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菜的特色:轻油轻芡,重刀工;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细巧稚致。
温州菜是在长期的温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古籍记载和调查,在清时已初具雏形,当时,以海鲜人的菜肴已十分流行。
建国后,经过厨师们的努力创造,于80年代终于完成了温州菜的定型,并跻身于全省菜系的行列,90年代,温州菜又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绩,名厨辈出。
并以全国瞩目的地方菜系驰名国内外,现温州菜的烹调方法达30多种,己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菜46个;同时,还拥有各种温州菜多达250个,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温州菜菜系。
扩展资料
温州菜特色菜:
1,三丝敲鱼
原为温州市家喻户晓的一道名菜,由于制作简单,几乎家家能做。此菜选用近海鱼或鲜黄鱼。烹调时杂以调味品与配料,后经过改进提高,加上鸡丝、火腿丝、香菇丝和烧熟的青菜心,成为现在的名肴,此菜鱼肉鲜嫩,色白汤清,香鲜可口,富有地方风味。
2,爆墨鱼花
爆墨鱼花是浙江温州地区传统名菜,温州人以墨鱼作原料,能制作很多菜肴,以爆墨鱼花最有特色。墨鱼肉锲花刀,烧熟后片片墨鱼卷曲成麦穗状,造型美观。没有深厚的功底,难以发挥特色,是一种刀工、火候并重的名肴。色泽洁白,脆嫩爽口,鲜香味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瓯菜
温州菜的特色:轻油轻芡,重刀工;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细巧稚致。
温州菜是在长期的温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古籍记载和调查,在清时已初具雏形,当时,以海鲜人的菜肴已十分流行。
建国后,经过厨师们的努力创造,于80年代终于完成了温州菜的定型,并跻身于全省菜系的行列,90年代,温州菜又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绩,名厨辈出。并以全国瞩目的地方菜系驰名国内外,现温州菜的烹调方法达30多种,己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菜46个;同时,还拥有各种温州菜多达250个,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温州菜菜系。
扩展资料温州菜特色菜:1,三丝敲鱼原为温州市家喻户晓的一道名菜,由于制作简单,几乎家家能做。此菜选用近海鱼或鲜黄鱼。
烹调时杂以调味品与配料,后经过改进提高,加上鸡丝、火腿丝、香菇丝和烧熟的青菜心,成为现在的名肴,此菜鱼肉鲜嫩,色白汤清,香鲜可口,富有地方风味。2,爆墨鱼花爆墨鱼花是浙江温州地区传统名菜,温州人以墨鱼作原料,能制作很多菜肴,以爆墨鱼花最有特色。
墨鱼肉锲花刀,烧熟后片片墨鱼卷曲成麦穗状,造型美观。没有深厚的功底,难以发挥特色,是一种刀工、火候并重的名肴。
色泽洁白,脆嫩爽口,鲜香味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瓯菜。
半卷红旗临易水中的“易水”,用了《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的典故。
描写的是荆轲刺秦王之前,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太子丹和宾客以及荆轲的几个朋友,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来送行到易水旁边。
举行完祭祀活动后,设宴与荆轲饯行,挥泪诀别;高渐离击打着乐器“筑”,荆轲合着音乐放声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激昂的心情。
扩展资料:
出处:李贺〔唐代〕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黑云压城头,城墙像要塌陷一样;盔甲映着日光,金鳞似的闪亮。
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边的泥土在夜色中凝聚着紫气。
寒风半卷着红旗,轻骑驰向易水;天寒霜凝重,战鼓声低沉不起。
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 广m东菜系 === ----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南宋时受御厨随往羊城的影响,明清发展迅速00世纪随对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长4,粤菜也t推向世界,仅6美国纽约就有粤菜馆数千d家。
