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拟咏怀典故(庾信《拟咏怀》之十一的翻译)

拟咏怀典故(庾信《拟咏怀》之十一的翻译)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6-30 17:03 浏览:7 次

1.庾信《拟咏怀》之十一的翻译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诗人借悼念梁元帝的江陵之败和梁朝灭亡的悲剧,表现出一种痛定思痛的怀念故国之意。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是借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来写景,并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凉之景引出对往事的追忆。

诗起首就奠定了全诗的悲怨基调,后面的用典也就大多与悲怨愤恨及其死亡相关。“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一是用舜死时两个妃子为其而哭,泪洒竹上尽成斑点的典故,二是用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为齐国伐莒,死于莒国城下,其妻号哭过于哀痛,而导致杞的城墙为之崩塌。

作者用此两典,暗示梁元帝的失败和江陵城的陷落。 “天亡遭愤战”后的六句借典故转入对梁灭亡的反思,言说梁灭亡前乃有不少败亡的征兆,说明国亡兵败乃是天意所致,其深层则含有谴责之意。

“天亡遭愤战”引项羽之典。项羽兵败时对乌江亭长说:“此天要亡我,我又何必渡江呢?”然后自刎而亡。

“遭愤战”是指遭遇使人怨愤的战争。“日蹙值愁兵”指梁的国土一天比一天在缩减,将士为之而愁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借天文之象暗喻梁早已显出败亡的迹象。《晋书·天文志》载:“虹头尾至地,流血之象”。

长虹映照军营战垒是兵败的征兆,而长星流落营中又为主将陨落的先兆。“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仍是用典。

“楚歌”句用项羽兵困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之典,寓含梁朝江陵兵败多有怨恨之意;“南风”句则引《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对阵楚师则歌南风,多有死声,预言楚必然无功而返,而暗指梁元帝必败。以上六句都是引典而暗寓江陵败局乃天意难违。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则有两解,一是谴责梁朝的君臣只顾眼前的享乐,将士养尊处优,不思战争,皇帝也淫逸骄奢,不虑身后的骂名;第二解则可理解为作者的愤激之言,说的是梁亡乃必然之事,我也就借酒浇愁,不管他身后的荣誉与名声了。庾信羁留北方而不能南归,预想自己肯定会被人诟病,但想到梁的腐败无能与不可挽救,也就顾不得论身后之名而借酒浇愁了。

实际上这是庾信的愤激之言,梁必败早就有预兆,我等又何德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呢?那就暂且以杯中酒而自我安慰吧。

拟咏怀其七,拟咏怀庾信,拟咏怀十一

2.(《拟咏怀》之十一)的译文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诗人借悼念梁元帝的江陵之败和梁朝灭亡的悲剧,表现出一种痛定思痛的怀念故国之意。“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是借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来写景,并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凉之景引出对往事的追忆。

诗起首就奠定了全诗的悲怨基调,后面的用典也就大多与悲怨愤恨及其死亡相关。“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一是用舜死时两个妃子为其而哭,泪洒竹上尽成斑点的典故,二是用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为齐国伐莒,死于莒国城下,其妻号哭过于哀痛,而导致杞的城墙为之崩塌。

作者用此两典,暗示梁元帝的失败和江陵城的陷落。“天亡遭愤战”后的六句借典故转入对梁灭亡的反思,言说梁灭亡前乃有不少败亡的征兆,说明国亡兵败乃是天意所致,其深层则含有谴责之意。

“天亡遭愤战”引项羽之典。项羽兵败时对乌江亭长说:“此天要亡我,我又何必渡江呢?”然后自刎而亡。

“遭愤战”是指遭遇使人怨愤的战争。“日蹙值愁兵”指梁的国土一天比一天在缩减,将士为之而愁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借天文之象暗喻梁早已显出败亡的迹象。《晋书·天文志》载:“虹头尾至地,流血之象”。

长虹映照军营战垒是兵败的征兆,而长星流落营中又为主将陨落的先兆。“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仍是用典。

