让的建筑面积一般不得大于地上总建筑面积的50%。——因此,从政策层面来说,科研项目可以交易,也能办理不动产产权登记。
南京宝德云谷属于可销售50%可办证的科研办公楼,打造集创客工厂、共享空间、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总部基地、商服休闲、人才公寓为一体的科技综合体,项目位于奥南核心地段,也是中国软件谷未来软件升级跨越核心区。南京宝德云谷是宝德集团在南京的首个企业加速器项目,为企业的孵化和发展提供全程专业服务。
宝德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多元化发展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亚太十强,同时是国家工信部CSIP云计算研究中心专家单位,曾获福布斯“中国潜力100”企业 、中国上市公司成长百强31位等。近年来宝德集团陆续布局各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包括北京、深圳、南京、天津、揭阳、岳阳、张家界、乐山。
作为亚太十强的上市企业,宝德为什么选择将宝德云谷建设在此?南京各区都有不同的产业定位、产业规划,每个区域因地制宜重点打造自身的主导产业,中国软件谷、奥南板块——紧邻河西新城与南部新城,也是最近主城的版图,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项目位于南京雨花台区中国软件谷,这里是中国第一软件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通讯软件产业研发基地,国家重要的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中心,综合实力列全国园区前三强,是中国首个千亿级软件产业基地,仅次于中关村。
软件谷区已汇聚了IBM中国软件授权培训中心、戴尔、润和软件、三胞集团、中兴、华为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依托于长三角经济圈、全国重要交通枢纽、文教核心优势以及南京今后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宝德云谷将有助于吸引国际资本、企业、人才在此集聚。
结合当前的交通、产业规划,大力引导大型科技龙头企业入驻,大力发展智慧产业集群,提升规划区内的品质凝聚力,未来宝德云谷的产业发展是大有可为的。宝德云谷聚焦于“创新数据智慧,促进业务增长”, 帮助企业成功、帮助人们提升工作效率和改善生活。
项目主要致力于企业服务、扶持工作,以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为企业提供金融、物业、人才、咨询及孵化等全方位的服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