粤菜是以2广g州、潮州、东江三v地的菜为5代表而形成的。菜的原料较广o,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j变化7,讲究鲜、嫩、爽、滑,一f般夏秋力e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
调味有所谓五j滋(香、松、臭、肥、浓)、六8味(酸、甜、苦、咸、辣、鲜)之m别。其烹调擅长7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z腻。
尤w以2烹制蛇、狸、猫、狗、猴、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种有“椰盅海皇”、“三h色龙虾”、“荔枝虾球”、“兰度鸭脯”、“金龙烤乳猪”、“京华玉8树鸡”和“糖醋咕噜肉”等。 流派:有广g州、潮州、东江三a个m流派,以8广z州菜为5代表。
特点:烹调方7法突出煎、炸、烩、炖等,口l味特点是爽、淡、脆、鲜。 名菜:三h蛇龙虎凤4大o会、烧乳猪、盐焗鸡、冬瓜盅、古老肉 === 浙江菜系 === ----以0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菜肴为5代表发展而成的。
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虾,又l是著名的风0景旅游胜地,湖山o清秀,山c光水3色,淡雅宜人y,故其菜如景,不w少5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7较多。
烹调技法擅长5于l炒、炸、烩、溜、蒸、烧。久v负盛名的菜肴有“西湖醋鱼”、“奉化5芋头”、“蜜汁火1方3”、“东坡肉”、“宁式鳝丝”、“三o丝敲鱼”、“三p丝拌蛏”、等 。
流派: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5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 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u腻 名菜:龙井b虾仁5、西湖醋鱼、叫花鸡 === 山l东菜系 === ----宋以4后鲁菜就成为2“北食”的代表。明、清两代,鲁菜已g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w,现今8鲁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0菜演化4而成的。
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d分8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7爆、烧、炸、炒,其著名品种有“糖醋黄河鲤鱼”、“九q转大q肠”、“汤爆双4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t虾”、“清汤燕窝”等。
胶东菜以6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口k味以5鲜为0主,偏重清淡,其著名品种有“干e蒸加吉鱼”、“油爆海螺”等。建国后,创新名菜的品种有“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肉”、“白汁瓤鱼”、“麻粉肘子i”等。
流派: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1地方3风1味组成 特点:味浓厚、嗜葱蒜,尤m以7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1脏为7长2。 名菜:油爆大c哈、红烧海螺、糖酥鲤鱼 === 江苏菜系 === ----起始于y南北朝时期,唐宋以1后,与d浙菜竞修秀,成为1“南食”两大s台柱之p一d。
江苏菜是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d菜为5代表而构成的。其特点是浓中7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a腻,口g味平和,咸中4带甜。
其烹调技艺z擅长5于p炖、焖、烧、煨、炒而著称。烹调时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
苏州菜口f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d,主料突出,刀g工z精细,醇厚入v味;南京、镇江菜口y味和醇,玲珑细巧,尤w以2鸭制的菜肴负有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种有“天n下n第一k菜”、“爆目鱼花”、“翠珠鱼花”、“沙锅豆腐”、“三g丝燕菜”,“蟹粉狮子d头”,“全家富”等。
