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奴性(奴性的根源)

奴性(奴性的根源)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9-05 03:07 浏览:5 次

1.奴性的根源

中国人奴性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私有制或是说等级划分初露端倪的时候吧。

最早的首领是尧,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是集体公有制,谁也不多谁,谁也不高谁。而禹则传位与子。

从那个时候起,“尚贤”改为“尚亲”,“公天下”改为“家天下”。..私有、等级制初露端倪。

从前,人们见到首领是不需要跪的。一直到西周所推行的“礼乐文化”,把等级制度的划分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中国奴隶制的确立,严格说来还是应该从夏朝开始,商王朝是中国奴隶制发展时期。.. 我想这就是奴性的根源吧。

2.为什么这么多人说儒家是奴性

儒家是一种监督帝王的力量。儒家固然维护君臣关系,但儒家对君王是有要求的。儒家经典中经常提到汤武和桀纣,认为君王应该学汤武,而不应该成为桀纣。孟子对君王的劝说也有很多。总之,儒家是要求君王行仁义的。

这很不容易做到。因为,这毕竟是“要求”,是对帝王的“要求”,是高举“民”的大旗对帝王进行监督。儒家的“入世”,其实是干预朝政,是参政议政的愿望。

所以,说儒家是培养奴性,完全是颠倒黑白。事实恰恰相反。儒家培养的是道德正气,凭着这股正气,敢于直谏,敢于直陈帝王之非。

我们看看中华文明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那是蒙元,然后是满清。

在大宋朝,大臣们敢经常发表异见。但到了满清,就噤若寒蝉。

到了满清,君臣关系成了单方面的,成了臣的愚忠。儒家精神被篡改,汉人的奴性被养成。

3.什么是灵性又什么是奴性

人的灵性是可以培养的。很多人看起来很有灵性,主要的表现是反应敏捷。为什么敏捷?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较好的思维与思想准备;二是有浓厚的兴趣和执著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上两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常的培养、实践、积累积极在此基础之上的提升。当然,却是在生活中有些人天生就很灵性,但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些人如果没有相应的培养和实践,他的灵性也只能是浅层次的,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因为灵性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等于能力,能力不等于成功。

奴性—奴隶之性,甘心受奴役的品性也。一切看主子脸色行事,无自主意识,心甘情愿的做驯服工具,无正义良知,得过且过,无是非观念,无道德意识,不以为耻,引以为荣,在主子面前讨好卖乖,阿谀逢迎。奴性的实质其实就是极端的利已主义思想在作怪! 标准就是喜欢甘心被人领导

奴性的典故

相关推荐:
  • 一楼香水典故(请问有谁知道香奈儿香水的来历和典故)
  • 西安街名典故(有关街名的来历)
  • 典故截发延宾(周鲂断发赚曹休的历史典故)
  • 商汤伊尹典故(商汤与伊尹)
  • 欲存有典故吗(裕的典故和古义可否当欲来用)
上一篇:危险的自慰方法(自慰的都方试) 下一篇:去旅行的英语作文开头(求英语作文我的一次难忘旅行开头结尾)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春日迟典故(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春乐典故词(春,乐成语)
柏森森典故(柏森森是什么意思)
自卑(自卑的成语典故)
分庭抗礼典故(分庭抗礼成语故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4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