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夫子庙典故(关于夫子庙的故事)

夫子庙典故(关于夫子庙的故事)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8-02 14:27 浏览:24 次

1.关于夫子庙的故事

关于夫子庙的故事——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

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 孔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

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所讴歌。 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景祐元年(1034年),是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

扩展资料南京夫子庙是前庙后学的布局。孔庙、学宫与东侧的贡院(通过考试来取士的考场)组成三大文教古建筑群。

古时候的孔庙有一定的布局形式。 一般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

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岸北为石栏,有“天下文枢”牌坊,游人至此可凭栏小憩,浏览秦淮河风光。

夫子庙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全长110米,为中国照壁之最。 泮池边的石栏为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现也修饰完整。

东有奎光阁,西有聚星亭,象征文风昌盛;庙前广场东西两侧立石柱,上书“文武大臣至此下马”,以示对“至圣文宣王”的崇敬之意。 庙门前有“天下文枢”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后面为“棂星门”,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门,中门刻有“棂星门”三字篆文。

三门之间嵌有牡丹砖刻浮雕,柱头皆有云雕,形即华表。这是帝王出巡朝圣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员百姓所能出入的。

平日用木栅栏封闭。 街东西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坊,民国以后被拆除。

广场左右原有“聚星”、“思乐”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庙于1983年复建;思乐亭今移建于东市小广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典故,夫子庙典故是哪个名人说的,秦淮河夫子庙的典故

2.关于夫子庙的故事

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代,位于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夫子庙的小吃是我国四大小吃群之一,这里的饭店,茶楼,街边的小吃满目皆是,形成独具秦淮传统特色的饮食集中地.经过多年的努力,七家小吃因制作精美,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而著称----- 据导游讲,南京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孔夫子自古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这座庙于1937年遭侵华日军焚烧而严重损毁.1984年市,区人民政府为保护古都文化遗产,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和规划,几度拨专款,后经数年的维修和复建,如今的夫子庙以焕然一新,这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度兴废,终于再展辉煌.有道是'一带秦淮河洗尽污泥浊水,千年夫子庙辉兼历代古貌新姿.'' 身在夫子庙门前,仿佛进入了历史隧道,在这里聆听一个个神奇的传说.那些久远的回音,在耳畔一次次涌动,那些傍水的酒馆闪亮起点点银红,'秦淮人家'四个大字远远照亮了夜晚的秦淮河,停泊在河畔的灯楼画舫,随波摇曳,河面倒影五光十色,一下让我联想起明代时'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逐流.'的盛况. 这里的饺子,混沌,乌饭凉粉,鸭血汤,小香干,五香豆,大气的小笼包,酸辣血汤,鸭油饼等还有很多很多----- 因为坐了一天的车,晚上才到这里,很是疲惫,再加上还没有适应这里,没有心情去品尝,只看遍这里的繁华与兴旺.一个小时后,我们回到了下榻的酒店,可是,关于夫子庙的种种传说犹如历史的回音,还在耳畔轻轻的呢喃------。

夫子庙,典故

3.关于夫子庙的历史.和故事.

1、历史: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

2、故事: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

孔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所讴歌。 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景祐元年(1034年),是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

扩展资料

夫子庙已成为富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十里秦淮风光带上的一个重要景点。它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轴线,左右建筑对称,占地约26300平方米。现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夫子庙位于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

是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主大建筑群。

夫子庙供应的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不下200种。夫子庙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远溯到六朝时期,明清两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争奇壮举胜,风味独具。改革开放以来,市政府对散落民间的风味小吃发掘整理,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绝”为代表的秦淮风味小吃。

夫子庙小吃供应干稀搭配,荤素相间,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使餐饮过程同时成普文化欣赏的过程,体现了饮食和文化的精美结合,对中外游客产生着久远的吸引力,成为夫子庙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这一地区的特色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南京夫子庙

4.关于夫子庙的历史.和故事.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渊源之地,而内秦淮河从东水头至西水关全长4.2公里的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

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

孔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

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所讴歌。

1984年,市、区人民政府为保护古都文化遗产,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和规划,几度拨专款,历数年的精心维修和复建。在东起桃叶渡,西抵中华门1.8公里的秦淮河两侧,一批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得到了恢复和建设,还兴建了高低错落、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河厅河房、歌楼舞榭,以及商业街众多的书肆、小吃店、茶馆与酒楼,并在河上恢复了绝迹多年的“秦淮画舫”。

1985年修复夫子庙古建筑群,周围茶肆、酒楼、店铺等建筑也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则为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

同时按历史上形成的庙会的格局, 复建了东市场、西市场。 这里供应的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举行夫子庙灯会。

5.夫子庙的传说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

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 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

历史上的夫子庙曾四毁五建,最后一次毁于1937年日军侵略的炮火。1984年复建。

6.夫子庙有什么样的来历

东晋咸康三年(337年),夫子庙始建,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孔庙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因祭奉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7.夫子庙的由来,有哪个知道具体的来历

南京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孔子自古被人们尊称“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如今的夫子庙焕然一新,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秦淮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化的摇蓝。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游客云集之处。“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秦淮风光带自从八十年代中期复建以来,至今已是十载有余。“十里秦淮”如今以内秦淮河为轴线,以夫子庙为中心的具有明清风格、庙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多功能相结合的秦淮风光景区。

8.夫子庙桃叶渡的典故

一、民间传说在东晋时期,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两条河的岸边栽满了繁缛的桃树,春天起风的时候就会有接连不断的桃叶轻浮水面,被风吹得四处飘零,撑船的艄公望那满河浮泛的桃叶,笑谓之桃叶渡。

二、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南浦渡也就被称呼为桃叶渡了。

扩展资料

今桃叶渡临河有一石牌坊,横书“古桃叶渡”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南京浦口另有一个同名的桃叶渡,浦口东门桃叶渡是南京江北长江边东门桃叶山下的一个古渡口,也称“晋王渡”,和东门“宣化古渡”、东门“大码头渡”同属南京浦口东门三大古渡。桃叶渡地点在南京长江大桥桥北的东门桃叶山下。

南京秦淮河的桃叶渡与杭州西湖的断桥和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一样,且更具浪漫色彩,由此也引申演绎出了无数浪漫的传说和催人泪下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桃叶渡

夫子庙典故

相关推荐:
  • 三秦(谁能告诉我陕西的三秦是那三秦有没什么典故)
  • 悬壶入楚典故(悬壶济世的典故是什么)
  • 历史典故馆(历史典故)
  • 瞎几把跳典故(关于贼喊捉贼典故)
  • 荒郊野宿典故(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上一篇:中药煎药机(中药煎药机的清洁及保养) 下一篇:三步曲的伤心空间说说(世界略乏味过去干净往后清白)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五(关于5的典故)
含锌(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惠后(芈月传中的惠后和历史上的惠后有什么不同)
推心置腹典故(请问:“推心置腹”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吗?)
更夫(古代的更夫)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4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