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永遇乐典故(关于永遇乐的历史典故)

永遇乐典故(关于永遇乐的历史典故)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8-23 10:13 浏览:60 次

1.关于永遇乐的历史典故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2.典故: 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元嘉草草: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

南朝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2.急用

您好!

这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它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写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写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六十四岁时,被召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这以前,辛弃疾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了。起用他的是执掌大权的韩侂胄。因为那时蒙古已经崛起在金政权的后方,金政权日益衰败,并且起了内乱。韩侂胄要立一场伐金的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在那时濒临抗战前线。辛弃疾初到镇江,努力作北伐的准备。他明确断言金政权必乱必亡。他又认为:南宋要取得对金作战的胜利,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他曾对宋宁宗和韩侂胄提出了这些意见,并建议应把对金用兵这件大事委托给元老重臣。这无疑是包括辛弃疾在内的。可是韩侂胄一伙人不但不能采纳,反而有所疑忌不满,他们借口一件小事故,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开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调离镇江,不许他参加北伐大计。辛弃疾二十三岁从山东起义南来,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在南方呆了四十三年,开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挤,现在又遭到韩侂胄一伙人的打击,他那施展雄才大略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不知您是否满意?

谢谢!

3.辛弃疾的永遇乐中的历史典故

1.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2.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3.“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4.“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5.“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6.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7.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他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8.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4.《水龙吟》,《永遇乐》中的典故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所用的典故有桓温感叹年华虚度、张翰弃官归乡、许汜为刘备所羞,《永遇乐》用三国时吴国国主孙权(字仲谋)事,他重用周瑜等能人而建功立业;另一个是用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事,他早年家贫,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当上东晋将领,并亲自率兵北伐,最终推翻了东晋王朝而自立为帝。

词的下片,也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为其年号)事,他想学前人“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而误听王玄谟之言,派王玄谟率兵草率北伐,结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打得狼狈不堪;另一个是用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廉颇的故实,他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赵王以为他年老而不再用他。辛弃疾在此词中运用这些典故,恰到好处,有助于词人怀古伤今,表现其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与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而使之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几个典故

5个典故

孙权的典故,刘裕的典故,宋文帝的典故,后魏太武帝的典故,廉颇的典故~

生子当如孙仲谋

是曹操在一次和孙权交战后发出的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演义里的。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三国演义》里曹操,指师南下,兵临濡须,遥望东吴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摆列,旗分五色,军器鲜明”,不禁对年轻英俊、治军有方的孙权发出的赞叹。这首词中“年少万兜鍪,坐短江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词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对三国吴主孙权的赞扬。而孙权也堪当此誉。

佛狸祠

“佛狸”是北魏魏文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祠”也就是他死后供奉他的庙宇的名字而已,没有什么特殊的典故含义。

寄奴

灭掉后秦的刘裕的小名,米啥特别的典故。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具体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6.永遇乐什么典故

永遇乐:词牌名。

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又名《消息》。

词牌释义: 〔题考〕毛氏【填词名解】云:“永遇乐歇拍调也。唐 杜秘书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

后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词决别,女持纸三唱而死。

第未知此调,创自杜与否。”所引故事不可考;大抵创自唐之中叶。

万氏【词律】引晁无咎【消息】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是此词又为越调也。

〔作法〕本调一百零四字。首、次为四字对句,不用韵,“清”“山”二字均可仄。

第三句为平仄平仄,起仄韵。第四五句亦为四字对句,第一字平仄不拘。

第六句五字协韵,与﹝解语花﹞第三句同,惟第四字可拗作仄,此其异耳。第七八句又属四字两句,但不需对偶,而两句第一句及下句第三字,平仄均可通用。

第九句六字,协韵,第一字可平。第十句七字,上三字豆,第一字可仄。

(此豆有作仄平平或平平平者,均非宜)结句六字,第一字可平,第二字不能作仄。(赵师侠作“缓步阆风仙苑”,不足法)后阕起二句,与前阕第七八句同。

第三句六字协。第四句至第十句,均与前第四句至第十句同。

结句四字作仄平仄仄,上一下三,定格也。 词牌子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

7.关于永遇乐的历史典故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2.典故: 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元嘉草草: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

南朝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永遇乐典故

相关推荐:
  • 阳江话典故(阳江方言起源于什么地方)
  • 大舅(你大舅你二舅都是你舅,是什么典故)
  • 巫阳典故(从典故方面赏析杨亿的《无题》:巫阳归梦隔千峰,辟恶香销翠被空)
  • 战场(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
  • 张文远典故(三国之张文远)
上一篇:写古诗作文的开头月(古诗中的月亮作文600字) 下一篇:隧道开挖方法选择原则(隧道开挖方法)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红楼梦典故(红楼梦典故大全)
跋扈典故(飞扬跋扈的成语故事)
看完这两个故事,你们会彼此珍惜一辈子
爱情没有错
想找典故(找有典故的成语100个)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7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