流派: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6菜发展而成。 特点:烹调技艺e以8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名菜:鸡汤煮干f丝、清炖蟹粉、狮子i头、水2晶肴蹄、鸭包鱼 === 湖南菜系 === ----以7湘江流域、洞庭湖区a和湘西山k区a的菜肴为4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o泛,油重色浓,多以1辣椒、熏腊为8原料,口u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
烹调方4法擅长0腊、熏、煨、蒸、炖、炸、炒。其著名菜肴品种有“腊味合蒸”、“东安子n鸡”、“红椒酿肉”、“红烧寒菌”、“葵花虾饼”、“冰糖湘莲”、“酸辣笔筒鱿鱼”等。
流派:湖南一r带 特点: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k为0酸辣居多。 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 === 四川x菜系 === ----在秦末3汉初就初具规模。
唐宋时发展迅速,明清已r富有名气6,现今0川o菜馆遍布世界。正宗川n菜以6四川k成都、重庆两地菜肴为2代表。
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8色配菜主次分0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q开y三g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8辣、酸、麻脍炙人o口g,为1其他地方0菜所少4有,形成川m菜的独特风5味,享有“一j菜一g味,百菜百味”的美誉。
烹调方4法擅长4于z烤、烧、干d煸、蒸。川a菜善于u综合用味,收汁较浓,在咸、甜、麻、辣、酸五t味基础上l,加上m各种调料,相互1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如家常味、咸鲜味、鱼香味、荔枝味怪味等二j十f三y种。
代表菜肴的品种有“水6煮牛2肉”、“碧绿虾仁2”,“鲜花豆腐”,“干y蒸黄鱼”,“鱼香肉丝”,“开k水1白菜”,“鱼香茄子r”等。 流派:有成都、重庆两个y流派。
特点:以4味多、味广r、味厚、味浓著称。 名菜:宫爆鸡丁w、一j品熊掌、。
浙江菜系的五个流派之一,温州菜系的代称。因温州古名东瓯,建国后,为了提高温州菜的知名度,经过餐饮专家共同研究,将温州菜改称“瓯菜”。
温州的鱼类食俗,源远流长,传统深厚,见于史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史记货殖传》载:“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果蔬赢蛤…”说明当时人们不仅会制作以鱼类为原料的鱼羹,而且还以“果蔬赢蛤”作为佐餐食品了,张华的《博物志》中也说:“东南之人,食水产鱼蚌螺蛤以为珍味,不觉其腥,”《逸周书 王会解》载“欧(瓯)人蝉蛇,顺食之美”、“且瓯文蜃”,说的是当时的瓯越人,吃蛇、蛤为生,认为是上等珍品,后来经过温州历代人民的创造、丰富,以鱼类为主的食俗又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逐步形成了菜系,并一直传承至今。瓯菜是在长期的温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古籍记载和调查,在清时已初具雏形,当时,以海鲜人的菜肴已十分流行,建国后,经过厨师们的努力创造,于80年代终于完成了瓯菜的定型,奠定了“以海鲜入为主:轻油轻芡,重刀工;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细巧稚致”的地方特色,并跻身于全省菜系的行列。90年代,温州瓯菜又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绩,名厨辈出,并以全国瞩目的地方菜系驰名国内外,现瓯菜的烹调方法达30多种,己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菜46个;同时,还拥有各种瓯菜多达250个,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瓯菜菜系。以温州风味为代表的温州菜,在菜肴上种类繁多,但大多采用近海鲜鱼与江河小水产类,活杀活烧,其传统烹调方法擅长于鲜炒、清汤、凉拌、卤味。
赵明诚酷好金石,在攻读经史之余,对于彝器、书帖、字画,每每刻意搜求。
晃眼婚后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李清照对于金石学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帮助丈夫考证、鉴别。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愈来愈深,赵明诚在大学读书,每月朔、望才能请假回来,尽管同在一个汴京城中,李清照仍觉得如隔迢迢云汉,半月一次的相逢,也当做一年一度的七夕。
这天是上元佳节,正好也是赵明诚回家的日子,赵明诚刚在书房中坐定,丫环来报,有一位大学来的青年公子求见。当那公子走进书房,但见他头戴绣花儒巾,身着湖色棉袍,足登粉底缎靴,眉清目秀,风度翩翩。