“楚歌”句用项羽兵困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之典,寓含梁朝江陵兵败多有怨恨之意;“南风”句则引《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对阵楚师则歌南风,多有死声,预言楚必然无功而返,而暗指梁元帝必败。以上六句都是引典而暗寓江陵败局乃天意难违。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则有两解,一是谴责梁朝的君臣只顾眼前的享乐,将士养尊处优,不思战争,皇帝也淫逸骄奢,不虑身后的骂名;第二解则可理解为作者的愤激之言,说的是梁亡乃必然之事,我也就借酒浇愁,不管他身后的荣誉与名声了。庾信羁留北方而不能南归,预想自己肯定会被人诟病,但想到梁的腐败无能与不可挽救,也就顾不得论身后之名而借酒浇愁了。

实际上这是庾信的愤激之言,梁必败早就有预兆,我等又何德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呢?那就暂且以杯中酒而自我安慰吧。

咏怀,典故

3.以《拟咏怀》其一,其七,其十一为例,具体分析庾信的诗风

庾信的《拟咏怀》组诗一共二十七首,这些诗几乎篇篇叙及身世之慨和乡关之思,对于自己颠沛异域的遭遇多有凄恨之词。其一: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 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写得悲壮苍凉,很有特色。

《拟咏怀》其七写诗人远在异国怀念故国的思想感情,此诗塑造了一个为乡国离恨折磨而消瘦憔悴、悲痛欲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栩栩如生,感情强烈而又清新绮丽。

《拟咏怀》十一中庾信羁留北方而不能南归,预想自己肯定会被人诟病,但想到梁的腐败无能与不可挽救,也就顾不得论身后之名而借酒浇愁了。实际上这是庾信的愤激之言,梁必败早就有预兆,我等又何德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呢?那就暂且以杯中酒而自我安慰吧!

在庾信后期创作中,最受重视的,是与前一种风格很不相同的自抒胸怀与怀念故国之作,对故国的思念,通过悲凉的语句体现出来。庾信的性格,既非果敢决毅,又不善于自我解脱,亡国之哀、羁旅之愁、道德上的自责,时刻纠绕于心,却又不能找到任何出路,往往只是在无可慰解中强自慰解,结果却是愈陷愈深。所谓“情纠纷而繁会,意杂集以无端”(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使得诗中的情绪显得沉重无比。《拟咏怀》二十七首,就是这一类诗的代表。

4.说明《拟咏怀》(榆关断音信)篇如何体现出及南北文学之长

此诗极写自己久羁北国不得南归的痛苦和怨恨,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故国之思,明知返回故国无望,但最终也不肯放弃这一信念。

诗人将其羁留他方,而家乡消息全无的孤独、悲伤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其时梁朝已被陈所取代,“汉使绝经过”也包含作者的故国不再的哀伤。“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一句,渲染了一个悲愤凄厉的气氛,即写出了自己的处境,又表达了自己的悲怨之情。诗歌的后四句,表达了十分复杂的感情:自知回归无望,但又不能忍心、也不可能就断了这时刻萦绕在心头的乡关之思,在这样艰难的思念之中,人渐渐老去,而所剩无多的生命,又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浓烈,也更加悲伤。这首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深沉而动人。

此诗感情深挚凝重,辞采华美,妙用典故,多有工整的对句,音韵和谐流畅。前四句充满了北国凄凉的悲怆情调。其后四句诗中,诗人以思妇自喻抒写乡关之思,“纤腰”、“束素”、“横波”、“红颜”等艳辞的运用,还时露南国宫体诗之柔美本色,但艺术手法高超,不愧为其后期诗的代表作。

5.庾信 拟咏怀赏析要第十八的,江湖救急,有资料的帮下忙

《拟咏怀诗 十八》年代:南北朝 作者: 庾信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①]万户侯:汉制,有大功勋的人,封万户侯。这两句是说,一想起自己没有能够为梁朝建功立业,便感到遗憾,所以夜里忧愁而不能入睡。

