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励志故事 » 海市蜃楼的典故(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和故事)

海市蜃楼的典故(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和故事)

分类:励志故事 日期:2022-04-21 13:48 浏览:9 次

1.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和故事

海市蜃楼的故事

一架客机在大沙漠里不幸失事,仅有11人幸存。这11人中,有大学教授、家庭主妇、政府官员、公司经理、部队军官…… 此外,还有一个叫彼得的孩子。

沙漠的白昼气温高达五六十摄氏度,如果不能即使找到水源,人很快就会渴死。他们出发去找水源。他们先后三次欢呼狂叫着,冲向水草丰茂的绿洲,可那绿洲却无情地向后退却,直至消失。原来都是海市蜃楼!

次日中午,当他们又一次被海市蜃楼愚弄后,所有人都躺倒了,除了傻子彼得。他焦急地问别人:“那个水就在这吗?为什么不见了?”

好心的家庭主妇告诉他:“彼得,任命吧,那只是海市蜃楼。”

彼得不知道什么叫海市蜃楼,他只是渴得厉害,他只是想要喝水,他吃力地攀上了前面一个50多米高的沙丘,突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连滚带爬地下来,兴奋地嚷着:“水塘,一个水塘!”

这次,没有一个人答理他,包括那个善良的家庭主妇。

彼得什么也顾不上了,他拔腿再次朝沙丘上爬,翻过了沙丘,吼叫着消失在沙丘的另一边。

“可怜的傻子,他疯了!”数学教授嘟哝了一句。

20分钟后,当彼得刚冲到水塘旁,忽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彼得一跃跳进了水塘中。大风整整刮了一天一夜。

3天后,当求援人员找到他们时,那10个人已经全死了,有的尸首已被沙土掩埋了。只有水塘中的彼得安然无恙,只是瘦了些。

求援人员把他带到遇难者身边,询问他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何以会死在距离水塘不到一公里的地方。

目睹伙伴们的惨状,彼得哭了。

他抽泣着说:“我和他们说了那边有个水塘,他们说那是海市蜃楼。我不懂什么是海市蜃楼,我只是想去那边喝水,我就拼命跑去了——真的,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海市蜃楼吗?他们为什么这么恨海市蜃楼,宁肯被渴死,也不去喝海市蜃楼的水?”

彼得瞪着他那双无知的、泪汪汪的大眼,虔诚地向求援人员请教着。他说,这个问题已经折磨他3天了。面对此情此景,所有的人都无言以对。

在困难面前,当聪明的人知道无法克服之后,就会放弃所谓的努力;而愚笨的人由于不知道困难能否克服,所以仍然不放弃努力。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前者聪明反被聪明误,后者则收获了意外的成功(傻人有傻福)。在很多时候可能愚笨才是真聪明。

2.有关海市蜃楼的故事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

此文描写 了“山市”从出现到幻灭的神奇景象,亦表现了人们从发现它时“相顾惊疑”的心情到全神贯注细观察的心理变化过程。根据文中记载,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

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

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

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

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

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扩展资料:1、2011年5月10日,广州塔又现“空中皇冠”奇景, 专家称是海市蜃楼。2011年5月9日下午4时左右,海口市沿海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

2、2012年5月2日下午,一阵大雨过后,在广东汕头中环大厦西北方向天空出现连绵起伏的山脉,而平时在该角度望去是看不到山的,所以应是海市蜃楼现象。3、2013年4月30日,在珠海九洲港的海面上疑现“海市蜃楼”,海面上漂浮着“塔吊”。

群山上半部分非常清晰,而下半部分就是浩瀚飘渺的云雾连接着海水。群山渐渐模糊,逐渐被隐去,与天色融为一体,直至完全消失。

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20多分钟。4、2014年2月2日中午12时许,家住后海海境界一期的关先生一家惊喜目睹窗外海面上出现海市蜃楼,时间大约持续5分钟。

5、2014年05月20日在新沙港区西北方向,两台桥吊中间的远处清晰地看到广州“小蛮腰”和西塔东塔,大家都纷纷用手机拍照。16时25分许,“小蛮腰”看得最清晰;16时30分许,“小蛮腰”上部大幅减少,另外三座建筑物仍清晰可见。

可是几分钟后,“小蛮腰”便逐渐消失在云雾中。6、2015年3月19日上午,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海域,正在海边散步的市民发现,在灵山岛附近,海平面出现几座高楼状的物体,原本空荡的海平面突然出现这样的奇景,多数人猜测这是“海市蜃楼”。

7、2015年6月12日傍晚6时许,河北承德高新技术开发区出现海市蜃楼,时长达20分钟。这一幕正好被承德市民李冰杰先生拍摄下来。

8、2015年10月,武宁县海市蜃楼的组图被网友们疯转。照片中,在延绵的山脉上方出现两栋高楼大厦,仿佛屹立在云端,令人惊叹。

几栋楼房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直到天色逐渐变暗后消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市蜃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市。

海市蜃楼,典故

3.关于海市蜃楼的神话故事

海市蜃楼的故事一架客机在大沙漠里不幸失事,仅有11人幸存。

这11人中,有大学教授、家庭主妇、政府官员、公司经理、部队军官…… 此外,还有一个叫彼得的孩子。 沙漠的白昼气温高达五六十摄氏度,如果不能即使找到水源,人很快就会渴死。

