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匹夫有责典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典故)

匹夫有责典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典故)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8-03 19:18 浏览:5 次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典故

六月,壬申,王子朝2之师,攻瑕及杏,皆溃。

郑伯3如4晋,子大叔5相6,见范献子7,献子曰:“若王室何?”对曰:“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8,为将及焉。今王室实蠢蠢焉,吾小国惧矣。然大国之忧也,吾侪9何知焉?吾子其早图之,诗曰:‘缾之罄矣,惟罍之耻’10,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

献子惧,而与宣子11图之,乃徵会於诸侯,期以后。

注释: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五一八年。 王子朝,宋大夫。 郑伯,郑定公。 如,到。 子大叔,春秋时郑国正卿。 相,辅也。 范献子,范鞅,谥号献(献,音贤)。春秋后期晋国外交家。 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成语“嫠不恤纬”,嫠,音离,寡妇。寡妇不忧无纱线纺布,而忧王室落败。 侪,音柴,辈也。 缾之罄矣,维罍之耻。《诗经·小雅·蓼莪》。缾,音瓶。罍,音雷,大罐。瓶、罍都为酒器。小者为瓶。大者为罍,二者相辅为用。小瓶没有了酒,大瓶亦引以为耻。 宣子,赵盾,谥宣。 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1。

当穆公2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

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

漆室女曰:“嗟乎!始吾以子为有知,今无识也。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

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3!”

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4,随人亡5,其家倩6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吾闻河润九里,渐洳三百步7。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甚忧之。子乃曰妇人无与者,何哉!”

邻妇谢曰:“子之所虑,非妾所及” 。

三年,鲁果乱,齐楚攻之,鲁连有寇,男子战鬭,妇人转输8,不得休息。君子曰:“远矣,漆室女之思也!”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9”,此之谓也。

颂曰:

漆室之女,计虑甚妙,

维鲁且乱,倚柱而啸,

君老嗣幼,愚悖奸生,

鲁果扰乱,齐伐其城。

注释: 过时未适人。过了婚嫁之年龄。适,女子出嫁。 穆公,鲁穆公,薨于公元前三七六年,与孔子之孙孔及(孔伋,字子思)同时。 妇人何与焉。与,音预,谋也。 邻人女奔。私奔。 随人亡。亡,逃也。 倩,音欠,请也。 渐洳三百步。洳,音如,润也。 转输,役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匹夫有责典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典故,匹夫有责的名人典故

2.有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说:“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

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因此,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句意谓对于国家民族的兴旺,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 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

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

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刘洁修继续查索,终于在《饮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 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同上,《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 刘洁修经过考辨之后,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匹夫有责,典故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典故谁知道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当时明朝已经灭亡,随后是清朝建立。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仅仅是换了一个皇帝,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以儒学为思想指导的统治方式并没有改变,这叫亡国;但是清朝的统治,不仅要换一个皇帝,而且要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甚至要改变以仁义为核心的政治统治,这叫做亡天下。

因此,顾炎武说的天下,实际上主要是指汉民族和汉民族原来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顾炎武把天下和国家分开,号召人们不必为某个皇室的兴亡而战斗,而要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斗,这在中国社会思想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顾炎武的思想后来被概括为这八个字,对于鼓舞中国人为自己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斗,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多次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曾经不止一次地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每当这种时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就激励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呵呵,看到这句话,还有点热血澎湃啊。

中国的强大是13亿智慧的总和。

爱我伟大的中华。

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有什么典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它最早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出现,是明朝灭亡、清军入关的时候,顾炎武为亡天下之感叹所写的。顾炎武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八句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为维护一个朝代不致被灭亡,就是帝王将相和朝廷大臣的职责,这是与普通百姓没有关系的;但是天下的兴衰,就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事情了,这关乎所有人的利益。

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家要知道,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亡国”是指改朝换代,封建朝廷的自然更替。而清朝入关,中原地区将是满族人的天下,换了族统治便是天下灭亡。

顾炎武认为,如果像前朝一样,明朝灭亡只是换了一个皇帝,原来的生活方式和统治思想方式没有改变,便是亡国。但是明朝灭亡后是清朝统治,这就不同于以前朝代的更替。

不同于汉族统治,满人的生活方式、思想等等都与以前的朝代不同。这就意味着不仅仅只是换一个统治阶级,而是要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思想甚至要原来的政治统治观念,这叫做亡天下。

因此顾炎武把天下和国家分开,呼吁人们要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斗,这是前人都没有意识到的,在中国社会思想上是具有重要进步意义的。

5.跟匹夫有责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匹夫有责 【拼音】: pǐ fū yǒu zé【解释】: 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拼音代码】: pfyz【近义词】: 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反义词】: 敷衍塞责【歇后语】: 天下兴亡【灯谜】: 债【用法】: 作宾语、分句;常与“天下兴亡”连用【英文】: every common man has his obligation【故事】: 明末清初,顾炎武从小爱读忠臣义士的故事,他参加图谋革新的复社,在昆山组织守将抗清,城破后他牢记继母王氏的教诲不做清朝的臣子,就化装成商人游走各地,联合各地抗清人士。

他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6.有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当时明朝已经灭亡,随后是清朝建立。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仅仅是换了一个皇帝,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以儒学为思想指导的统治方式并没有改变,这叫亡国;但是清朝的统治,不仅要换一个皇帝,而且要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甚至要改变以仁义为核心的政治统治,这叫做亡天下。

因此,顾炎武说的天下,实际上主要是指汉民族和汉民族原来的生活方式。“中国也需要这样的伟人!”毛泽东情绪激昂地对萧说,中国也要富强起来,“才不致蹈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

他引用了学者顾炎武(1613—1682)的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何处

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

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刘洁修继续查索,终于在《饮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

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同上,《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

刘洁修经过考辨之后,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匹夫有责典故

相关推荐:
  • 阮瑀(建安七子的经典故事)
  • 闻风典故出自(闻风二字出于哪里)
  • 珠宝成语典故(求关于珠宝首饰的成语与成语的小故事)
  • 纣王无道典故(商纣无道终亡国的主要内容)
  • 运用典故自然(滕王阁序中四五自然段运用了哪些典故)
上一篇:怎样用一句话形容射手座? 下一篇:贾宇飞的悲伤空间说说(你做什么都可以唯独不可以走)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菊典故(菊花的典故)
扬州典故(杨州的故事)
鱼与渔(“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
虚情假意的典故(对人虚情假意的成语)
双柳句典故(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生锁二桥的典故出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3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