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劳歌的典故是什么(劳歌的典故是什么?)

劳歌的典故是什么(劳歌的典故是什么?)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5-03 13:09 浏览:9 次

1.劳歌的典故是什么?

1、《劳歌》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七言古诗,所写的是出卖苦力的劳工的艰难生涯。前四句写暑天长期无雨,云头尘土飞扬,深堂挥汗如雨,干旱酷热。中四句言“负重民”,身冒酷暑,奔走长街,衣不蔽体,弯腰负重,承受着惨重的劳累,换钱来养活儿女。后四句以富人家的牛马来与劳工对比,牛马能在高树下乘凉避暑,劳工哪有这种福气。全诗取材贴近现实,出语平易晓畅,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下层劳工的同情。

2、附原文:

劳歌①

宋.张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②,云头不合惟飞土③。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④。

半衲遮背是生涯⑤,以力受金饱儿女⑥。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⑦。

天工作民良久艰⑧,谁知不如牛马福。

【注释】

①劳歌:乐府旧题,见《乐府诗集·杂歌谣辞》。

②暑天三月:夏季的三个月。

③合:合拢,指云阴覆盖。

④骸:骨。彀:张满弓弩。石(dàn):古代的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石,十石,极言费力之大。

⑤衲:缝补,这里指缝补过的破衣服。

⑥以力受金:犹言下苦力挣钱。

⑦犯炎酷:指因炎热而受扰或被晒伤。

⑧天工:一作“天公”,指造物者。作民:作育人类。

【译文】

三个月来没有下雨,只见飞土不见云阴。厅堂清静原想小歇阴凉,稍稍动弹便大汗满身。突然想起街上苦工最惨,骨瘦如柴,背上压着一百多斤。一辈子就靠半件坎肩遮阳挡雨,为了养儿活女不管火热水深!有钱人的牛马系在树荫歇息,只怕牛马晒病,不能开耕。老天的子民却如此遭罪。牛马不如,实在令人心惊。

3、作者简介: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熙宁年间(1068-1077)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早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亦能词。有《张右史文集》。

摸着石头过河的典故是什么?,潇湘妃子的典故是什么,典故与项羽有关的是什么

2.劳歌的典故是什么?

1、《劳歌》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七言古诗,所写的是出卖苦力的劳工的艰难生涯。

前四句写暑天长期无雨,云头尘土飞扬,深堂挥汗如雨,干旱酷热。中四句言“负重民”,身冒酷暑,奔走长街,衣不蔽体,弯腰负重,承受着惨重的劳累,换钱来养活儿女。

后四句以富人家的牛马来与劳工对比,牛马能在高树下乘凉避暑,劳工哪有这种福气。全诗取材贴近现实,出语平易晓畅,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下层劳工的同情。

2、附原文: 劳歌① 宋.张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②,云头不合惟飞土③。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④。 半衲遮背是生涯⑤,以力受金饱儿女⑥。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⑦。 天工作民良久艰⑧,谁知不如牛马福。

【注释】 ①劳歌:乐府旧题,见《乐府诗集·杂歌谣辞》。 ②暑天三月:夏季的三个月。

③合:合拢,指云阴覆盖。 ④骸:骨。

彀:张满弓弩。石(dàn):古代的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石,十石,极言费力之大。

⑤衲:缝补,这里指缝补过的破衣服。 ⑥以力受金:犹言下苦力挣钱。

⑦犯炎酷:指因炎热而受扰或被晒伤。 ⑧天工:一作“天公”,指造物者。

作民:作育人类。 【译文】 三个月来没有下雨,只见飞土不见云阴。

厅堂清静原想小歇阴凉,稍稍动弹便大汗满身。突然想起街上苦工最惨,骨瘦如柴,背上压着一百多斤。

一辈子就靠半件坎肩遮阳挡雨,为了养儿活女不管火热水深!有钱人的牛马系在树荫歇息,只怕牛马晒病,不能开耕。老天的子民却如此遭罪。

牛马不如,实在令人心惊。 3、作者简介: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

熙宁年间(1068-1077)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

早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

亦能词。有《张右史文集》。

典故

3.一曲劳歌送行舟,劳歌是什么意思?

劳歌 词语名称:劳歌

拼音:láo gē

释抄义:1、劳作者之歌。《晋书·礼志中》:“新礼以为挽歌出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2113之礼。”唐代张旭《清溪泛舟》诗:“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明代王世贞5261《阜城道中》诗:“春色昼冥冥,劳歌倦自听。”

2、忧伤、惜别之歌。唐代骆宾王《送吴七游蜀》诗:“劳歌徒欲奏4102,赠别竟无言。”唐代许浑《谢亭送别》诗:“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1653流。”[1]

4.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译文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

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

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注释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泛指送别歌。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西楼即指送别的 谢亭 ,古代诗词中“南浦 ”、“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劳歌的典故是什么

相关推荐:
  • 虾蟆陵典故(虾蟆陵的来历)
  • 鷃(有个成语故事是讲鲲和鷃雀的)
  • 向阳(心如花木,向阳而生.这句话出自什么典故)
  • 浙菜经典故事(浙江菜的简介)
  • 步步惊心典故(步步惊心故事情节)
上一篇:感恩教师的古诗句(感恩老师的诗句古诗) 下一篇:西楚霸王的典故(关于西楚霸王的典故)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知足典故(《知足常乐》典故)
《水调歌头》典故(水调歌头用了那些典故,领悟诗中意境,作者情感)
孔子的成语典故(关于孔子的成语故事)
同侪(同侪是什么意思)
洛阳成语典故(收集出自洛阳的成语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6秒

返回顶部