赵明诚连忙起坐,动问尊姓大名。那书生举止潇洒,还了一揖,答道:“小生与兄素有同窗之谊。
半月不见,吾兄为何如此健忘?”赵明诚醒过神来,不觉哈哈大笑,一把扯过女扮男装的妻子。吃过午饭后,男装的李清照带着丫环,随着赵明诚穿街过巷,来到全城的中心大相国寺。
游过了大相国寺,蜇进一家外灶内堂的小吃铺里,赵明诚专拣那市井之人惯吃而李清照见也没有见过的小吃,让李清照都尝一点,然后又在流浪艺人的担子上买了些小泥人之类的玩物。大家闺秀出身的李清照第一次走上街头,自然是格外新奇,格外快活。
岁月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过去了。 不料,赵挺之与李格非都因得罪权臣蔡京而罢官,赵挺之在一波三折的政治斗争中死去,赵家父死家败,心寒已极,赵明诚与李清照离开汴京,回到赵明诚的故乡青州。
赵明诚性情淡泊,屏居乡里后,更加潜心于金石书画的搜求研究,家中原有的一点积蓄,除了衣食所需之外,几乎全用于搜求书画古器。前几年赵明诚刚出仕时,就对李清照说过:“宁愿饭蔬衣简,亦当穷遇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
李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把他这种爱好,比作杜预的“左传”癖和王维的“书画”癖,李清照千方百计宿减衣食的支出,自己以荆钗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羽,而每得一帖罕见的古书、名画或彝鼎金石,夫妇二人便共同校勘、鉴赏、整集签题,指摘暇疵,其乐融融李清照在史事上的博闻强记,甚至超过赵明诚,令赵明诚赞叹不已,欢喜不已。 有时夫妻俩也谈论诗文。
一天,赵明诚说道:“我就喜欢你那些‘惊起一滩鸥鸳’,‘夹衫乍著心情好’,‘梨花犹谢恐难禁’一类句子,仿佛不经意为之,可是我苦苦寻思,却总也想不到,道不出。若刻意斧凿,反倒弄巧成拙。”
李清照说道:“我幼年弄笔之初,常听父亲说:‘文不可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且晋人能文者多矣,至刘怜《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其诚著也。
’ 光阴荏苒,在一个秋风萧瑟,桂子飘香的时节,赵明诚得到友人刘跋的书信,约他到泰山访古,李清照无法随他一起去泰山,就帮笭龚蒂夹郦蝗垫伟叮连丈丰打点行囊,备下菜食,为丈夫饯行,席上李清照在一幅锦帕上写下了为赵明诚送别的一阕《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占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明诚读了此词,就把登泰山、访古碑的心思,减去一半;人虽离家愈来愈远,心却愈来愈近,身还未到泰山,心却早已在计算归期了。赵明诚与李清照结婚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来,政局一直处在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
宋徽宗是一个有艺术才华的皇帝,除了笃信道教外,还擅长书、画、乐、舞,喜欢醇酒、美人。精神上的奢靡,必须有物质上的奢靡作后盾,于是蔡京专门派人到全国各地搜罗名花、奇石、佳树、珍玩运到京都,供他观赏。
运送这些花石树木的车船,便称 为“花石纲”。“花石纲”所经之处,民夫猬集,钱谷一空。
徽宗又在都城内兴建祭祀用的“明堂”,安放九鼎用的“九成宫”和供游赏的,“延福宫”,穷极奢丽,激起各地起义,金军南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赵构成了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定国号“建炎”。 已是建炎三年,赵明诚被朝廷罢去江宁太守的职务,夫妻两人乘船决定到洪州暂住,一路行来,两人谈论的都是国家兴亡。
李清照说道:“皇皇华夏,自古不乏英雄豪杰。就说我们大宋吧,这几年,出了多少忠肝义胆之士!李纲李枢相以文臣而兼武事,受命于危难之际;宗泽宗留守以孤军扼守危城、弥留之际高呼渡河;就拿那位年轻的太学生陈东来说,以书生而赴国难,几次伏阙上书,终至被朝廷斩首。
丹心碧血,浩气长存。” 赵明诚续道:“古代蜀国望帝禅位出奔,还日夜思念故国,化为啼血的子规。
如今,二帝蒙尘,神州板荡,又有谁思念我们这风雨飘摇的故国呢?”船队已进入和州境内,李清照指着北岸向西的一道水流对赵明诚说:“那就是霸王自刎的乌江啊!你刚才说得好,望帝怀念故国,化作子规,啼血哀呜,就是那漫山遍野 的杜鹃,也变作了他的满腔碧血!楚霸王逐鹿败北,无颜见江东父老,宁肯一死以谢天下。这比起那弃天下百姓于不顾,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人,要有气节的多!”言罢,禁不住击打船上的桅杆,放声吟道: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就在同一年,再赴建康任职的赵明诚死在刚上任不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