[②]这两句是说,自己每日只是弹琴读书,但琴书并不能消愁。陶潜有“乐琴书以消忧”的话。

[③]《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为蝴蝶的故事。这两句是引用《庄子》中的故事来说明,自己虽然也想象庄周梦蝶那样放达,但实在又做不到,因为自己不是庄周那样放达的人。

[④]这两句是说,光阴变换而自己的处境依旧,无聊之至。

[⑤]这两句写滴露飞萤,是写眼前之景,也有感叹人生短暂的意思。

[⑥]这两句是说,如果我能够乐天知命,就可以不忧愁了,但何时能够做到呢?《易经·系辞》有“乐天乃知命,故不忧”的话。

【说明】

本篇原列第十八首。

这首诗是说自己当年曾经想为梁朝建功立业,但自从被留之后,功业无成,年复一年,忧愁不已。

6.庾信《拟咏怀》之十一的翻译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诗人借悼念梁元帝的江陵之败和梁朝灭亡的悲剧,表现出一种痛定思痛的怀念故国之意。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是借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来写景,并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凉之景引出对往事的追忆。诗起首就奠定了全诗的悲怨基调,后面的用典也就大多与悲怨愤恨及其死亡相关。“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一是用舜死时两个妃子为其而哭,泪洒竹上尽成斑点的典故,二是用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为齐国伐莒,死于莒国城下,其妻号哭过于哀痛,而导致杞的城墙为之崩塌。作者用此两典,暗示梁元帝的失败和江陵城的陷落。

“天亡遭愤战”后的六句借典故转入对梁灭亡的反思,言说梁灭亡前乃有不少败亡的征兆,说明国亡兵败乃是天意所致,其深层则含有谴责之意。“天亡遭愤战”引项羽之典。项羽兵败时对乌江亭长说:“此天要亡我,我又何必渡江呢?”然后自刎而亡。“遭愤战”是指遭遇使人怨愤的战争。“日蹙值愁兵”指梁的国土一天比一天在缩减,将士为之而愁也没有什么用处了。“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借天文之象暗喻梁早已显出败亡的迹象。《晋书·天文志》载:“虹头尾至地,流血之象”。长虹映照军营战垒是兵败的征兆,而长星流落营中又为主将陨落的先兆。“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仍是用典。“楚歌”句用项羽兵困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之典,寓含梁朝江陵兵败多有怨恨之意;“南风”句则引《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对阵楚师则歌南风,多有死声,预言楚必然无功而返,而暗指梁元帝必败。以上六句都是引典而暗寓江陵败局乃天意难违。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则有两解,一是谴责梁朝的君臣只顾眼前的享乐,将士养尊处优,不思战争,皇帝也淫逸骄奢,不虑身后的骂名;第二解则可理解为作者的愤激之言,说的是梁亡乃必然之事,我也就借酒浇愁,不管他身后的荣誉与名声了。庾信羁留北方而不能南归,预想自己肯定会被人诟病,但想到梁的腐败无能与不可挽救,也就顾不得论身后之名而借酒浇愁了。实际上这是庾信的愤激之言,梁必败早就有预兆,我等又何德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呢?那就暂且以杯中酒而自我安慰吧!

拟咏怀典故

相关推荐:
  • 狼道(什么是狼道)
  • 龙池(李商隐《龙池》鉴赏)
  • 李广典故诗句(求几首有关李广的诗)
  • 生不如死典故(形容生不如死的成语)
  • 赵氏典故秩事(大秦帝国中赵栗赵娃有什么典故)
上一篇:专本衔接算本科么(专本衔接和本科是一样的吗) 下一篇:含宇的典故(含“宇”的成语或名句)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罗成娶妻(罗成娶妻怎么解说)
北冥(查找北冥有鱼的典故)
洗澡假(曹禺真读书假洗澡的故事)
宿迁典故(宿迁有哪些传说,简短点)
隋唐至明清历史典故(有关隋唐至明清的历史成语典故十个)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1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