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266-321),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
成语,闻鸡起舞。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传说,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成语,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译文:祖逖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
吴懿 - 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兖州]陈留郡 [今河南开封]
容貌 高大 劲健
官至 车骑将军 济阳侯
兄弟姐妹 吴皇后 族弟吴班
相关人物 诸葛亮 魏延 刘备 刘禅
曾效力过的势力 蜀汉 刘焉|璋
吴懿 - 简明历史传记
吴懿字子远,陈留郡人,少孤,其父素与刘焉有旧,吴懿乃随刘焉入蜀,曾做刘璋的中郎将,刘备入川后降备。备纳壹妹为夫人。懿高大劲健,泛爱士卒。备以懿为护军、讨逆将军,章武元年,为关中都督。建兴八年,与魏延于南安界破魏将费瑶,迁左将军。十二年,懿督汉中,行车骑将军,假节,和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十五年率。
吴懿 - 简明演义传记
吴懿先在刘璋手下做将,刘备入川后,吴懿被俘投降,刘备纳吴懿妹为夫人。后被封为左将军,高阳侯,随诸葛亮北伐,忠心耿耿、多负勤劳。诸葛亮死后,吴懿镇守汉中。
1400年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吴懿:
蜀车骑将军、雍州刺史。随刘焉入蜀。刘璋时,为中郎将,将兵拒先主於涪,诣降。先主定益州,以懿为护军讨逆将军,纳懿妹为夫人。章武元年,为关中都督。建兴八年,与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将费瑶,徙亭侯,进封高阳乡侯,迁左将军。十二年,丞相亮卒,以壹督汉中,车骑将军,假节,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十五年卒。
吴兰:
初从益州牧刘璋,先主伐蜀,璋将吴懿保铜、吴兰为副将,点二万军马往雒城。泠苞往决江,为先主破之,铜、兰往来接应,被黄忠一军杀退。二将退守雒城,困魏延,忠又杀败之,二将乃随刘璝夺先主寨。先主攻雒城,铜、兰敌住延、忠。二将追之,中先主埋伏,乃降。马超兵至下辨,令吴兰为先锋,领军哨出,正与曹洪军相遇。兰欲退,牙将任夔与战,为洪所斩夔,兰大败。后曹公亲往,败退斜谷。超、兰伏兵截住,曹兵败走。曹公子彰正遇兰,两个交锋,不数合,彰一戟刺兰于马下。
雷铜:
蜀将。初从益州牧刘璋,先主伐蜀,璋将吴懿保铜、吴兰为副将,点二万军马往雒城。泠苞往决江,为先主破之,铜、兰往来接应,被黄忠一军杀退。二将退守雒城,困魏延,忠又杀败之,二将乃随刘璝夺先主寨。先主攻雒城,铜、兰敌住延、忠。二将追之,中先主埋伏,乃降。及蜀定,铜与张飞守巴西。魏将张合来攻,铜定计大败之。铜、飞连夜追袭,直赶到宕渠山。合不出,铜攻山不成。后铜及延数败合。后合诈败,铜赶来。两军齐出,截断回路。张合复回,刺铜于马下。飞为铜报仇,乃定计大败合。
典故: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扩展资料
刘备和孙尚香的其他故事:
1、赤壁之战后,孙权妹妹被嫁给了刘备。孙夫人才智敏而且刚强勇猛,有她的同宗兄长们的风格,身边的一百多个侍婢,个个都执刀守卫在她身边。即便是刘备这等人物,每次进入内房时,内心也都感到害怕恐惧。法正因为这个缘故劝说刘备与孙夫人保持距离。
2、刘备居住在荆州市公安县时,艰难窘迫到了极点,北畏曹操之强盛,东惧孙权之威胁,而身侧的孙夫人就仿佛闺中的敌国,一道被视为刘备的祸患。
3、当时孙夫人依仗自己是孙权的妹妹刁蛮跋扈,她从吴国带来的官兵故此大多不遵守法度,刘备因为赵云庄重,命他管理内事。后来,刘备在荆州市公安城西的孱陵(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建了一座城,称作”孱陵城“或”孙夫人城“,让孙夫人与她的侍女及卫队住在一起。 也有说法称此城是因为孙夫人猜忌刘备,所以自己筑城,不与刘备同住。
4、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入蜀,孙权于是派遣大船迎接妹妹回吴,孙夫人打算将刘禅一并带走,幸得诸葛亮及时排遣牙门将军赵云和张飞一起在江上拦截,方重夺刘禅,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讯。三年后(公元214年)刘备定益州后,正式改娶吴懿之妹为正室,此后事迹不详。《三国志》中也再没记载过孙夫人回吴后所发生的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赔了夫人又折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尚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乌衣巷的典故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这里曾是东吴时期的禁卫军驻地,由于军士悉穿乌衣,由此得名乌衣营,后改乌衣巷。
第二种说法:东晋时期王谢两家居住于此,而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彰显身份尊贵,所以得名乌衣巷。这种说法在南京民间广为流传。
第三种说法:来自南宋时编纂的《六朝事迹编类》,称刘禹锡诗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乃是误笔,原是“旧时王榭堂前燕”。南京曾有个名叫王榭的人,以航海为业。海船失事,他误入乌衣国,娶妻生子。后来,王榭独自返回故乡南京,为了怀念乌衣国的时光,便将所住的巷子更名乌衣巷。
扩展资料:
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当时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
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挖掘、展示乌衣巷源远流长的历史,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纪念馆。历经千年的沧桑,如今的乌衣巷已不复昔日的繁华,没有豪门士族的觥筹交错,取而代之的是游人探访王谢华堂踪迹。
上网搜了很久,找不到。
三国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编草鞋--内行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张飞讨债--声势凶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张飞讨债--声势凶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阿斗的江山--白送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张飞睡觉--不闭眼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曹操转胎--疑心重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魏书》记载:程昱少年时候,经常梦见自己登上泰山以两手捧日。程昱自觉奇异,曾向荀彧说出这事。在兖州动乱之时,全赖程昱奔走筹谋,鄄城等三个县城才得以保全。这时候荀彧把程昱之梦告诉曹操。曹操听后,便向程昱说:“卿当终为吾腹心。”当时程昱仍是叫作“程立”,曹操顺应梦兆,于其“立”字上加一个“日”字,“程立”于是正式改名为“程昱”。
郭颁《魏晋世语》中有一段:“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文中指,早期曹操军队曾经严重缺粮,当时程昱想办法为曹操解决问题,于是在自己的县城里(东阿县)强夺粮食,为曹军供应三日的粮食,这些粮食当中据说更有不少人肉。这些行为令程昱的声誉受到严重的打击,更很可能是他毕生位不至三公的重要原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