他们出发去找水源。他们先后三次欢呼狂叫着,冲向水草丰茂的绿洲,可那绿洲却无情地向后退却,直至消失。

原来都是海市蜃楼! 次日中午,当他们又一次被海市蜃楼愚弄后,所有人都躺倒了,除了傻子彼得。他焦急地问别人:“那个水就在这吗?为什么不见了?” 好心的家庭主妇告诉他:“彼得,任命吧,那只是海市蜃楼。”

彼得不知道什么叫海市蜃楼,他只是渴得厉害,他只是想要喝水,他吃力地攀上了前面一个50多米高的沙丘,突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连滚带爬地下来,兴奋地嚷着:“水塘,一个水塘!” 这次,没有一个人答理他,包括那个善良的家庭主妇。 彼得什么也顾不上了,他拔腿再次朝沙丘上爬,翻过了沙丘,吼叫着消失在沙丘的另一边。

“可怜的傻子,他疯了!”数学教授嘟哝了一句。 20分钟后,当彼得刚冲到水塘旁,忽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

彼得一跃跳进了水塘中。大风整整刮了一天一夜。

3天后,当求援人员找到他们时,那10个人已经全死了,有的尸首已被沙土掩埋了。只有水塘中的彼得安然无恙,只是瘦了些。

求援人员把他带到遇难者身边,询问他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何以会死在距离水塘不到一公里的地方。 目睹伙伴们的惨状,彼得哭了。

他抽泣着说:“我和他们说了那边有个水塘,他们说那是海市蜃楼。我不懂什么是海市蜃楼,我只是想去那边喝水,我就拼命跑去了——真的,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海市蜃楼吗?他们为什么这么恨海市蜃楼,宁肯被渴死,也不去喝海市蜃楼的水?” 彼得瞪着他那双无知的、泪汪汪的大眼,虔诚地向求援人员请教着。

他说,这个问题已经折磨他3天了。面对此情此景,所有的人都无言以对。

在困难面前,当聪明的人知道无法克服之后,就会放弃所谓的努力;而愚笨的人由于不知道困难能否克服,所以仍然不放弃努力。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前者聪明反被聪明误,后者则收获了意外的成功(傻人有傻福)。

在很多时候可能愚笨才是真聪明。

4.海市蜃楼 成语故事

海市蜃楼hǎi shì shèn lóu[释义] 蜃:蛤蜊。

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的形状。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把远外的楼台等城市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上。

这种幻景多出现在夏天的海边或沙漠地带。现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

[语出] 《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像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正音] 蜃;不能读作“chén”;也不能读作“chún”。

[辨形] 蜃;不能写作“神”;也不能写作“唇”。[近义] 空中楼阁 子虚乌有 虚无缥缈[用法] 原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

现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也用本义。

多含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5.海市蜃楼的成语故事

宋朝的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这样描述蓬莱仙阁的景象:在山东省蓬莱县的上空经常看见城市、楼台等幻景,由于古人缺乏科学知识,对这种现象往往看得很神秘,传说是蜃吐的气。实际是因为该地临海,雨后天晴时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虚无景象,其间似乎还有往来的车马行人。古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海市”,认为是“蜃气”结成的,故称为“海市蜃楼”。

“还有在沙漠上旅行的人,常常会看到前面不远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片树林、一池湖水……可是当走到近处一看却又不见了。这也是由于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但是,最早记载此情景的当为《史记·天官书》,上有这样一句话:“海旁蜃气像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像其山川人民所聚积。”意谓海边的蜃气形成的城市楼阁。

6.海市蜃楼的成语故事

宋朝的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这样描述蓬莱仙阁的景象:在山东省蓬莱县的上空经常看见城市、楼台等幻景,由于古人缺乏科学知识,对这种现象往往看得很神秘,传说是蜃吐的气。

实际是因为该地临海,雨后天晴时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虚无景象,其间似乎还有往来的车马行人。古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海市”,认为是“蜃气”结成的,故称为“海市蜃楼”。

“还有在沙漠上旅行的人,常常会看到前面不远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片树林、一池湖水……可是当走到近处一看却又不见了。这也是由于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但是,最早记载此情景的当为《史记·天官书》,上有这样一句话:“海旁蜃气像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像其山川人民所聚积。”意谓海边的蜃气形成的城市楼阁。

海市蜃楼的典故

相关推荐:
  • 兰亭序典故(《兰亭序》的故事)
  • 典故落魄(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表现,这个词出自哪里,有何典故)
  • 智字(孔子关于智的故事)
  • 鳞次栉比典故(鳞次栉比,身临其境,周而复始,此起彼伏,引经据典,遍稽群籍,)
  • 成语典故何(有关何的成语故事)
上一篇:三国典故故事(三国典故有哪些?) 下一篇:福建省综合a题型(2020年福建省考的A类考试类型具体指什么)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绍兴典故历史(绍兴的一个传说)
古代合作典故(古代有关合作的例子)
苟且偷生的典故(求苟且偷生事例)
古代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古代勤奋好学的30个成语典故)
贺新郎典故含义(辛弃疾《贺新郎》一词中所用典故的涵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5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