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将台拜帅典故(中国历史上登台拜帅的四个人)

将台拜帅典故(中国历史上登台拜帅的四个人)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10-17 21:46 浏览:1 次

1.中国历史上登台拜帅的四个人

1、兴周八百年的吕望也就是封神傍里那位姜尚【姜子牙】,众所周知吕老八十才逢周文王,为帮武王兴周伐纣,据说他开创了古代当元帅的最高理节,令人筑三层高的台子名曰拜将台又称金台。无论帝王百官都要沐浴戒荤三天,方能上台(当然会不会去做那要因人而异了)。据说帝王要早早的登上金台的最高层等候,为帅的人每上一层台都要跪向上天后土拜祝,以求能出师大捷。

2、汉初三大功臣之一的【韩信】,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无败绩的元帅。在他的短暂的人生里真的是从没打过败战。号称无乱元帅。不过就是没有好下场了点,最终还是被吕后杀死在未央宫里。

3、南宋名将的岳飞,身为名将却不懂得军中人人皆知的道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被陷害致死,只落得千古好名声。真可叹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了。

4、帮助朱元璋打下天下的【徐达】,不同于前三位的是独当一面的人物,而徐达的成功有一半却要归结于刘基刘伯温,因为每次刘伯温都会随军出谋划策,如果没有刘伯温,徐达至少胜率没那么高。

2.中国历史上登台拜帅的四个人

1、兴周八百年的吕望也就是封神傍里那位姜尚【姜子牙】,众所周知吕老八十才逢周文王,为帮武王兴周伐纣,据说他开创了古代当元帅的最高理节,令人筑三层高的台子名曰拜将台又称金台。

无论帝王百官都要沐浴戒荤三天,方能上台(当然会不会去做那要因人而异了)。据说帝王要早早的登上金台的最高层等候,为帅的人每上一层台都要跪向上天后土拜祝,以求能出师大捷。

2、汉初三大功臣之一的【韩信】,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无败绩的元帅。在他的短暂的人生里真的是从没打过败战。

号称无乱元帅。不过就是没有好下场了点,最终还是被吕后杀死在未央宫里。

3、南宋名将的岳飞,身为名将却不懂得军中人人皆知的道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被陷害致死,只落得千古好名声。真可叹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了。

4、帮助朱元璋打下天下的【徐达】,不同于前三位的是独当一面的人物,而徐达的成功有一半却要归结于刘基刘伯温,因为每次刘伯温都会随军出谋划策,如果没有刘伯温,徐达至少胜率没那么高。

3.古琴台的典故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相传,古时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曾在此弹琴,抒发情怀,樵夫钟子期听懂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结为知己。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友人墓前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知音”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是后人为纪念这一对挚友而建。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屡毁屡建。现在的古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还充分运用了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4.推心置腹的典故

典故

原文为“推赤心置人腹中”,形容开诚相见,真心相待。更始二年(24年)刘秀率兵平定河北各支农民起义军,降者数十万人。为了安定人心,刘秀将其首领皆封为列侯,令其各归营伍,率领旧部。然后自己不加任何戒备地到各营视察。投降的队伍都十分感动,他们说:“萧王(刘秀当时由更始政权封为萧王)将一颗赤心放在我们肚子里,我们还不应该为他赴汤蹈火吗!”从此大家对刘秀心悦诚服,降者愈众,为以后的称帝及平定天下打下了基础。

《后汉书》卷1第17页《光武帝纪》:“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陈。降者更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

推心置腹是一个成语,拼音是tuī xīn zhì fù,出自《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意思是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5.求解观音第十三签 罗通拜帅

自小生在富贵家,眼前万物总奢华;

蒙君赐紫金玉带,四海声名定可夸。

诗意:此卦龙门得遇之象。凡事有变大吉也。

解曰:囚人逢赦。病即安然。龙门得遇。名遍皇都。

家宅→祈福 自身→祈福 求财→冬吉 交易→宜迟

婚姻→合 六甲→女 行人→祈保 田蚕→中平

六畜→中平 寻人→见 公讼→有理 移徙→守旧

典故:罗通拜帅:。唐初。罗通十七岁。于校场比武获帅印。领兵北伐扫敌。后触怒唐太宗被免官。获程咬金求情得宽赦。喻少年得志。

大吉之象,寻人能见,你会很快遇到的!

6.尉迟献酒是什么典故

尉迟2113献酒来源安徽临水镇这个千年酒乡;据《霍邱县志》记载,从汉开始,从临水镇设立到开始兴盛,至唐5261贞观年间,酒坊已有数千处。

唐朝开国大将尉迟敬德任阳泉郡监察史时,发现临水镇水资源丰富,是酿酒的天然资源。4102又由于尉迟敬德嗜酒如命,所以在任职期间,用修建园觉寺专款来修建了酒坊。

据尉迟敬德的札记中1653有一段叙述:“余尝舍力酿酒,所出之酒味甘、性平、多饮不晕,余甚好之。”可见他对临水酒的喜爱。为免于追究他挪用专款的版责任,便挑选几坛好酒敬献太宗。太宗开坛后,顿感酒香扑鼻,不权禁大喜,不仅没有追究其责任,反大加赏赐,此后临水酒便做为了1贡酒。

7.闽王王审知的典故

1、唐朝末年,王审知与兄长参加王氏起义。头领王绪因教军无方,在北辰山的竹林前被他的手下刺死。大家把一把宝剑插在土里“拜剑推帅”,轮到王审知的时候,剑竟“三拜而三升”,显出了王者的异相。后来王审知果真成了闽王,统治了闽南29年。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拜剑台建造了庙宇。

2、兄长王潮担元帅的时候,曾请占卜师给自己的两个弟弟算命,得到的结论是“一人胜一人”。当时王审知就在王潮身边,浑身大汗而退。王潮在任期间执法严明,即便是王审知“有过”,王潮也“辄加捶楚,不以为嫌”,王审知也毫无怨色。

王潮临终之前,认为自己的儿子都没有王审知有才能,便舍弃了自己的儿子,任命王审知为“权知军府事”。王潮病逝后,王审知推戴次兄王审邽为泉州刺史,但王审邽认为王审知有功,于是推辞不受。王审知便自称福建留后,上表于唐朝朝廷。

扩展资料

王审知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建立者,出身贫苦,后在唐末民变期间,与两位兄长一起加入王绪的农民军,随之转战福建。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

乾宁四年(897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其位,朝廷任他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天祐四年(907年),后梁太祖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封闽王。

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使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很大发展,而且尽量避免战争,并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

闽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王。其子王延钧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

因王审知三兄弟对福建发展贡献很大,福建人尊称王审知为“开闽尊王”、“开闽圣王”或“忠惠尊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审知

将台拜帅典故

相关推荐:
  • 罍典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典故)
  • 搀的历史典故(孟光的历史典故)
  • 芸窗典故(芸窗漏月掩孤灯,对影凄凄舞落风)
  • 茂谦有何典故(管鲍之交,各为其主有何典故)
  • 润酥典故(一盒酥的典故含义)
上一篇:请问乐山大佛在哪里(四川乐山大佛简介资料) 下一篇:个人车辆抵押(汽车抵押贷款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及其典故(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26)
典故叹凤(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的原出处是哪里)
元宁(关于元朝的历史故事)
古典故事400字(中国古代名人400字故事)
沧海月明典故(沧海月明珠有泪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2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